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单难,交付难,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船东经常指定使用国外品牌产品……当前船舶市场不景气,船舶配套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为全面落实《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帮助船配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破局发展,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在四川省资阳市召开了全国重点船舶配套企业座谈会。全国20余家重点船配企业负责人与中介组织、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科研院所代表一起,交流经验,共同研讨应对危机之道。会上,工信部装备司还就正在研究制定的支持船配业发展的11项政策措施和2012年船舶配套业自主创新指南征求了与会代表的意见。
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李东指出,今年上半年船市延续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低迷状态,无论造船企业还是船配企业的新接订单都急剧减少。这预示着,“十二五”期间,船舶工业的发展将不再具备“十一五”期间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产业发展必须因势利导,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改变以往“重造船轻配套、重引进轻创新”的做法。在新的历史时期,船配企业必须改变发展思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打造自主品牌、切实提升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服务,以取得新的突破。
成本品牌无优势 生产经营陷困局
今年以来,国内船配企业普遍遭遇接单难问题。其中,作为船配业重中之重的柴油机制造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新上马的柴油机产能正在逐步释放,但由于缺乏规模效应,生产成本下降空间有限,竞争力偏弱;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厂家采用低价策略抢占中国市场,造成竞争加剧。据参加本次座谈会的中低速柴油机生产企业负责人反映,今年上半年绝大部分企业新接船机订单量同比大幅下降,个别企业甚至没有接到1份订单。而且,由于价格下降明显,企业即便接到订单,日子也不好过,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其他配套产品制造企业经营形势也不乐观。甲板机械、船用曲轴、增压器、仪器仪表等生产企业的订单量明显下滑,难以满足产能需求。一些企业负责人反映,由于船市转入买方市场,船东的话语权加大,他们经常指定选用国外品牌产品,导致国内自主品牌产品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受此影响,有甲板机械制造公司出现合资品牌甲板机械产品订单不降反增、自主品牌产品订单数量及价格都急剧下滑的情况。
此外,船厂交船难的压力已经部分传导至船配企业。目前,资金回收困难、船厂延迟或取消配套产品订单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船配企业的生产节奏,而且占用了其流动资金,造成现金流吃紧。
加强研发提实力 开拓市场避风险
面对危机,船配企业市场意识普遍增强,正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为了与国外知名品牌产品争夺市场,国内一些船配企业加快了新产品研发的步伐。比如,沪东重机有限公司不仅加大了新产品研制力度,还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船舶动力研发平台,力求攻克柴油机关键技术难关,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原来主要生产挖泥船发动机的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则瞄准市场需求,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缸功率超过500千瓦的NY9320大功率中速发动机,该型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为解决单一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一些企业不约而同地尝试由设备加工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转变。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开始进军动力集成领域,努力拓展市场空间;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公司正在发展船舶电气系统集成业务。同时,由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且其是“十二五”时期国家的发展重点,一些船配企业主动调整产品结构,进军海工配套市场。还有一些企业加强了关键零部件及二轮配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
同时,许多企业已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外品牌相比,其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他们正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管理,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力求让船东放心选用国产船配产品。
此外,很多船配企业开始大力发展非船业务,以提高应对单一市场所带来风险的能力。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成立了生产、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分离器公司,准备凭借快捷的反应速度扩大其在陆用产品市场的份额;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积极进军核电和海外陆用电站市场,并获得数亿元的订单;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也在推进业务多元化,目前其第二大业务––能源装备的订单有较大幅度增加;南车玉柴更是在汽车、机车、船机、陆用发电等四大领域的中高速发动机市场全面开花,有效规避了船机市场急剧下滑带来的风险。
创新之路是方向 政府引导不可缺
虽然加强研发、加大自主品牌创建力度已成为船配企业的共识,但大家普遍反映,在新产品及关键技术研发、自主品牌创建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困难,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一位船配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要大力倡导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鼓励船配企业、造船企业、船东、科研院所共同开发新产品,比如,组建国家级船舶动力技术研发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行业优势,加快新产品研发进程。同时,政府应加大对船用设备研发的支持力度,可以安排一些科研计划,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带动企业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此外,自主品牌的创建需要一个过程。一些企业虽然成功开发了自主品牌产品,但目前市场对其的认可度不高。对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船东优先选用国产船用设备及配件;同时,还应支持船配企业进行全球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品牌船配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一些专家还强调,国家应从整个船舶工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特别要对一些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目标的重点船配产品研发项目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促使相关企业对那些影响配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强攻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