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船客服 于 2012-5-23 09:11 编辑
5年前,外界对舟山的印象是“千岛之城”:一座座岛屿上竖立着密密麻麻的储藏鱼虾的冷库;但在“十一五”的短短5年间,舟山临港工业的发展全面超越渔业和水产加工业,成为经济发展“新龙头”。
“舟山的船舶工业连续5年增长率在80%以上,这在舟山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的,创造了‘舟山速度’!”舟山市经信委副主任李永明副主任向记者介绍。
舟山人民,究竟是如何从渔船靠岸,从“渔老大”变身“船老大”,创造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
从“渔老大”变身“船老大”
从2000年至今,“渔兴则兴,渔衰则衰”的“紧箍咒”一直牢牢套在舟山人的头上。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的急剧衰退和渔场空间的缩小,渔业减产、渔民减收成为常态。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东移,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向东亚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显现。我国明确提出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船舶工业在国家总体产业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舟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港湾和四通八达的深水航道,浙江省提出把船舶工业作为全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点发展产业,并明确船舶工业主要向舟山集中布局,把舟山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现代化船舶工业基地。这为舟山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2004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的修造船基地落户六横岛,处在瓶颈的“渔”经济似乎找到了突破口。
一位胆大的渔民联合5个渔老大,跳下呆了26年的渔船,投资500万元,买了一艘浮吊船,专门为中远公司提供起吊、运输等配套服务。
他就是叶秀军,现在的身份是“普陀宇隆海上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第一年,他们收入240万元,除去各种费用,每个股东年收入三四十万元,丰厚的收入,吸引了周围13户渔民加盟,搞起了船配产业。
叶秀军不知,从“渔老大”到“船老大”这一跃,成了舟山船舶业崛起的缩影,在他们背后,一条由民企掀起的船舶制造产业链正一点一滴地织起。
-->
金海重工50万吨级船坞及800吨龙门吊 船舶业成舟山工业“后起之秀”
同年2月,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金海重工)在蓬莱仙岛岱山大长涂岛成立,这家民营独资的大型现代化造船企业瞄准舟山的“天时地利”,在长途岛的西面开辟了6000余亩的船厂,岛上居民或进厂当工人,或开旅馆办饭店,收入显著改善,金海重工也成为船舶业盘活区域经济的典型。
2009年月,金海重工加盟海航集团,成为海航大家庭一员;当年工业产值超过了100亿元,贡献了舟山工业产值的十分之一,同时也成为舟山首个超百亿企业,并连续三年保持超百亿记录。
2009年4月,金海重工首制11万吨姊妹原油轮,刷新浙江省在建船只吨位记录;2009年这一纪录提高至17.6万吨;2011年,“在建的32万吨原油轮是目前国内的最高纪录了。”金海重工工作人员莫雅君告诉记者。
-->
2012年1~2月份舟山规模以上船舶修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在民企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记录背后,“舟山制造”的名片被打响,船舶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2011年,舟山船舶工业产值达666.4亿元,五年来增长了5.2倍,造船能力达到1000万载重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主角”。
不仅如此,“渔老大”们的漂亮转身,让以往浙江工业经济发展排名中长期处于末位的舟山,实现了大飞跃:工业产值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工业利税增幅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增幅全省第一,工业企业综合效益考核位居全省第二。
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引发转型升级
这一切,仅仅是一个5年的瞬间,但转身之后,考验也随之而来。
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舟山市新接船舶订单20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0.8%。这是2009年以来舟山市前3月新接订单量最低数据。而刚刚过去的2011年,舟山新接订单量6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9.1%。更甚者,有10%的舟山造船企业已经半年没有接到新订单。
订单下降的背后,市场低迷是一方面,但更大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国内船舶行业正常情况下一年的有效需求在5000万吨左右,而舟山近几年的船舶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每年2300万载重吨,能满足全国近50%的需求。但舟山市造船业2011年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和完工量分别占到全国的16.7%、14.0%、10.5%。
超大的生产能力与手持订单量严重失衡,接不到订单的船企只能“坐吃山空”。
订单减少对许多中小造船企业,尤其是处于低端造船水平的装配产业链造成了直接影响,许多船企或倒闭、或被兼并。而在高技术含量船舶领域的产能却还很缺乏,大而不强依然明显。与之形成对比的韩国造船业,凭借技术、产品结构优势等手段,承接了价格比较高的超大型集装箱船、LNG船和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大部分订单。
此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汇率、原材料和设备价格波动加大,预付款下降、银行房贷收缩等等,都进一步加大了造船业的压力,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千岛之城”目标——“蓝色之都”
“这几年舟山市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海工产品,通过技术积累和创新,海洋工程船是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浙江海洋学院经济系主任胡高福认为,“‘十二五’海洋经济产业规划中,将其列入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行业,预计投入达到2500亿元至3000亿元,这是进入的最好时机。”
“一座海洋钻井平台的造价,至少需要2亿美元。”业内人士透露。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给船舶制造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在舟山定海,太平洋海工、长宏国际、半岛船业等行业领先企业,纷纷挺进这片蓝海。
传统船企的产品大众化、普通化,没有竞争性是导致恶性竞争的根源,如何引导客户买你的船,而不是一哄而上抢订单呢?
胡高福认为,不妨试试赶“节能环保”的船企潮流,改良原有的船种,使其更具吸引力。以金海重工的8.2万吨散货轮为例,该船型是在成熟船型7.96万吨的基础上优化升级的新产品。相比7.96万吨,该船型在货舱舱容提高1000立方米、载重吨增加2400吨的同时,满载时单天油耗却降低5.57吨,速度提高0.3节。装得更多、跑得更快、油耗更低,金海重工的客户源源而来。
对于中小船企,“众人拾柴火焰高,”,抱团求生成为一大趋势。
李永明表示,舟山完全可以以产业集群的方式,来扩大造船企业的规模,增强技术能力,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据悉,舟山市有部分船企已和世界知名航运企业合作成功,为企业带来发展契机。
如今,舟山市船舶制造业的“十二五”目标已经铺开:到“十二五”末,船舶工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初步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相配套,造船、修船、拆船、船舶配套协调发展,把船舶工业培育成为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市船舶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实现年造船完工量1000万载重吨。
银色海鸥,蓝色海潮。百万舟山人正乘“海洋世纪”东风,建海洋经济大市,创海洋文化名城,努力打造梦中的“蓝色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