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在航母概念的带动之下,中国重工的股价出现逆市上扬。截至6月17日,公司股价报收12.78元,全周上涨了2.90%。 据了解,公司被认为位于航母建造基地备选前列,同时通过非公开发行收购武船重工、河柴重工、平阳重工、中南装备等海军装备核心供应商,令中船重工集团的军用舰艇总装企业业务悉数进入上市公司,充实了舰艇配套的业务规模和竞争力,完善了产业链。
公司拥有我国目前最大的造修船基地,集中了我国舰船研究、设计的主要力量,有3万多名科研设计人员、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多个大型实验室。
国都证券分析师肖世俊在其研究报告中称,中国重工旗下的大连造船厂是我国最著名的海军大型舰艇建造商,在未来中国自主建造航母的时候,公司也可能是唯一的航母建造基地。因此,中国重工可能是我国建造航母受益最大的上市公司。
“现在市场上在传公司旗下的造船厂可能会成为航母的建造基地,但是和航母相关的公司有很多家,目前情况还不确定。具体到每家公司所涉及到的业务可能不会太多,所以不要过于期待这会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带来很大的提升。”湘财证券高级投资顾问李鹰桂认为。
近期,公司发布非公开募资方案称,预计以36.31亿元收购中船重工集团所持有的7家公司股权;拟以不超过44.19亿元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能力建设等5个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海洋工程及大型舰船的改装、修理及拆解建设等2个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能源环保装备及工程机械减速机制造建设项目等4个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不超过34.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据了解,中国重工的大股东中船重工集团已经成立装备产业部,“十二五”末非船收入将占总收入的50%,其中重点是风电装备、核电装备、煤炭装备和交通装备,这四块业务将占非船业务的九成以上。
而中船重工的目标是要做风电和核电装备的全产业链企业。根据规划,未来几年内,中国重工的非船业务占比将要达到50%。
光大证券分析师陆洲认为,这意味着,中国重工在海洋工程装备、能源交通装备、风电等领域还有广阔的资产注入空间。根据中船重工集团此前的承诺,至少还有11家公司需要注入上市公司。按照公司的节奏,未来两年内至少还要做两次非公开发行。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201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4.52亿元,同比增长9.5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增长28.68%;全面摊薄后每股收益0.14元。
海通证券认为,从公司2010年年报和2011年一季报数据来看,其综合盈利水平略有提升,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保持稳定,高成长业务占比扩大提升综合估值水平。
陆洲认为,支撑中国重工股价的基石有两块,一是它标的稀缺、产品独特、军民融合,二是公司在船舶行业中多元化启动早,非船业务有先发优势,发展后劲大。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55元、0.70元、0.92元,目标价16元,给予“买入”评级。
截至6月16日,共有90家机构对中国重工2011年度业绩作出预测,平均预测净利润为4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74%,平均预测每股收益为0.56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