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推动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稳步迈进受国际金融危机滞后性的影响,造船业真正的危机才刚刚来临,目前新增订单大幅萎缩带来的影响将在未来3年内逐渐升级。 核心提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高速发展,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我国船舶工业整体水平和实力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中度较低,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步伐缓慢。
为解决这些问题,《规划》根据未来五年发展具体目标,提出了船舶工业发展的五大重点任务以及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以推动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稳步迈进。
五大任务之一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提升设计水平和能力
密切跟踪国际船舶科技发展趋势和海事规则规范最新要求,以技术先进、成本经济、建造高效为目标,优化主流船型设计,降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提升船型综合技术经济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重点配套设备的设计能力。选择具有一定前瞻性、探索性、先导性的产品,开展前期预研和概念设计,抢占未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突破基础共性及核心关键技术
加强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和系统等领域的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开展先进设计方法和设计软件的研发。
掌握高技术船舶开发关键技术,突破船舶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和集成技术;开展重点海洋工程装备关键设计建造技术研究,提升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综合集成能力和项目总承包能力。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实施重大创新项目,系统解决相关领域技术难题。健全和完善船舶工业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建设行业技术创新平台
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的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以及船用设备研发实验中心。依托重大创新项目,建设数字化水池、高技术船舶及重点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试验设施,建立和完善船用低、中、高速柴油机和船舶辅机自主研发平台。支持船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船舶工业与钢铁、航运、石油石化等上下游产业共同组建研发机构。
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以船用设备、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领域为重点,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提升先进规模化生产能力,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优化产业链。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加大船舶企业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力度,加快采用和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强化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结合。以行业特色技术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提高军民技术产业化能力。
五大任务之二 提升企业竞争力 加快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培育国际一流大型企业集团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推进以大型骨干造船企业为龙头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高端产品制造能力。鼓励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进行产业链整合。推进骨干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引导船用低中速柴油机和甲板机械等配套企业以资本、产品为纽带,加大专业化重组力度。
打造专业化、特色化中小船企
鼓励中小型造船企业面向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在优势领域形成特色和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中小型造船企业面向骨干造船企业发展专业化船舶中间产品制造,融入骨干企业的生产体系。
发展现代船舶制造服务业
推动设计、软件开发等专业化服务企业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拓展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鼓励大型造船集团有步骤地开展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培育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促进产融结合。进一步提高船舶配套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骨干企业全球营销服务网络建设。
五大任务之三 提升产品竞争力 实施品牌和质量提升战略
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在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以及有较好基础、市场需求量大的高技术船舶领域,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全寿命周期成本低、质量优良、综合技术经济性能一流、引领市场需求的系列化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发展节能环保的标准化、系列化内河船舶。推进渔船标准化改造,发展玻璃钢渔船。培育豪华游艇、旅游观光艇、公务艇、商务艇等品牌产品。在钻井平台、海洋工程辅助船等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领域,以及船用中高速柴油机、船用发电机、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优势配套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产品。支持大型船舶企业集团投资、收购海外知名品牌。
强化行业质量评估与监管
进一步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完善行业准入制度。健全完善船舶行业准入标准体系,加强《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船舶修理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等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组织研究制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健全完善行业安全、节能、环保标准。完善行业监督体系,对符合准入条件的船舶设计单位、船舶建造企业、船舶修理企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名单予以公告,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完善第三方质量评估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消除船舶质量隐患。
加强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和控制
进一步加强企业标准、编码体系、数据库等基础建设,完善船舶企业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体系,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制,严格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强化事故防范能力建设,形成良好的企业质量和安全文化。推动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产品设计,构建先进的生产计划体系和工程管理体系,加强对产品全寿命周期和全供应链的质量控制。推进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和示范工程,带动全行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五大任务之四 提升产业竞争力 打造高效的船舶制造体系
推进精益造船
进一步推进造船生产流程改进与优化,骨干企业全面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加强造船精细化管理技术、高效制造工艺与先进工装技术研究,深入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工艺工装的研究与应用,大力开发应用巨型分段/总段建造技术、精度控制技术、快速搭载技术、舾装先行化技术、大型单元模块制造技术、高效自动化焊接技术、整体长效防腐涂装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
加快信息化建设
重点提升数字化造船能力,加快数字化设计系统、产品数字化制造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造船总装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以数字化造机为突破口,推进骨干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总装化、模块化、专业化的现代制造模式。开展关键软件系统研发,形成并推广应用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积极推进骨干企业(集团)内部信息化网络系统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共享和统筹管理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发展中间产品专业化制造
配合总装造船模式的建立,积极发展分段、单元模块、舾装等中间产品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三大造船基地实施集群化发展,着力提升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大型造船基地要继续建立健全专业化加工配送体系,建立板材、管材、电缆等大宗材料配送中心。
提高绿色造船水平
围绕船舶设计、建造重点环节,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低能耗、低物耗、高效自动化装备以及环境友好型防污漆等材料,努力构建绿色环保、高效节约的先进制造体系。强化节能降耗基础管理,引导骨干企业编制节能降耗规划。积极推行轻量化、低消耗设计,加快淘汰高耗能设备和高物耗工艺。加强行业节能降耗标准和评估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节能降耗的环境。
五大任务之五 化产业布局 高产业聚集和可持续性发展水平
调整优化造修船产能
依托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造船基地,引导骨干造船企业以内部挖潜、优化存量配置等方式实现产能最大化,提高产业集聚度;在沿江沿海地区加快建设若干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在长江等重点内河水域沿线打造专业化的内河船舶建造基地;加快建立集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游艇制造产业链;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有品牌优势的骨干修船企业开展并购,优化修船能力布局。规范发展拆船业,推行绿色拆船,实施定点拆解。
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
结合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在已有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和造船基地布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造船设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三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和若干重点海工配套产品研发制造基地。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以总承包为牵引,在产业聚集区内汇集一批工程设计、模块制造、配套供应、安装调试等领域的专业化分包商,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重点配套产品制造基地
结合我国船舶配套业已有基础和优势,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加快船用柴油机及关键零部件、船用甲板机械和舱室设备等优势配套产品制造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发展。通过合资合作、许可证方式、联合设计开发及自主研发等途径,培育和扩大一批国内短缺和空白的中高端产品生产能力。
船舶配套业。重点发展上海、大连、宜昌、广州、合肥地区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上海、镇江、洛阳等地区中高速柴油机生产基地。加快推进上海、大连、青岛、武汉、重庆等地建设大型铸锻件、增压器、曲轴、电控模块、共轨系统等柴油机关键零部件基地。重点发展武汉、南京等地区的甲板机械和舱室设备生产能力。培育和发展通讯、导航、自动化设备、大型锅炉等国内短缺和空白产品生产能力。
修船业。支持有品牌优势的骨干修船企业通过开展并购、租赁等方式,在渤海湾、长江下游、闽浙沿海、珠江口、北部湾地区打造船舶修理和改装基地,提高修船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
注重创新与重大项目 三大领域成船舶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之一:船舶制造和修理业
导向核心:创新提效 以集约化发展和创新驱动为引领,强化技术和品牌竞争力,着力优化船舶产品结构,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大力推进精益造船,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强造船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和技术竞争制高点。
重点发展方向: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加快推进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设计建造能力。瞄准国际新航道和新航线等新兴需求,加快发展冰区船舶等产品,拓展细分市场。面向国内需要,积极发展内河运输船舶和工程船舶。抓紧研制适合我国远洋渔业生产的高性能远洋渔船。围绕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加快发展新型海洋资源勘探开发和海洋科学考察船舶。不断提升游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培育自有品牌。尽快掌握超大型船舶、高技术船舶以及特种船舶维修和改装技术。
重大创新项目:重点实施超大型集装箱船及关键设备、大功率绞吸式疏浚工程船及关键设备、中型豪华游船及关键设备、极地自破冰船舶及关键设备、超级节能环保示范船及关键设备、数字化水池等重大创新项目,以船型开发为依托,突破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开展核心配套设备研制,形成自主研发和建造能力,带动我国高技术船舶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重点领域之二:船舶配套业
导向核心:向系统集成转变突出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船舶配套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强化研发能力建设,塑造中国船用设备品牌;促进船舶配套业由设备加工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培育船舶配套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大幅提升船用设备本土化装船率。
重点发展方向:推动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优势配套产品智能化、集成化发展,满足国际公约规范和节能环保要求,进入高端产品市场。加快自有品牌船用柴油机研发和产业化,做精做优甲板机械,实现舱室机械全面突破,提高动力和通导系统集成供货能力。完善关键设备二轮配套体系,尽快形成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设计和配套能力。
重大创新项目:重点突破系列化船用中速柴油机及关键部套件、船用高速柴油机及关键部套件、小缸径船用低速柴油机及关键部套件、大功率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及关键设备等重大创新项目,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系列品牌产品。
重点领域之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导向核心:以资源开发为重点 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大力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积极推动海上风能发电工程建设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的产业化,稳步推进波浪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建设装备、海底金属矿产等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研发。
点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量大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为重点,基本具备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在部分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具备海洋工程装备关键设备和系统的配套能力,提高本土化配套率;突破海上风能发电工程建设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的关键技术;增强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及部分海底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
重大创新项目:重点围绕深水油气田在勘探、开发、生产、服务、储存和运输五个核心环节的装备需求,突破深水装备关键技术,实施深水钻井船、深水超大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海上风车安装船、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及其关键设备等重大创新项目,形成自主设计建造能力。
相关报道 订单少价格低船舶制造进入新一轮“寒冬期”
2011年以来,国际航运市场不景气,造船产能过剩,导致船舶行业进入了一轮“寒冬期”。专家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滞后性的影响,造船业真正的危机才刚刚来临,目前新增订单大幅萎缩带来的影响将在未来3年内逐渐升级。眼下,国内不少造船企业感受到阵阵“寒意”––接不到新订单,新船价格被压低,资金不能及时“回笼”。
去年前三季度,全国有约30%的船厂没有接到新订单,且去年新船价格比金融危机前普降30%~40%。与此同时,船舶出口增长也比较“乏力”。仅以江苏为例,去年前10个月,江苏口岸累计出口各类船舶120.2亿美元,同比增幅较去年减少了近五成。业内人士指出,不仅订单少了,价格也变低了,“最后谈下来的报价甚至比成本价还要低”。
不仅是订单少价格低,不少船厂更是“颗粒无收”。不久前召开的亚洲最大规模的中国国际海事展览会上,许多中国厂商表示业务接洽几乎为零。在造船大省江苏,13家大型船厂有7家2013年已没有订单,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在去年接单很少甚至没有接单。放眼全国,情况更差。
国际贸易不振是造成新接订单大幅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经历时3年,但深层次影响仍然不断暴露,市场对“二次探底”的忧虑加大。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使得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明显减弱。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市场对船舶的需求空前旺盛,国内不少船舶企业抓住机遇,承接了大量价格较高的订单。由于大型船舶建造需要数年的周期,因此交付期一直延续到了2011~2012年。这批船舶陆续交付后,新接订单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开始集中显现。由于航运市场不景气、造船产能过剩,导致报价变低,船东观望情绪浓厚,当前新船价格普遍下降。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相关国家信用等级下调,欧洲船东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来自欧洲的船舶订单下降。
去年以来,海运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去年前10个月,世界船舶订单为1015艘,同比减少四成,其中2010年占据世界船舶订购四成的中国造船业降幅最大。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透露,去年中国造船业1~10月接到的订单合计载重吨位为2975万吨,同比减半。据悉,中国造船业三成企业去年以来尚未接到订单。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船舶制造业正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包括:供求矛盾突出、新增订单减少、新船价格持续下滑和造船成本上升。从上市公司来看,业绩下滑的趋势十分明显。中国船舶、中船股份和广船国际去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均出现下降。亚星锚链是世界上最大的锚链和系泊链供应商,去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和环比降幅分别为44.82%、26.71%。
由于生产周期较长,船舶制造行业的运行具有滞后性,许多船厂仍在消化此前的订单,新增订单大幅萎缩带来的影响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渐升级。业内人士指出,缺乏订单意味着船厂无法得到以前用来消除现金流波动的新订单预付款,一旦现有订单耗尽,新船需求又不足以支撑产能的话,产能过剩导致的开工率不足将加速行业的整合。
相关机构分析,中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造船公司有1500家以上,年产能超过载重吨位1亿吨,去年的订单仅为产能的1/3,产能过剩是造船业存在的大问题,“预计未来将近有40%的船企会被淘汰”。
专家表示,未来船舶工业内的重组兼并将成为趋势,国有骨干企业有资金优势和政策支持,将成为未来并购的主体,而民营中小型船厂则会在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中被逐渐整合和兼并。而从船型结构来看,散货船和油船市场低迷在去年尤为严峻,而高附加值船舶、绿色节能船舶、海工装备的订单有较大上升,造船业的结构性变化正逐渐显露。
| | 来源:中国工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