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从镇江中船瓦锡兰螺旋桨有限公司获悉,5月9日,在该公司的七轴五联动机床上,一只硕大的船用螺旋桨静静地躺在那儿,刚刚加工的铣痕流畅而清晰。冰冷的金属无言,却在诉说一个惊世事实:已经投入使用的这一国家“863计划”项目,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该种机床的限制和封锁,世界顶级的螺旋桨从此烙上“中国制造”印记。
这项由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华中科技大学、镇江中船瓦锡兰共同完成的新技术,可实现对螺旋桨多个加工区域的全面精密铣削加工,大大提高了整体螺旋桨型面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现场的这台机床,高3.3米,承重可达160吨,有超大的加工空间,可加工出最大直径12.5米、重160吨的螺旋桨,这一生产能力,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准。
据最先发起并全程统筹这一项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段正澄介绍,这是一项产学研用合作的成功典范,应该大书特书的是中船瓦锡兰及其前身镇江螺旋桨厂“敢于吃螃蟹”、敢于创新、不懈追求的精神。
2002年,时任镇江市政府科技顾问的段正澄教授构思打造国产高精度数控车铣加工中心,他选择了镇江螺旋桨厂。“九年磨一剑”,历经企业合资、股权变更,中船瓦锡兰从中方到外方不改初衷,全力投入,全程参与,花了800万元人民币,实现了中国螺旋桨制造的节点式突破。而十年前进口性能还不及它的类似设备,一台就要花500万欧元。以往,加工一台螺旋桨,要两班工人手工忙上十七八天,如今,编定程序,用3天时间就能完成。劳动强度大减,制造精度猛增,除了可加工大型船用螺旋桨,这种机床还可用于航空、发电等领域的零部件加工。
中船镇江瓦锡兰副总经理陈福盈细数这一863项目的“世界级”收获:收获了一套加工设备,收获了一支研发团队,收获了一个希望。用他的话说,无论是核潜艇,还是航母的螺旋桨,这台机床都能造,精度能达到最高级――S级。用这台机床制造的高精度螺旋桨,已出口到豪华游艇制造强国意大利,并获用户好评。
上月底在镇举行的863项目评审会上,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钟掘说,这个项目代表国家实力,项目研发团队是国家螺旋桨先进加工技术研发的唯一一支团队,“是国家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