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东方网
核心提示:韩国军事网站《Viggen军事论坛》文章,对中国新型攻击型核潜艇的性能进行了展望。尽管相比传统型号,095在性能上必然取得较大进步,但其综合性能不会超越美制“洛杉矶”级的早期型号,以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为代表的技术,将暂时难以在其身上获得应用。 资料图:网络流传的095级核潜艇。 资料图: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 韩国军事网站《Viggen军事论坛》2012年3月18日发表文章(点击观看文章影视作品《黑狐》、《白蛇传说》),对中国新型攻击型核潜艇的性能进行了展望。
文章认为,综合各方信息,中国的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即093级的建造数量不会超过5艘。除了该型潜艇自身的技术局限之外,所谓095型核潜艇方案的逐渐成熟,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而尽管相比传统型号,095在性能上必然取得较大进步,但其综合性能不会超越美制“洛杉矶”级的早期型号,以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为代表的技术,将暂时难以在其身上获得应用。
对于已经选择大力发展航母的中国,核潜艇似乎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其逐渐由之前的主导,转向了今天的跟班。但受制于来自其他航母国家的严重威胁,作为最有效反航母武器的核潜艇,其在中国的实际地位是很难被削弱的。
作为中国装备与建造数量均不算多的装备,攻击型核潜艇在经历了091后的漫长沉寂之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即093,但仅通过对该型核潜艇的外形解读就不难发现,其存在诸多技术局限。
而这或许也造成了其装备过程缓慢,数量有限的结果。而最早于本世纪初曝光的中国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即095,尽管在性能上必将相比093获得明显提升,但其仍将是一款传统核潜艇。
093存在的性能局限
与解决“有与无”的091型攻击型核潜艇相比,受限于自身技术与需求的局限,中国并未在093型核潜艇上实现全面的技术超越。
事实上,如果将091视作一种基本的技术框架,则093就是对这一框架的现代化升级,以及实现了这一框架在诞生之初未能实现的某些技术性能。
因此,从实用的角度上讲,093可以被视作第一款可有效执行作战任务的核潜艇。但正是出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局限,使该型核潜艇不仅相比美俄的同类装备存在不足,即使就攻击型核潜艇这一装备范畴而言,其也存在诸多局限。
1、火控局限
众所周知,尽管在诸多情况下,核潜艇与常规潜艇承担的作战任务类似,但其火控系统却存在着极大不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单一目标的重复,以及对多目标的同批次打击能力。
相比常规潜艇,核潜艇的主要作战环境主要集中在远洋,即使是在近海,其打击目标也是敌方的主战舰艇与大型编队。
为满足这一作战需求,核潜艇相比常规潜艇,需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增加载弹量那么简单,其需要更加复杂的火控系统,从而使自身有能力对敌方类似航母的大型目标进行重复打击,直到将其彻底击毁,或丧失作战能力。
而当打击目标为敌方舰队时,其必须具备同时引导多枚武器对不同目标进行同批次打击的能力。
这就要求艇载火控系统不仅具备较强的探测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同时引导大量高端弹药的能力。而对常规潜艇的火控系统是不存在这种要求的。
因此,核潜艇的火控系统绝不是常规潜艇火控系统的简单拓展升级。对于美俄这种传统核潜艇强国而言,其在发展核潜艇初期,得益于当时相对简单的作战环境,其装备的,改进自常规潜艇的火控系统尚足以承担任务。
但对于当今的中国核潜艇而言,其假想敌不是装备技术最先进的美国航母编队,就是至少在反潜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日本海上自卫队。
但中国自身的现实却是,受制于之前在技术与需求上的局限,中国尚未研发任何一款完全立足核潜艇的火控系统。因此,仅就火控系统而言,至少截止至093型核潜艇,中国的攻击型核潜艇受制于火控局限,其实质上就是等比例扩大的常规动力潜艇。
2、武备局限
相比093型核潜艇在火控方面的局限,该型潜艇在武备方面的局限似乎并不那么严重。但其体现出的局限性,却足以影响该型潜艇日后的作战。
目前,该型潜艇装备的主战国产装备有两种,即“鱼”-6热动力鱼雷与潜射型C-802反舰导弹。前者是目前中国自行研发的最高水平鱼雷,弹径533mm,最大航速48节,最大射程50km左右,引导方式为线导或主动声自导。
而关于后者性能的介绍已经浩如烟海,在此不再赘述,唯一需要指出的是,受制于潜射模式,该型导弹相比舰载型,在射程与精度方面,均将有所降低。
与美俄的高端核潜艇相比,093型核潜艇在武备方面的局限相当明显,主要集中在用途与性能上。
作为一款综合化较高的装备,尽管具备“攻击型”的传统职责,但今天的攻击型核潜艇必须至少具备对海上目标的全方位打击能力。
而截至目前,尚未获得093型核潜艇装备反潜武器的消息。即使性能强大的“鱼”-6型鱼雷具备反潜功能,但对于均大量反潜导弹的敌方潜艇,为装备反潜导弹的093型核潜艇无疑在反潜作战中,将面临明显劣势。
更致命的是,这种劣势很可能并不仅仅存在于与对方核潜艇的较量中,即使面对装备AIP系统,装备高性能反潜导弹的敌方常规潜艇,093也很难在与其的对抗中占据上风。
而在武备性能上,093同样面临局限。在中国的反舰导弹发展历程中,C-801被称作“中国飞鱼”,而C-802则被称作“中国鱼叉”。
后者在性能上,已经达到了西方第二代反舰导弹的性能。但问题在于,其对中国核潜艇而言是否够用?答案是否定的。
在美俄同类型核潜艇上,即使不考虑“战斧”一类的远程武器,俄罗斯为本国潜艇(包括常规潜艇)装备了射程在300公里的改进型“俱乐部”系列潜射导弹。
而参照目前的技术资料,中国的C-802即使经过技术升级,射程也不超过200公里。由此产生的在性能上的差距,无疑显而易见。
095可能获得的提升
尽管目前尚未获得中国官方关于095型核潜艇的报道,但通过对093型核潜艇性能上的不足,以及中国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的解读,无疑有条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095型核潜艇可能获得的性能提升进行预测。
作为第一型有条件完全符合美俄攻击型核潜艇标准的中国装备,095型核潜艇或将在动力、自动化控制与武备灵活性方面获得提升。
1、核动力装置将获得实质提升
在093型核潜艇诞生之初,其动力装置就成为高于武备的最引人注目的技术特征。根据未经中国官方证实的消息,093型核潜艇将成为世界上首款,装备高温气冷反应堆的潜艇。
该型反应堆是美苏冷战末期,两国均有研制,但最终在苏联最终成熟的高端技术。其代表了目前最高端的核动力装置技术。
但尽管该技术最早在苏联实现了成熟,但随着其解体,以及俄罗斯短期内无力建造核潜艇,因此,该技术遭到冻结。
并且随着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面临的严重经济危机,大量相关技术人员投向了意识形态更加接近的中国。
因获得关键技术援助,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对该技术的国产化,并将其成功装备在了第二代国产核潜艇,即093型攻击型核潜艇与094弹道导弹核潜艇上。
但需要指出的是,源于中国在舰载,尤其是艇载核动力装置研发方面经验的不足,尽管成功实现在潜艇上的应用,且部分技术指标突出(该型反应堆的功率较大,据传,采用该型反应堆的093型攻击型核潜艇,在采用传统艇型的前提下,水下最高航速超过了40节),但整体技术水平仍存在明显缺陷
(受制于反应堆自身的技术问题与中国的技术水平限制,据传,093型核潜艇采用的高温气冷反应堆装填的核燃料仅能维持潜艇航行5至10万海里,按照美国“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装填一次核燃料可使用15年,航行160万公里计算,093型攻击型核潜艇装填一次核燃料,以美军的使用频率计算,仅能使用1年左右)。
但着眼于该核动力装置的巨大潜质,以及来之不易的技术优势,中国很有可能在后继的095型攻击型核潜艇上继续采用此类核装置。不同的是,此时的高温气冷反应堆在技术上将更加成熟可靠,至少做到“芯、料、堆同寿”。
2、自动化控制将作为战力重点
着眼于短期内不会变化的作战目标与战场诉求,095型核潜艇相比093,在体积上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得益于中国在核潜艇领域内日益成熟的技术,未来的发展重点必将放在提高自动化控制方面。
冷战时期,作为互相竞争的结果,美苏两国的同类型军备,在性能上均处于相对持平的状态,在攻击型核潜艇方面也是如此。
但即使是美国人自己也承认,相比俄制核潜艇,尽管美国核潜艇在攻击能力方面不落下风,但在潜艇的自动化管理方面,俄制核潜艇无疑占有相当大的优势。
以美国目前技术水平最高的“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为例,该型潜艇的人员编制为130人,而在各个方面均处于同一水平的俄制“阿库拉”级改进型潜艇的人员编制,竟只有65人,即使是“阿库拉”系列的最老型号,人员编制也不超过100人。
高度的自动化控制程度,不仅为艇员创造了更加有益于长期作战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人员的减少为日后的系统升级创造了硬件条件,尤其是使武器装备的升级变得更加便利。
相比美俄潜艇,新型的095型核潜艇在自动化程度方面,或将继续处于下风,但必将较之093型核潜艇获得较大进步,在排水量不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人员编制或将由093型核潜艇的130人左右,减少到100人。基本达到前苏联“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早期型号的水平。
3、以武备灵活性弥补性能劣势
作为一种战术进攻武器,衡量一款攻击型核潜艇性能优劣的作重要条件,仍是其攻击性能的强弱。而实现攻击效果的各型武备,则成了攻击型核潜艇的灵魂。
前面已经提到,在武器装备方面,093型核潜艇与国际同类装备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而作为其升级改进版本,095在这方面较难实现跨越式发展。
原因很简单,高性能重型鱼雷在常规潜艇领域的扩散,是核潜艇原本具备的鱼雷打击优势逐渐丧失,而对中国而言,其在号称“研发难度最高的远程弹药”的潜射远程弹道导弹方面的裹足不前预示了,中国短期内难以对核潜艇的武库进行种类更新。
面对这种情况,以提升武器灵活性来弥补性能上的劣势是最佳的手段。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改进,就是为095配备性能更加有效的综合化弹药快速装填设备。
如果回顾中国对俄制“基洛”级常规潜艇的采购过程不难发现,其采购的第二批潜艇,即改进型的636型“基洛”级潜艇的一项重要技术升级,就是装备原本在该型潜艇早期型号,即877型上已经装备的鱼雷快速装填设备。
可见,在中国之前采购的第一批“基洛”级潜艇,即早期的877型潜艇上,俄罗斯拆除了此类装备,且中国再次期间无力研发此类装备。
此时,即2005至2007年,已经较之093型攻击型核潜艇首次试航的2003年过去了2到4年。由此不难推断,093型攻击型核潜艇并未装备国际同类潜艇普遍装备的弹药快速装填装置。
因此,其将不得不在设计速度与装备性能方面,面临双重局限。
而095型攻击型核潜艇在短期内难以提升武备种类与性能的情况下,在获得俄制技术支援之后,通过装备弹药快速装填系统,将有效以武器系统在打击速度与灵活性方面的提升,弥补性能上的劣势。
095仍为传统核潜艇
随着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即美国海军“鹦鹉螺”号下水,核潜艇,尤其是攻击型核潜艇作为一种潜心概念的装备,不仅逐渐出现在各主要国家的海军作战序列之中,也一起独特而巨大的作战能力,获得了不亚于航母的关注与发展。
尽管经过将近60年的发展,攻击型核潜艇已经出现诸多分类,但就总体而言,可分为传统核潜艇与现代核潜艇两种。
所谓传统核潜艇,就是在设计与实际使用中,仅仅着眼于赋予此类装备的传统使命,即攻击敌方水面、水下等各类海军目标。
除此之外,不再担任任何作战任务。而现代潜艇则强调在保持传统核潜艇的诸多传统性能之外,具备远程对地打击,运输小分队进行渗透作战等能力。
通过这些性能的应用,是原本性能单一的核潜艇越来越向着综合性装备的方向发展。而095型攻击型核潜艇受制于技术与结构上的局限,或将仍为一款传统核潜艇。
1、难以装备潜对陆远程巡航导弹。
目前,世界上具备独立研发在攻击型核潜艇上装备、发射对陆巡航导弹的国家仅有美俄两国。而尽管两国在巡航导弹的整体布局与性能方面军很相近,但在装备攻击型核潜艇时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
美制攻击型核潜艇自“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的第32艘,即SSN719“普罗维登斯”号开始,在艇首装备12单元的垂直导弹发射装置。
此后的“海狼”与“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均采用了类似设计。而俄制核潜艇则采用鱼雷发射管这一传统手段对巡航导弹进行发射。
对于中国而言,为攻击型核潜艇装备远程潜对陆巡航导弹无疑十分必要。但即使不考虑导弹自身的技术瓶颈,仅着眼于发射方式,中国也面临较大考验。
众所周知,目前尚无一款一开始就以潜射为目的研制的巡航导弹。因此,中国若想为本国攻击型核潜艇装备此类武器,就必须将陆基或空基巡航导弹整合到核潜艇上。
如果采用俄式的鱼雷发射管模式,则中国能否在尚未完全掌握远程巡航导弹技术的情况下,对其实现小型化,使其直径缩小到650mm或更小的533mm?
(650mm的鱼雷发射管是目前装备在俄式攻击型核潜艇上口径最大的鱼雷发射管,有西方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研发此类鱼雷发射管正是为了发射体积更大的巡航导弹。)
这一点对中国而言,无疑存在较大难度。但如果采用美式的垂直发射模式,尽管导弹体积不再受到严格限制,但中国是否具备在核潜艇上加装垂直发射系统的技术?是否具备对潜艇结构进行如此大幅度的改进?
无疑,无论采用何种发射方式,对现阶段级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战。因此从核潜艇装备可靠性更加重要的前提出发,中国至少不会在095型攻击型核潜艇上装备潜对陆远程巡航导弹。
2、没有必要装备渗透用小型潜艇。
先进的海豹突击队(SEAL)交付系统,或称ASDS是美国海军的一项创新,其实质上就是一种搭载于传统大型核潜艇上的小型潜艇。其任务即使对敌方进行渗透。
尽管传统的攻击型核潜艇在这一任务中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运输,但此举无疑极大提升了攻击型核潜艇的使用用途。从而是否具备搭载“ASDS”也成为衡量一款攻击型核潜艇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准。
对于中国的095型攻击型核潜艇而言,其具备装备“ASDS”的硬件条件,但对于奉行积极防御方针的中国海军而言,却并无必要列装此类装备。因此,从实际需求的角度上讲,095型攻击型核潜艇仍将是一款传统潜艇。
如果将095型攻击型核潜艇视作中国追赶世界顶尖水平的尝试,其大幅提升的性能,确实缩小了以美俄为代表的核潜艇第一梯队国家的差距。
而对中国自身而言,095型攻击型核潜艇也满足了中国海军由单纯防御向攻防兼备的转变。因此,无论对内对外,095型核潜艇都是一款设计成功,性能适中的全新攻击型装备。
(本文来源:东方网 ) 责任编辑:NN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