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阳光明媚、风平浪静的周末,带上几位亲朋好友,开着自己的私人游艇出海兜风、钓鱼,一边畅游大海一边欣赏沿岸美景,随意在海天之间尽情遨游。这种以前只有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生活方式如今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随着富裕群体的逐渐增多,游艇这个奢侈品开始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当中。
游艇产业:潜在的巨大“蛋糕”
游艇是一种水上娱乐用的高级耐用消费品,它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以为个人及家庭休闲生活提供许多便利。在发达国家,游艇像汽车一样已广泛普及,但它比汽车更具娱乐性乃至奢侈性。在发展中国家,游艇多被作为公园、旅游景点的经营项目,而专门用来供人消遣,仅是少数人展现其自身品位和价值的标志。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财富不断增长,富裕阶层在拥有名车豪宅之后,也把兴趣转向购买私人飞机、游艇等领域。我国的海岸线绵长,水域辽阔,适于航行的河湖众多,并且拥有大量码头和停泊区,水上旅游业的前景看好。加上造船工业基础雄厚,发展游艇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做大做强的空间广阔,游艇产业商机无限。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在山东沿海区域有很多生产游艇的企业,威海有30多家,青岛有20多家。
据了解,山东省已将游艇业确定为未来五到十年里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山东也已经将游艇业列为“十二五”规划的支柱产业。山东重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到十年,山东重工将在动力系统、工程机械、商用汽车、汽车零部件、游艇制造等5大业务板块继续实施快速发展战略。
在山东威海,一个称为山东省游艇配套产品交易中心的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该项目是山东省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船舶配件加工集配中心的延伸项目,由威海中海源船舶物资有限公司出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包括游艇配套产品展示区、游艇展示区、保税物流配送中心区、配套产品加工集配中心区、国际游艇学术交流中心区和办公休闲区。中心拟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自主经营与代理相结合、网络推广与行业推进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其中,山东游艇交易网将作为交易中心的专业推广宣传网站,进而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实现交易中心与游艇制造、配套企业的实时连接和交易,达到交易中心大厅实物交易与网上交易的有机结合,预计该中心将于2012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
3月3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了威海西港游艇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玻璃钢游艇、休闲钓鱼艇、工作艇、帆船、渔船及钓鱼用品和滑雪用品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多元化生产企业,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玻璃钢渔船制造基地,北方最大的游艇制造基地。公司是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玻璃钢造船企业之一,出口欧洲的产品都通过CE认证。新建成的30000平方米国际化标准游艇车间具有同时建造20艘20米以上游艇的能力。
公司成立以后,先后开发了13.6m、18.75m玻璃钢渔船,并投入海上捕捞作业。并以该船与同尺度、同马力的钢质、木质渔船进行长达三年的性能及经济对比,获取我国第一个实际的技术资料。为我国“九五”攻关及玻璃钢渔业船舶建造规范的编写,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直至现在仍为国家农业部渔业局以及玻璃钢研发和建造业所运用。
公司总经理苗杰海告诉记者,玻璃钢渔船具有耐腐蚀、抗老化,使用寿命高、维修费用低,节冰、节油,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因为其安全性能好,对重视民生,节能环保等方面可起到推动作用。
目前,游艇产业已成为众多海滨城市的香饽饽,开发与游艇产业相关水景的省市已无法统计。早在2000年,珠海就专门在辖区内的平沙镇开辟一块地,规划建设游艇工业园区;上海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发展海洋游艇经济;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赛事的举办地青岛,也在开发航海度假村,积极发展游艇旅游。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体现这种变化,2008年,奥帆中心停靠的各类游艇还不足50艘,2011年,游艇数量最多时已超过120余艘,三年内年平均增长速度近40%。
“人均月收入超过2万元的家庭有能力租用游艇,而年收入超过50万元甚至100万元以上的,则有能力买一艘游艇。”一位游艇俱乐部经营者告诉记者。游艇生活已成中国新贵阶层追求的生活方式,目前全国从北到南的海岸线上,大型港口城市基本都成立了游艇俱乐部。仅长三角地区拥有私人游艇的人数就约有500-600人。有调查显示,深圳有2600人具备购买游艇的实力,广州的私家游艇也已超过10艘。
在需求释放之下,中国游艇经济开发已经启动。据中国船舶工业综合研究院统计,目前国内有260多家游艇制造企业,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30多家。
业内有关专家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游艇购买群体,一是游艇俱乐部或者房地产商、滨水企业,估计今后5到10年中国企业类的购买量有5万艘左右;二是中产以上个人的购买,这个基础群体在中国约50万人,如果有10%购买,就是5万艘。可以说,今后5年到10年间有10万艘游艇的采购量,按平均每艘50万元到100万元算,将是500亿到1000亿元的市场。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和全国游艇俱乐部协作联盟调查后认为,游艇最大消费群体是中等收入群体,价格在人民币50万元到100万元左右的钓鱼艇、帆船等中低档游艇将最受欢迎。中高收入者及一般机构和企业都能承担其价格和费用,而这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游艇的主力消费群体。
产业链覆盖广 增加税收促就业
游艇产业被视作“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这种高端的旅游产品势必成为各地旅游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由于游艇业是兼具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长链产业,也会吸引大量相关人才参与其中。
此外,游艇旅游消费还能带动游艇码头、游艇会展、房地产业、水上娱乐、餐饮服务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并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一些沿海渔民也可以为游艇产业的发展提供后备劳动力,这些具有丰富海上作业实践经验的渔民通过培训完全可以转变为游艇产业发展的维修维护工人、驾驶员和消费服务人员等,有利于渔民转产转业。
游艇制造除了其本身的价值不菲,由游艇制造形成的游艇产业链所带来的综合经济效应更是巨大,能带动新型材料、涂料、电子仪器、仪表、动力、推进系统等几十个配套产业的发展,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进一步提高当地的竞争力。此外,游艇制造也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其十分强调手工制作,讲究内部装修和设备组装,也可以培育出相当一部分就业岗位。
着力培育和发展游艇制造业,对于丰富我国修造船能力、提升造船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游艇消费将带动游艇码头、游艇研发、游艇教育培训、游艇运输、游艇维修、燃料加注、水上娱乐、餐饮服务和旅游地产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游艇产业发展良好,可以吸引大量的资金,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优化船舶制造业结构,扩大船舶出口,也可以带动相关旅游商贸的繁荣。
据了解,近几年是中国游艇制造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出口额从2006年的1.8亿美元,升至2007年的2.2亿美元,到了2008年已达到2.6亿美元,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冲击全球游艇市场,但中国游艇出口数量仍超过170万艘,总额达到1.7亿美元。中国整体游艇生产能力已跻身全球十强,其中超级游艇的制造能力已位列全球第六。
政策利好不断 积极扶持促发展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游艇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郑炜航先生认为,随着游艇经济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的游艇经济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2009 年12 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并首次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邮轮、游艇旅游,把邮轮、游艇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目标进行了批复。《意见》中提到积极发展邮轮游艇产业,这也让地方府发展游艇产业有了底气。
在游艇界各方推动下,国家海事局也已发布《游艇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该意见为促进游艇业以及水上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出了业界期盼的多项游艇安全管理实施意见。
随着各部委对游艇经济日渐重视,相关政策还将陆续出台。在国家政策不断支持和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吸引下,许多民企也闻到了其中存在的商机,选择进军游艇业。
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国内游艇产业迅速风生水起,然而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现行游艇管理体制过于严格、进出境手续过于繁杂、税收标准过高等都成了行业发展的瓶颈。中国游艇行业要健康发展,相关支持政策还需要尽快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