查看: 1674|回复: 2
收起左侧

中远船务:海工创新与发展并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4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特约】中远船务:海工创新与发展并进作者:■ 魏敬民    来源:《中国远洋航务》201207

今年2月14日,由南通中远船务研发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喜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行业内创造了世界顶尖高科技海洋工程装备“中国制造”的奇迹。这一成绩得到了中远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魏家福的高度赞扬:“这是中远集团有史以来在科技创新方面所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国家荣誉,这不仅仅是南通中远船务和中远船务集团研发团队全体人员的光荣,也是我们所有中远人的光荣,更是中远集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弘扬民族精神、长我中华志气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全球引智”为支撑

2006年,通过对市场形势的判断,中远船务领导班子做出了大胆且极具前瞻性的决定:进入海洋工程和造船市场,实现由单一修船向修造并举转变。当时的中国,能够进行大型海洋工程产品制造的企业还为数不多,而能够生产真正高端的海工产品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中国缺少的不仅是海工技术,最为关键的是海工人才。此时,靠修船起家的中远船务进入海洋工程市场绝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论是接单还是接单后的生产组织、技术研发,人才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经过几番探讨后,中远船务的领导班子达成共识,在已经落后竞争对手很长一段距离的情况下,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搞研发,时间上不允许、资金上不充足、经济上不可行、技术上不可取,只有集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中远船务乃至中国才能迅速缩短与先进海工制造国家的差距,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国际一流的目标。于是,中远船务领导班子做出了“全球引智”的重大决定。在国际海工建造特别是平台建造领域,新加坡具有较强的实力,几乎垄断了全球70%的海洋钻井平台建造业务。“一步到位地引进新加坡海工建造人才,就意味着一步到位地引进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海洋工程设计、建造技术和生产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加大创新力度,中远船务就有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
中远船务还发挥大人才观念,充分挖掘国内外船舶和海工力量。2011年5月12日,中远船务船舶及海洋工程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大连正式成立并揭牌,国内船舶领域的著名专家加盟工作站。该工作站作为中远船务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以企业研发机构为依托,以创新需求为向导,通过积极运用国家级高端智库的智力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和战略发展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在引进高级研发和管理人才的同时,中远船务结合产品实际,抓住技术设计、生产管理、主体工种三大队伍,持续开展海工知识、技术设计、项目管理、技能操作等多项系列化培训,全方位、多层面提升海工制造各环节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形成了一支综合技术实力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

技术创新做引领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是“高起点、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 的“五高”产业。海洋工程装备的造价差距很大,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上的差距。技术落后,必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无法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成为制约中国重型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中远船务开展“修造并举”产品战略转型以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创新能力为竞争砝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技术创新这一核心,不断加大人才引进、体系构建、科研投入等工作力度。
大力实施“全球引智”工程后,中远船务开始组建以新加坡专家为骨干的海工研发中心,先后投资引进了多种国际先进的设计、计算和管理软件,高起点推行无纸化的三维建模和虚拟仿真设计模式,高标准推行CIMS管理系统。2007年初,中远船务承接了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海工产品――总价值超过6亿美元的SEVAN 650 钻井储油平台,该平台是世界首座圆筒型第六代超深水钻井储油平台,代表了海洋钻井平台最先进水平,位于南通的中远船务海工研发中心牵头参与了技术谈判、方案审定全部过程,并全面承担了该项目的研发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经过几年的发展,中远船务海工研发中心日益壮大,初步成为集产品开发设计、科研试验、质量检测、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产业化等于一体的综合工程基地。2010年,中远船务海工研发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为准确把握市场立足点和技术制高点,2007年,中远船务集团将海洋工程研发中心迁至南通,全面配套海工建造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同时进行自主研发设计,致力于世界尖端海工技术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经过几年的发展,完成了自主设计从无到有、建造产品从起步到领先的“撑杆跳”,成功地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
近几年来,中远船务先后研发、建造了圆筒型超深水钻井储油平台SEVAN系列、深海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GM4000、世界首座八角形钻井储油平台OCTABUOY、世界首艘带自航能力的自升式海洋平台SUPER M2、国际先进水平的海上风电安装船“决心”系列、海上原油特种运输船“劳瑞森”、“库纳森”系列等,实现了由浅海到深海、由油气平台到特种工程船舶的全覆盖。现在,中远船务海工研发中心承担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6项,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公司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设计9项,已完成设计的产品14项,正在设计的产品18项。申报专利46件,其中发明专利26件,已授权8件,实用新型20件,已授权19件,发表国际学术论文7篇(EI检索)。2010年,中远船务海工研发中心成功晋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8以来,仅中远船务受理和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就有120多个。

产品创新是关键

2007年,中远船务正式进军海洋工程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一艘圆筒形海洋钻井平台“SEVAN 650 Ⅰ”(“SEVAN DRILLER”)在南通中远船务开工,该项目的开工,使中远船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其技术的复杂和生产的难度,是中远船务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经过两年多的艰苦鏖战,2009年年底,中远船务成功建造并交付“SEVAN DRILLER”。中远船务参与了“SEVAN DRILLER”项目的研发和基本设计,并承担了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整体建造及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在技术和建造上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项目的成功建造,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钻井成套装备设计制造水平的重大突破,对实现国家深海资源开发战略和自主开发南海油气有着深远的影响。近百家国内外高端权威媒体纷纷报导,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整点新闻》、《新闻30分》和《朝闻天下》等栏目中循环播放15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6次共20分钟的连线报导,《人民日报》刊登了长篇报导,此外,《光明日报》、《中国日报》、《文汇报》、《大公报》等国家时政媒体;《联合早报》、《TARDEWINES》、《UPSTREAM》等外电媒体均以显著的版面进行了报导和深度探析。
“SEVAN DRILLER”创造了“甲板荷载、海上稳定性和储油15万桶”三个世界第一,填补了国内海工产品多项空白。在没有任何建造经验的情况下,中远船务科技工人员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正如中远集团魏家福董事长和马泽华总经理所说:“南通中远船务‘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成果集中体现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对于‘SEVAN650’这样一个世界级首制高端海工产品,几乎每走一步都需要拿出极大的求索创新的勇气。   
“SEVAN DRILLER”钻井平台撼动世界海工领域的同时,也以先发一步的优势为中远船务赢得了更多的海工订单。
在“SEVAN 650Ⅱ”(“SEVAN BRASIL”)建造过程中,为保证“SEVAN BRASIL”完工交付后25年不产生缺陷、不需进坞维修,中远船务设计人员针对“SEVAN DRILLER”设计过程中的难点进行科学分析,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根据船东的要求,该平台取消了储油功能,设计人员对平台载荷、总体强度与局部强度进一步计算与分析,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设备安装精度,钻井设备的对中误差仅为万分之一。在整个详细设计中,设计人员对该平台的钻井能力、抗风浪能力、甲板负荷能力等整体性能和稳性等方面进一步计算。在八台推进器电缆敷设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科学计算,使电缆敷设更加合理,与“SEVAN DRILLER”相比,“SEVAN BRASIL”电缆敷设总长减少了近百公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生产建造上,进一步采用数字化造船技术,推进模块化建造,实现“壳、舾、涂”一体化及无余量建造的建造模式;对关键零件焊缝进行激光强化,有效提高疲劳寿命;该平台总体焊接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9%,各项数据全面超越“SEVAN DRILLER”,得到了船东、船检的高度评价。
2010年8月22日,由中远船务海工研发中心最新设计的“大连开拓者”号深海钻井船顺利开工,此项目总价值5.7亿美元,合同建造周期24个月,由大连中远船务总包承建。该项目的建造,使中国船舶企业首次打破韩国等世界造船强国在钻井船建造领域的垄断,从而标志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实力得到大幅提升,海内外主流媒体纷纷对此给予集中关注,再次将中远船务推向了我国重大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最前沿。
“大连开拓者”号深水钻井船的先进性在于:可在3000米水深范围内进行海洋石油、天然气钻探和开发任务,采用了国际海事组织最高等级的DPS3全动力定位系统,能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靠自身动力定位进行钻井、生产、存储、卸货作业;最大钻井深度达30000ft(9150m),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使用8台9MVA/7.2MW 11KV, 3PH的发电机,并网总容量72MVA,这相当于48个普通5.7万吨散货船发电机容量的总和,可满足一座48万人口的城市用电需求。因其技术的关键性和其打破少数国家垄断的特殊地位,国务院副总理***同志曾在开工之际亲笔批示,给予肯定、寄予厚望。该船目前已完成总体进度的93.38%,发电机4月中旬已动车调试。又一个代表着中远船务海工技术乃至中国海工建造技术高水平的产品即将在中远船务诞生。
除“SEWAN 650”系列产品外,几年来,中远船务研发并建造的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GM4000、世界首座八角形钻井储油平台OCTABUOY、自升式海洋平台SUPER M2、海上风电安装船“决心”系列、海上原油特种运输船“劳瑞森”、“库纳森”系列等,都引起了海工界的普遍关注。
在交付一个个产品的同时,中远船务也获得了多个技术创新成果奖项和专利发明奖项,“穿梭油轮关键技术原油艏装载系统安装与调试”获得江苏省“重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奖”。特别是SEVAN系列设计和建造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确保已有的海工发展优势,进一步夯实基础,不断提升中远船务海工品牌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世界一流的海工和船舶制造企业的宏伟目标,中远船务已经将技术创新确立为企业当前的第一要务。中远船务总经理王宇航表示,中远船务将充分争取国家对海工制造业扶持的政策,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创新步伐,保持并扩大领先优势,为国家海洋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与发展做出贡献。在技术创新方面,中远船务将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二是与海工装备业主联合创新。通过对已经建造和正在建造的产品进行创新,最终突破自主开发设计的关键核心技术,具备概念设计、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能力在内的全域设计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2-4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国务院副总理***同志曾在开工之际亲笔批示,给予肯定、寄予厚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5-1-12 19:47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