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乃至世界各主要造船国在今年上半年承接的订单都同比减少了近一半。 市场低迷也令不少中国造船企业经营出现了困难。根据《南方都市报》7月10日的报道,中国大量的造船企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面临破产的威胁。 当中国正在努力维护海洋权益及不时传来海疆吃紧消息的情况下,有关报道的确令人难以理解。 在2011年,中国的造船完工量6800万吨,造船是耗费许多钢铁的行业,同年中国的粗钢产量为6.83万亿吨。中国在这些行业的产量都处于世界前列。 回顾1982年,中国的造船工业在全球排行仅第17位,其后,受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加上国内经济规模翻番,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 今天,中国的造船工业主要分布在境内11个沿海省市,这些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甚至与一些人口较少的殴洲国家水平相若。此外,在中国的内陆城市如武汉,也有大型的造船工业。 在当今的世界上,能像中国那样具备广大的国内外市场,生产设施分布在漫长海岸线上,又具有战略纵深的造船大国是为数不多的。 历史往往是重复的。在二战期间,美国曾经生产过2751艘负荷近万吨的“自由轮”以及123艘航空母舰;今天的中国同样是大国崛起,巨龙出海,中国造船工业的前景应该也十分广阔。但正因为这种巨大的潜力,中国的振兴引起美国以及一些亚洲国家的高度警觉和防范。 中国造船业面对两个问题 然而,经济还是经济。当前中国造船业面对两个问题,一个是产能过剩,这是中国各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种原因涉及到国企的管理机制,民企借贷困难等结构性的问题。就造船业而言,未来随着订单减少,估计会出现三分之一的产能过剩。 其次是产业升级的挑战,造船业的产能过剩与产品的低技术含量是有关的。现在,中国造船业的主要产品是低附加值的船只。 反之,海防以及高端的航海船只的殷切需求又无法满足。在中国造船业已具相当规模的今天,技术投资成了非常突出的问题。 中国造船业所遇到的困难既有普遍性,也有具体行业的特殊性。 如何克服产能过剩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一方面要限制扩大产能相关的投资,同时要促进创新的资本性开支。 要实现限制产能的同时,又要实现技术升级的目标,主要还是必须尽可能地以市场手段来扶持和发展造船工业。例如通过提供买方信贷等手段,鼓励造船业者锐意发展新型船只,推进渔业技改等,以此舒缓造船业的短期资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