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未来2~3年,无论中国范围还是全球范围,船舶工业都将进入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频发期。我国政府将进一步优化船舶产业结构,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工信部党组成员郭炎炎在近期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的这番讲话无疑道出了我国未来船舶工业发展的趋势。
船舶业的冬季
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1年1-10月份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2975万载重吨,比上年同期下降45.5%,其中10月新承接船舶订单仅73万载重吨,为本年度最低点。
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造船企业普遍遭遇“订单荒”。由于市场低迷,我国很多中小造船企业已经无订单可接,世界范围内也有三分之一的造船企业没有接到新订单。
据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船舶处调研员陈颖涛介绍,从今年1~10月我国造船完工量(552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4%)来看,手持船舶订单量(1653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6%)、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97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5.5%)双双下降。而且手持订单中有73.2%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前接的订单,剩下不到30%是危机之后新接的订单。我国船企手持订单到今年年底还可能出现同比下降20%。
受订单不断减少的影响,不仅一些船企面临无船可造,还有一些船企面临破产危险。浙江省的两家造船企业“恒富船业”和“蓝天造船”已经启动破产程序。此外以前进入造船行业的众多资本受造船业利润微薄的影响也逐步退出,这对造船企业融资是雪上加霜,现有的造船模式也不利于企业缓解资金困难。
据一位船舶企业主管介绍:以前船舶建造和定金分配是采用5段式的模式:即每建造船舶的20%之前,船东(买方)就会向船企打20%的款项用于采购设备及支付其他费用。现在,船东的预付款变为10%,但船企仍然会按照原先的5段式进行建造,这加大了造船企业的风险。现在为了完成交易,船企被迫大量融资,例如船企为船东提供担保,以便完成造船进程。如果船东后期弃船,造船企业就得自己出资建造完成再卖船,这就可能陷入“亏本造船”的处境,船企融资的困难将越来越大。
国际竞争加剧
受国际竞争激烈的影响,不仅船企订单减少,而且船价也不断下降。据英国的Seasure公司统计数据显示,现在集装箱船的价格大概为8320万美元,比今年4月份的1.06亿美元下滑了30%,5年船龄的VCLL油轮、阿芙拉油轮及成品油轮本月平均价格为6504万美元、3584万美元和2768万美元,环比下滑了11%、3%和2%。现在一艘3.6万载重吨的散货船售价大约是3000万元,相比行情最高时价格下降了三分之一。
近期,在造船订单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中日韩三国在造船工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国船企在生产效率、信息化水平、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等领域与日韩有一定的差距。
据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文军介绍,目前我国拥有各类船舶制造企业约4000多家,规模企业不足300家,而韩国总计有60余家船厂,但韩国五大船厂造船完工量总和约占全国的80%,我国十大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总和仅占全国总量的52%。我国船舶工业面临资源分散,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较小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夏晓雯认为,中国造船业在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方面以绝对的优势领先于韩国造船业,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在新接订单量方面,如果按载重吨计算,中韩两国水平基本相当。韩国主要承接批量大型集装箱船、钻井船、LNG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订单。
由于前三季度,无论以载重吨或修正总吨计算,中韩两国新接订单量合计占比分别为80%和90%,因此,当今世界是由中韩两国主导国际造船市场。
推动兼并重组
当前我国造船企业数量众多,可是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加剧,一些规模较小的造船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并没有退出船舶市场,而是大量被一些新兴海工、能源和环保企业所兼并,继续存在于船舶行业中。
据悉,今年1~10月,全球前10家船厂接单量占总量份额达到55%,前20家船厂集中度达到71%,前30家集中度接近80%。订单不断向规模较大的造船企业集中,在中国造船市场,一方面是散货船和油船等低附加值船舶市场的产能过剩,一方面是国际上高附加值船舶、绿色节能船舶和海工装备的订单不断上升。今年韩国凭借在造船技术上的优势,大量承接高附加值船的订单,成功反超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日本提出通过新技术开发保持优势,韩国提出以提升造船标准和发展绿色造船为核心造船复兴计划,加快节能、环保和个性化新船型开发。而中国造船业过度依赖散货船导致结构性严重过剩,价格优势逐步减弱,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的问题。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优化船舶产业结构,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有5家以上企业进入世界前10名,前10家企业造船产量占全国造船总量比例提高到70%以上,同时促进中小造船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在优势领域形成特色和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