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18日,中国拆船协会在福建省宁德福安举行“中国绿色拆船企业”授牌仪式,协会授予福建省赛江船舶拆解有限公司和闽东丛茂船舶实业有限公司为“安全、环保、健康”的2A级绿色拆船企业,这是中国拆船协会首次在宁德地区对拆船企业授牌。
船舶拆解本身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船舶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无序化、重效益、轻环境的拆解,终将不利于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福安市是中国民间最大的船舶拆解基地之一,走绿色产业之路,成为福安发展拆船业的必然选择。
优势凸显
福安发展绿色拆船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介绍,福安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长145公里,水域面积550万平方米,赛岐港距上海港438海里,距温州港158海里,距香港554海里,距基隆港173海里,面对台湾、毗邻港澳、北承长三角经济区、南接珠三角经济区,海上交通十分便利。白马港内水深浪平,潮差6-8米,赛江沿岸基岩坚实,是建设船坞船台、发展船舶产业的首选之地。
另一方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福安民间就已开始从事船舶拆解活动,同时在此也聚集了大量的船舶拆解专业人才,具备了丰富的拆船经验和完善的拆船工艺。
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比较理想的地质地貌状况,特别是大量优秀船舶拆解人才的积聚,为福安创造了一个建造船舶拆解场地的绝佳场所和优越条件。多年来,福安船舶拆解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福安拆解船舶数达471艘、33.42万轻吨。目前,船舶拆解业已成为该市支柱性产业之一,是该市建造船舶工业循环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看到绿色拆船业的广阔前景,目前,该市政府部门已规划在赛江的港岐水域建立船舶绿色拆解基地,规划第一期为600亩,预计年拆解船舶50万轻吨。另外,地方政府也已聘请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的专家组进驻福安,对绿色拆解船舶开展前期调研、规划。
政府支持
近年来,福安船舶拆解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尚不完整、配套能力不足等方面问题,企业发展受到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部分无序冲滩拆解现象的存在,也严重影响了福安市船舶拆解业的形象及持续发展。
为支持福安拆船业的发展,福安市政府充分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入,为船舶拆解企业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产品。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拆船企业引进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给予支持,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船舶企业就业,努力为船舶工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该市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船舶行业协会发展,发挥船舶行业协会在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监测、信息统计、专家技术咨询服务、综合协调、维护企业权益和行业公平竞争等方面的作用,推动船舶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宁德海事局作为拆解船舶防污染安全监管的行政主管机关,在加强进港拆解船舶安全监管的同时,也积极将辖区船舶拆解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绿色拆船。
一方面,该局以船舶绿色拆解为导向,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积极审批拆解企业的船舶定点拆解申报;另一方面则建议地方政府充分整合港岐小规模、落后的拆船企业,筹划建立港岐船舶循环经济示范区,引导拆船企业走绿色拆解道路,全面做大做强该市的船舶拆解市场。
绿色拆船
拆船业被称为“无烟冶金工业”,它变废为宝,与开采或进口矿石进行冶炼轧制相比,既节约了能源和矿藏资源,又减少了开采冶炼过程产生的环境污染。但同时,拆船业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船舶拆解的污染物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及时妥善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要想防止污染,仅靠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做好服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船舶拆解企业自身提高意识、加大防污染设施的投入等。被评为“2A级绿色拆船企业”的闽东丛贸船舶实业有限公司,牢记“防止污染环境是拆船企业生命线”的宗旨,始终坚持“干船坞拆解”,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年可拆解各种废钢船达15万轻吨以上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绿色拆解船舶之路。
在具体做法上,该公司加强生活废水的管理,建有地埋式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站一座,日处理量为150吨/天;加强生产废水的排放管理,建立油污水处理站,处理修船和拆船过程中船舱内的含油废水,配备流量计、在线监控,可持续监测明渠中清水或污水的排放情况。同时,加强船坞生产产生的污油水和涂料油渍、生活垃圾废弃物的处理、危险废物的处置处理、生产废物回收利用、进坞船舶存油处理的管理,并进一步落实意外溢油事故的防止措施。
此外,该公司还详细制定了防污染应急预案,并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防治方针,与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清污公司签订防污染协议,也积累了很多船舶绿色拆解的经验和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