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地效翼船有了自己的标准。目前,由七○二所开展的包括219项标准在内的地效翼船标准体系研究已经完成,其中203项属多年工程开发中有效应用的引用标准,还有18项是完整配套的标准制定项目。这18项标准预计将可满足今后10年至15年内我国地效翼船的研制需要。这是在近日召开的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论坛上,七○二所研究员叶休乃向记者介绍的。
近年来,国际上以高航行速度、高耐波性、高效费比为特征的高性能船的发展十分迅速,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高性能船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仅七○二所研发的船型,除地效翼船外,还有槽道式滑行艇、水翼船、小水线面双体船、TAP(两栖运输平台)、气泡船、多体船等,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船技术,某些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研究成果正加速向实船产品转化。这对高性能船的标准化提出了迫切需求。因为拥有先进的配套标准,才能规范产品的设计、建造和实验,实现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今年7月,由七○二所研制的新一代地效翼船首次在兴凯湖上投入使用,而地效翼船的标准编制工作于2000年就已启动,对新一代地效翼船的研发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
长期从事飞机和地效翼船研发的叶休乃介绍说,七○二所40年前在国内率先开展地效翼船研究,目前已经掌握了地效翼船的大型化技术和最先进的设计技术,国内研制成功的11型地效翼船中有8型是该所的技术成果,有一型系列船还实现了首次工程应用。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自己的地效翼船标准。世界上第一个民用地效翼船规范是俄罗斯于1998年颁布的,国际上第一个地效翼船标准化文件是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2年颁布的,IMO明确了地效翼船是“船舶”,是水上高速运输工具,这为其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没有标准,我国的地效翼船多年来都是参照飞机规范来设计,这使得设计出的船重飞行性能而忽视水面性能,“更像飞机而不太像船”。再加上船体结构和系统大量采用航空材料和器件,使得地效翼船的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推广使用。因此,七○二所在编制地效翼船研制标准时,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完成地效翼船观念从“飞机”到“船舶”的转变,使标准符合技术发展趋势,能够对研制安全、实用的地效翼船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地效翼船标准研究的实质性工作于2003年前后开展。七○二所在舰船行业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地效翼船标准体系的框架,为地效翼船标准体系融入船舶行业标准体系表打下了基础。该所陆续搜集到俄罗斯的地效翼船规范和IMO《地效翼船暂行指南》两份国际先进标准,及时组织了翻译和分析,还吸收了关键技术预研的各项成果,参考了同期国外地效翼船技术的大量资料,实现了标准参数的最佳化,于2006年基本完成了地效翼船标准体系研究。
近年来,七○二所还邀请老专家将地效翼船模型试验技术总结编写成技术资料,抢救保护了多年研究积累的宝贵经验。目前,七○二所还在积极开展其他高性能船的标准化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