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悉,欧洲金融危机给韩国及中国的船舶业产生不少消极影响。
因为欧洲的船舶订购量占全部的一半以上,而欧洲船东变得难以筹措资金,他们不断试图缩小事业规模。
世界最大的造船国家——中国在今年1-10月的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到一半的水平,在加上海运事况的下滑趋势,给造船业界蒙上了整合及淘汰的阴影。
业界的相关人士表示,最近几乎没有具体的询单,还担心长时间没有订单。
眼下没有订单的原因为欧洲的金融危机,欧洲的金融机构为阻挡因金融危机而扩散信用不稳定的趋势,对新的融资项目持慎重的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希腊等欧洲的主要船东更难以筹措资金,因此暂停了订购船舶的步伐。
世界船舶的订购量得益于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从2000年代开始大幅增加,虽然因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剧减,但进入2010年开始再次呈现增加趋势。
但是现在因欧美的经济衰退,随着海运市况的下滑趋势,造船厂业界的新加订单也再次呈下降趋势。
据克拉克松统计,截至10月的船舶订购量为1015艘,同比降低40%。尤其是,去年以总吨位准,在世界订单量中占据40%以上的中国,其现在的下滑趋势非常严重,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截至10月,中国的新加订单量为2975万载重吨,这与去年同期的业绩相比,下降一半的水平,尤其是10月的为7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
协会还表示,中国30%的造船厂今年没有获得订单,在中国规模以上的企业有1500个以上,年均建造能力超过1亿吨,但今年的订单仅达1/3以下的水平。
专家指出,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就是核心,虽然为获得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订单而努力,不过为了造船厂正常启动,无法忽视占据50%以上的散货船、集装箱船等传统船舶的建造。
明年下半年可以预测,中国企业的手持订单量将达到最低点,因此他们或许更为积极的展开获得低价订单的攻势。这样的话韩国的大企业也难免危机,虽然最近得益于韩元的弱势,可以提高竞争力,但到时这也没能解决问题。
因此,韩国将来或许以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的技术能力来提高竞争力,在该领域与日本相比,还具有船价等优势。
于此相反,因日元超升问题而陷入困境的日本造船业界的问题更为严重,日本业界的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拥有船舶功能及品质的优秀性,不过接单还是困难。
根据部分业界消息,将从2013年开始引进有关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等管制,因此只获得改建订单,也许满足稳定的接单需求。
另外,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因来自于欧洲的危机而以后2-3年间难免造船业界的大规模整合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