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6|回复: 3
收起左侧

造船热:船市水寒鸭后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周五(7月18日)下午,CCTV2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的记者的采访电话,让我想起造船热这个去年关注,现在几乎淡忘的话题。在中国物流业遭遇诸多危机考验的2008年,也许现在该拾起这个话题再思考了。
                           为什么关注造船业
    去年,我在闲暇时,给中国国际海运网写了一篇有些稍长的稿件:《造船热:脑体出家,腺体当家》。天津一位姓林的朋友看过文章后给我电邮,说我的看法偏激,相信政府不是傻瓜。他的意思该是政府有足够的脑体,我也这样想,只是现在要的不是脑体或脑汁,要的是务实的行动。我们能想当然地认为,相关政府部门能防范好造船市场的虚热?
    做造船热,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能不能从商贸物流,尤其海运物流,而不只是经济体制等因素,解读一些现代经济大国的崛起。因为我们看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经济的崛起,都和海运物流业如此紧密(全球贸易90%以上海运物流完成)。经济体制和理念是心脏,而流通物流业是手脚,一个人有再好的心脏,却没有强有力的双手去行动,没有强有力的腿脚去奔跑,还会在经济金库穷困,还会在世界舞台落伍。
    物流业就是奔跑的腿脚,而物流装备就是跑鞋。作为支撑海运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装备,造船业的发展对海运物流业的影响很关键。现在韩国的韩进海运,日本的日本邮船都是排全球前十名的海运物流巨头。而韩国造船业全球第一,日本的在2007年前一直全球第二(被中国超越)。这么小的国家,却成就出超级经济大国,超级海运企业,他们的重要海运装备制造——造船业的作用功勋卓著。因此,我很关注中国的造船业,关注他们如何为中国物流赛手做跑鞋。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清朝鼎盛时期的康熙时代,曾经打破明朝以来300多年的“海禁”,设立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大海关,与西洋通商。造船业一度复兴。但好景不长,到了乾隆帝,又恢复“海禁”,海关只开粤海关。造船业像清朝女子扭曲的三寸小裹脚,越裹越小,清朝政府国力也一代不如一代。
    回头看看当代中国。在外向型经济的拉动下,中国海运物流业日益崛起。当然,中国造船业也为此被拉动。然而,当我细心察看,吃惊不小,我们的造船厂密布在各个海岸线,甚至内地的长江等地也都有大量造船基地。我们的造船业的热火朝天,有相当部分的虚火。

                          船舶业水寒鸭后知
    在回答CCTV2套“中国财经报道”记者相关问题时,我认为,目前对造船热的管理还不够到位,可能首先是我们对造船热的认识还有些欠缺;中国很多船舶制造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2015年了,订单还在接踪而来,我们造船业是不是一出现热了?如果说确实虚热了,虚热在哪里?判断是不是中国造船业虚热了,还是从船舶供需市场来判断。
   首先,我们从船舶需求市场来看:我说的这个需求市场,更多是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这个潜在的需求市场可能是巨大的冰山,也可能巨大的暗礁。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中国海运船舶供应,更多是服务与对美国、欧盟地区等发达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上。然而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冲击波,使服务于这些市场的国际海运巨头,开始在寒流里对保守调控运力。而且,预计美国经济复苏将需要至少3年左右的时间。这个时间的煎熬,航运巨头更乐于拿真金白银去收购整合其他航运企业,而不是购买新船:一方面最大可能消灭困境中的对手,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手段一样可以扩充运力。对真金白银地去新船舶的需求大大降低;
   第二,中国外向型经济在发生转变,中国产业升级在深化,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原来粗放发展的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外向型制造业的进出口贸易下滑,对货船的需求相对下降,其次物流等服务业的整合升级,也迫使海运物流企业在未来几年,可能更乐于以并购整合扩充运力。
   第三,人民币升值,这不但让许多出口企业的利润下滑,对出口的胃口做一转变,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影响潜在船舶需求市场。而且曾有估计人民币升值,中国造船业直接损失20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干散货等方面运力基本饱和。
   第四,一些横跨洲际的公路、铁路等组成大陆桥快速发展,打通的陆运通道,而高效快捷的国际航空货运的发展,也在分食海运物流市场,单一的海运运力被多式联运分解。海运企业在向综合性物流企业转型过程中,在其海、陆、空三方运力投入结构将发生变化。
    其次,我们还要从船舶供应市场看我们的造船业是否虚热。
   第一,看主要在干散货、集装箱等中国货船供应市场结构。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造船业目标是2000万载重吨,实际上仅仅上海市“十一五”规划1000万载重吨,江苏南通市“十一五”规划1000万载重吨,就这两个地方合计就完成任务了,而长三角造船企业要超额,在不用说环渤海,珠三角等地。
   第二,我们的产品更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这方面的需求已经基本饱和,在扩充军力就是打血肉模糊的价格战了。而在一些高端油船,化工船等市场,以及一些船舶核心装备上,我们还缺乏很多。
   我们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恐怕水寒了也应该是鸭先知道,但是我们的船舶制造企业似乎浑然不知。目前,江浙地区在造船工业的建设发展上,依然势头不减。原因何在。说不好听点,还是我们的企业用的腺体投资,用的是腺体了分泌的狂热、盲目的直觉。而没有用大脑里的冷静分析去投资。
   我们现在如果完全放任市场,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的办法,结果会很糟糕,第一,破坏我们的岸线资源,一旦建成船坞,可能就很好的港口资源可能破坏了;第二,可能造成海运运力过剩,价格走低的船舶会让大量的中小海运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船队和运力。在06年和07年,中日海运“零运价”,“负运价”,每次出海等于扔海里一辆“奥迪”或“宝马”。其中一个原因也在于运力过剩;第三,可能其他资源的浪费,木材,钢材等资源都在被高烧烧掉。第四,这种整体的恶性竞争,其实影响我们造船企业的升级整合,大型油轮和专业工程船等急需的却不能被研发生产。

                      我们该如何防范风险
   在欧美国家经济在美国次贷危机及高油价影响下,全球贸易在未来两三年内,也许还会有一些寒流,但是这不会长久。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正在被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国家推进。寒流只是眼前的,寒流中要面对洗牌等风险,我们要做的是在寒流中稳健发展。
   当然,我不是什么行业专家,对造船业的了解还是有限,只是一个看客,所以对造船业的虚热,还不能随便开什么药方。只是一些建议。
   日前,中国物流行业建立了由政府部门、行业组织、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行业风险监督和风险预警。因此,对于造船业这样一个大的制造产业,应该有政府部门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
   其一,让我们的船舶制造业布局规划更科学,更富前瞻性,把国家整体规划与地方规划紧密结合,监督地方盲目的防止实际产能过剩,以及防止规划引导下的的产能过剩。
   第二,加强产业预警,强化多方位,强化产业的风险预警,对于产业的升级。能够有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以及国际商贸,等多领域的产业专家,建立产业预境机制。
  第三,积极推动船舶制造业的升级,推动行业的整合,尤其大型船舶制造业加速并购整合,避免自由市场的“剩者为王”的无谓牺牲。另外,推动大型造船企业,在高端造船市场开拓竞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起了
泥沙俱下

走了
无人的沙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英国
中国彩电等是中国造船的前兆
彩电本来很贵,当中国造了之后,就赔钱了,厂家太多
手机也是高端产品,可现在是个厂就能生产,周国的手机厂家开始倒闭了
电脑有中国生产时也开始赔钱了
——————
?????????
不懂
还是不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已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5 06:09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