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造船市场持续低迷,不过中国造船业界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不变。
根据中国造船工业行业协会(CANSI)25日发表的2012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去年,中国
造船业持续加大特种船承接力度,同时获得一定程度的结构调整效果。
2012年,两大国有造船集团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新接船舶订单中,
按合同金额计,特种船占比高达55.2%,17.4万立方米双燃料电力推进型液化天然气(LNG)船、
3.8万吨特种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4.5万吨集装箱滚装船、5万吨化学品船、8.3万立方米超大型
液化石油气(LPG)船均实现了批量接单;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强船型研发,重点开
展了线型优化、轮机系统优化等节能环保技术及实船应用开发,提升了32型船舶的技术指标,完
成了11万吨冰区油船、汽车运输船(PCTC)、风车安装船、海工辅助船、钻井船、公务船等多型
新船型的设计、开发,促进了船型升级换代,为开拓市场奠定了基础。
2012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在多型海工装备自主开发、设计、建造上取得突
破。具体来看,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远船务工程集团
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扬子江船业集团、金海重
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分别交付了国内首座深水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
井平台、世界顶级深水三用工作船等海工装备。
骨干企业还承接了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自升式作业平台、钻井船和深海浮式
生产储卸装置(FPSO)及多用途海洋平台供应船、多用途支援船、三用工作船、水下工程作业船
等近百艘(座)海工装备订单。
此外,2012年,船舶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调结构、转方式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内出现一批
产品定位得当、细分市场准确、特色化发展的中型造船企业。
举例说,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
公司在新型海监、渔政船等公务船领域发挥出优势。
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启东道达重工有限公司、山东百步亭船业有限公司在各类远洋渔船,太
平洋海洋工程公司在LPG船、海工模块,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福建东南造船厂在海工辅助船,浙
江方圆造船有限公司在内河工程船等方面优势逐步显现,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最后,2012年,中国船舶行业较好地应对了船舶涂层新标准(PSPC)。经过之前长时期的认
真准备,大多数骨干船企经受住了考验,相继交付了满足PSPC要求的船舶。相关部门、船级社和
行业协会对《船上噪声等级规则》修订草案、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协调共同结构规范(H
CSR)、船舶建造档案(SCF)等一系列国际海事新规,进行了全面通报和宣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