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二季度以来,全球船厂的新签订单、交付新船等重要指标继续呈下滑趋势。手持订单量更是降低到了2006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危机开始向设备制造,钢材冶金等上下游产业蔓延。从中国江苏的造船基地,到荷兰鹿特丹的贸易港口,人们均已感受到这股寒潮所带来的阵阵凉意。面对困境,更多的企业选择了主动出击。23日至25日,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617家企业参加了由江苏省政府和中国国际商会主办的“2012中国国际船舶工业博览会”,荷兰、新加坡等国的船配企业更是抱团参展,踊跃来华寻找商机。
“荷兰是个很小的国家,没办法依赖国内市场,大多数设备和产品都要出口国外。”跟随荷兰展团来华的独立国际海事顾问H.G.Lacet在船舶业浸润多年,他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荷兰早就从大型船舶制造中退出,向上游设备制造转移。“我们必须不断的创新,抢在别人前面,才不会被淘汰,才能继续保持竞争力。”
为了寻找商机,Lacet近年来频频造访中国,这里继日本、韩国之后,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造船业中心。虽然2011年,中国的造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大量高附加值的船配设备仍依赖从国外进口。目前,不仅是荷兰、瑞典、丹麦等国,日本、韩国的船配企业也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
“希望到2015年,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日本著名通讯导航设备制造商JRC驻上海公司的总经理宫下春树表示。受到船舶业萧条的影响,JRC今年在中国的市场的业务量也比预期少了许多,但这并没有妨碍其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市场不仅对日本,对全世界的船舶业都非常重要。”宫下春树预计未来市场将出现重新洗牌的可能,他们也作好了针对市场进行调整的准备。
相较于海外船配企业的乐观,江苏一家民营船厂的工作人员显得更为谨慎。“我们船厂已经近两年多没接到新订单了。船厂造不出船,就不会去采购设备。”该工作人员坦言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目前船东、船厂、船配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虽然现在新船价格较低,但运输量也在持续走低,船东把船买回去也是无货可运。不运货,仅停泊、保养、维修的费用就十分惊人。”
宫下春树和一些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新旧船舶更替,和业内调整的完成,船舶业将在2014、2015年重新反弹。Lacet也表示,随着欧洲新的造船标准的出台以及印尼内河航运需求的加大,船舶业将引来新一波的发展动力。他说:“中国船舶业需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向专业化发展,以便更加具有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