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来,日本的军事战备目标逐渐调整,加强对远离本土的西南岛屿的防卫,为未来武力争夺钓鱼岛和干预台海冲突做准备,同时牵制中国海军突破第一岛链。而日本自卫队也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那么,日本的海战水平如何,有哪些***锏?
日本自卫队自1954年成立以来已有58年的历史。尽管在政策上受和平宪法的制约,但日本自卫队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其军事技术、武器装备性能和训练水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随着日本军事战备目标的调整,其海上战备水平更是不可小觑。
日本海上自卫队现由护卫舰队、潜艇舰队、航空队和直辖队等组成。根据《2007-2008年简氏舰船年鉴》统计,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潜艇16艘、驱逐舰44艘、护卫舰9艘,装备作战飞机200多架,主要为反潜飞机,其中,性能先进的P-3C反潜巡逻机多达100架。近几年,随着新型战舰、潜艇以及新购战机的陆续登场,其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直升机航母“万能”的战舰
2009年3月18日,日本第一艘具有直通飞行甲板的直升机驱逐舰(也被称为护卫舰)“日向”号(16DDH)在横滨正式服役。2年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二艘“日向”级直升机母舰“伊势”号开始服役。
“日向”号标准排水量为1.35万吨,超过了一些国家的轻型航空母舰,被称为“直升机航母”,有能力起降日本陆、海、空自卫队的所有大型直升机。一名与日本政府关系密切的日本防务分析师称,“不可否认,"日向"号将来的目标是装备"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或F-35战斗机。鉴于日美将来将进行的联合作战,这是很自然的。”
据日本媒体称,建造这艘战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反潜作战,战舰还拥有先进的指挥通信机能,可在海上指挥航空作战,舰上还装备火炮、导弹、鱼雷等武器以及先进的雷达系统,堪称一艘“万能”战舰。在外形设计上,由于战舰采用了隐身设计,因此很难被雷达探测到。
与“日向”号相同,“伊势”号长197米,宽33米,标准排水量1.395万吨。
新型驱逐舰防空反潜不在话下
日本海上自卫队除了拥有“爱宕”级、“金刚”级等多个级别的导弹驱逐舰外,今年8月22日,由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建造的一艘最新型“秋月”级导弹驱逐舰下水。
“秋月”级导弹驱逐舰所采用的作战软件是日本花费20余年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五代舰载作战指挥系统,这种系统与美国“宙斯盾”系统具有类似特征,其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200千米,能同时跟踪300个目标,既能“单舰防空”,又能参与“舰队防空”。“秋月”级导弹驱逐舰可发射“改进型海麻雀”舰空导弹,还装备2座20毫米口径的“密集阵”近防系统,可拦截近程导弹、火箭弹和低空飞行的固定翼飞机。
“秋月”级驱逐舰可搭载两架黑鹰直升机,或一架MCH-101反潜直升机,防空能力是“秋月”级最值得“夸耀”的地方,执行反舰和反潜作战任务也不在话下。
亚洲最强导弹驱逐舰队
军事专家尹卓表示,日本目前拥有的直升机驱逐舰,可以购买F-35B 短距垂直起降战机变身为作战能力相当强的大型载机舰,轻型航母加上两栖攻击舰就使得整个驱逐舰舰队有了空中作战的核心能力,再加上“秋月”级组成的护卫舰队的保护,以及“爱宕”级和“金刚”级导弹驱逐舰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其驱逐舰装备技术水平就达到了美国现役驱逐舰的技术水平。因此有人认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已拥有全亚洲实力最强的导弹驱逐舰队。
先进常规潜艇一年造一艘
日本海上自卫队有一个规定,每年造一艘新艇,退役一艘老艇,使它的潜艇总数保持在16艘。2010年,日本防卫省已决定把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数量从目前的16艘大幅增至22艘,这也是自1976年以来日本首次决定将潜艇数量增加到20艘以上。这种数量维持和编制、体制在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
日本这些年建造的潜艇都属于大型的远洋潜艇,作战半径至少要在2000公里以上。2011年3月,“白龙”号新型潜艇服役,这是日本第3艘装有“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的新型潜艇。它能在水下持续低速潜航14天,噪音小,隐蔽性强,提高了海上自卫队水下作战能力。
引进F-35设想六代战机
日本的航空自卫队组建于1954年,现役作战飞机360多架,其中包括200余架F-15战斗机、13架E-2C“鹰眼”预警机、4架E-767预警机及数架KC-767空中加油机。虽然作战飞机数量不多,但总体作战性能很强。
日本防卫省今年6月29日宣布,已同美国正式签订合约,合约规定在2016年度结束前向日方交付首批4架新型隐形战机F-35。这将是航空自卫队首次引进隐形战斗机,此举被认为是为了对抗正在研发隐形战斗机的中国和俄罗斯。此外,在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还提出了研制第六代战斗机的设想,另提出将装备类似于强激光、强微波武器的定向能武器。飞机控制系统由传统的电传操纵,发展到了光传操纵。
链接 军事战略重心转向西南岛屿
2010年12月17日,日本内阁通过了《2011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下称“新大纲”),并制定了《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2011-2015年度)》(下称“新中期防”),提出了其后5至10年日本军事力量发展的总体规划。“新大纲”明确提出,今后要建一支注重动态威慑的“机动防卫力量”,而彻底放弃注重静态威慑的“基础防卫力量”构想,“目的是通过机动运用、动态威慑,更加有效地遏制和应对各种事态,特别是强调确保西南岛屿及周边海空域的安全。
“新大纲”改变以往的部队均衡部署方式,军事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重点加强西南地区的警戒监视、防空、反导、运输、指挥通信等能力建设。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将航空总队司令部迁入美军第五航空队司令部所在的横田基地,以便于日美空军司令部之间协调;
将陆军第1混成旅改编为“岛屿作战型快速反应旅”(第15旅),增编2个步兵连,分别部署在那霸和先岛群岛中的石垣岛或宫古岛;
将此前止于国土最西端冲绳县与那国岛上空的“防空识别圈”,扩大至该岛西侧领空及该岛以西(台湾一侧)2海里海域的上空;
在与那国岛部署“沿岸监视部队”,在宫古岛、石垣岛部署“国境警备部队”;
那霸基地战斗机部队由1个飞行队增加到2个,以提高西南地区的快反态势;
加强西南地区的情报搜集与警戒监视态势,包括部署警戒雷达,保持无间隙的警戒监视态势;
发展新型驱逐舰和潜艇,进一步提高反潜作战能力;
准备在冲绳部署1套“爱国者”-3反导系统,以提高西南方向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等等。
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军事力量薄弱且远离本土的西南岛屿的防卫,为未来武力争夺钓鱼岛和干预台海冲突做准备,同时牵制我国海军突破第一岛链。
延伸 日本保守派“核武梦”不愿醒
列装核武器,在日本宪法中是不可触碰的**,在公众舆论中则不然。近来,部分西方媒体注意到,日本民间反核声音虽日益高涨,部分政客考虑到核电站能为核武器提供原材料,坚决主张日本应保留民用核项目,以便向外界传达“隐性威慑”。今年6月,日本政府修改《原子能基本法》的动作,也被视为朝“核能军用”方向迈出的敏感一步。
福岛核泄漏事故后,日本政府就民用核项目的存废,态度出现反复。很多保守派人士,包括部分有影响的政治领袖、评论家认为,国家安全与公众的抵触情绪是两码事,现在可以不发展核武器,但不能彻底放弃这方面的选项,至少,日本应保留制造核武器的潜力。
核武器与民用核项目并非泾渭分明。核电站经特殊改造,即可生产核武器所需的高浓度核燃料,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对伊朗宣称的民用核项目始终放不下心。出于同样的考虑,日本保守派主张,核电站废不得。“拥有核电站……能向外国表明日本能制造核武器。”前防卫厅长官、现自民党议员石破茂表示。石破茂同时强调,在朝鲜明显有发展核武器意向的情况下,日本不能继续就核武器问题遮遮掩掩。据称,他的立场在日本政界不乏拥趸。
这并不是日本国内支持核武器的声音首次抬头。上世纪60年代以来,“挺核派”的势力就开始在政界扩散,只不过相关讨论多在幕后进行。去年,日本广播协会(NHK)通过公共档案调查获得的解密资料表明,1966年,东京曾做出“十分有必要研发核武器”的判断。解密的会议纪要还显示,日本内阁曾在1964年、1966年、1967年多次讨论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的利弊,因为一旦签署将对日本发展核武器十分不利。
尽管从未试爆过核装置,日本一直被视为有能力制造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观察人士分析称,日本国内核设施储存的、已经过分离的钚多达45吨,足以满足生产上百枚核弹的需要。
日本的核武器制造能力究竟如何?比较权威的说法来自前首相中曾根康弘2004年出版的回忆录,他在防卫厅长官任上曾展开秘密评估,结论是:这个时间不超过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