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船客服 于 2012-7-31 16:02 编辑
沪东中华:低调的高端之路
2011年,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造船28艘、178万载重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32.9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3.77亿元。这对偏居黄浦江一隅的沪东中华来讲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可沪东人满眼看到的还是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与韩国的差距,与民营企业的差距,还有与中船集团公司兄弟企业的差距。面对成绩,该公司总经理王勇非常谦逊地用两个词来形容:“运气好”和“被逼的”。
不过,在记者看来,所谓的“运气好”是沪东中华通过换位思考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得来的,而“被逼的”正是目前众多船企要走转型升级之路所缺少的底蕴和魄力。
-->
好运气的高价船
运气好,可以说说沪东中华今年顺利交付的2艘让人羡慕的“高价船”。
在这个不景气的船市,变更合同、重议价格的事情几乎每天发生,能够按合同价交船反而成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我们没有秘诀,只是做好了两件事:一是换位思考,站在船东和供应商的角度考虑问题;二是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其实,这些事每个船厂都在做,我们只是比较幸运。”王勇说。
从某种程度来看,沪东中华似乎的确“幸运”。一些前几年看起来的“坏事”,经过时间的洗礼,如今都变成了“好事”。就如这2艘“高价船”,在当年船市高峰期只算是“中价船”,也正因利润空间相对合理,如今船东重议价格或延期接船的意愿并不强烈,这反而成为沪东中华顺利交船的有利因素。
做自己能做的,得自己应得的。“真正站在船东和合作伙伴的角度考虑问题,与他们共进退”是沪东中华一直秉承的经营理念。
沪东中华与船东“关系好”是出了名的。对船东,沪东中华的心里始终怀着深厚且复杂的感情。沪东人永远记得,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船东们竭尽所能施加援手,与其共渡难关;但也记得,曾经,沪东中华“最好的船东”对某艘船提出千条质量修改意见意欲弃船而与该公司对簿公堂。虽然沪东中华最终赢了官司,但他们也开始反思––船厂与船东的“好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情谊,更要建立在与船东换位思考之上,体现在为船东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之中。
因此,严格控制质量,为船东提供高质量船舶成为每一个沪东人的行为准则。沪东中华把“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引入质量管理过程中,强调做实事、见实效、有数据、有比较。以焊接为例,从2008年起,沪东中华对船体焊缝进行了100%的装配报验,对主船体部分的主要焊缝进行了100%超声波探伤。通过开展技术改造和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消除质量缺陷和存在的隐患。现在,沪东中华所有结构主焊缝都做到了“实名制”,使每一条焊缝的质量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将心比心。我们站在船东的角度思考,用心为船东设计、建造高品质的船舶,船东又有什么理由不乐于接受呢?”王勇说。
-->
逼出来的高端路
作为老厂,沪东中华场地受限、历史包袱重,在人工成本、运营成本等方面拼不过江浙等地的民营船厂,因此在低附加值船型领域的优势并不明显;而在高端产品领域,又面临着日、韩造船企业的封堵。“要活下去,只有走适合自己的路。对这一点,沪东中华几代领导班子的认识都是一致的。”王勇说,“螺蛳壳里做道场,沪东中华没有别的出路,只能选择错位竞争,走高端路线、精品路线、品牌路线,参与高端船舶产品市场的竞争,这也是‘被逼出来’的选择。”
而支撑沪东中华走这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的核心力量之一,是其拥有的那支千人研发设计团队。该公司的综合技术实力在国内船厂可谓首屈一指,拥有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下设一个开发所、两个设计所,还拥有综试所、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科研部门。其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研发的三维船舶设计软件SPD系统的船企。在造船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企业面向市场的自主研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自有的设计队伍,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原副总裁林建清曾说过,沪东中华是国内船型研发做得最好的企业。秉承着“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船型开发理念,沪东中华对新产品的研发从来没有停止过。现在,提起LNG(液化天然气)船,人们马上想起的就是沪东中华。它不仅是国内第一个成功摘取这颗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的船企,其中标美国埃克森美孚/日本商船三井的LNG运输项目更是实现了中国LNG船出口零的突破。在建造、交付国内首批6艘LNG船后,其又相继开发了16万立方米电力推进、17.4万立方米低速柴油机加再液化装置、17.4万立方米常规蒸汽透平、17.4万立方米高效蒸汽透平和22万立方米等6型不同尺度和推进方式的更大型的LNG船,一直牢牢把握着国内LNG船市场的技术主导权。
“此外,我们还拥有4000TEU~1.25万TEU集装箱船的开发设计能力,其中4250TEU、5688TEU、8530TEU以及1万TEU集装箱船已经成功转化为产品,今年还有一个集装箱滚装船的项目正在洽谈。”讲起沪东中华这些“看家宝贝”,王勇如数家珍,“正是有这种走高端之路的战略作指导,有这么坚强的研发设计力量作后盾,在当前高附加值船的市场竞争中,沪东中华的方案好、价格低,可以和韩国船企有一拼。”
虽然选择了高端之路,但这条路该如何走,沪东人始终没有停止思考。“近10年来,沪东中华一直在调整产品结构,但是调结构也要有节奏。就像以前吃粗粮,不能一下子改成吃细粮,可能会不消化。”有限的生产资源,激烈变化的市场环境,让沪东中华一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也许,就是这种无时无刻不在的“危机感”造就了沪东中华的低调,但正是这种低调下孕育出的对技术品质的要求,使得沪东中华向着其提出的“安全、富有、强大的世界先进造船企业”的愿景一步一步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