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制造业是海洋经济工业发展中的传统项目,但是在全国船舶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船舶制造仍然成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浓墨重彩之笔。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破题。
舟山是船舶制造强市,面对海洋经济大发展,舟山提出要建设船舶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发展超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游艇游船、特种船舶等产品,到“十二五”末,全市船舶工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年造船完成量达1000万载重吨,修船产值占全国份额的20%,5家企业进入全国20强。
船舶制造也是台州的主导产业。台州提出到2015年,全市造船能力达到1000万载重吨,实现年工业总产量300亿元;形成15个符合现代造船模式的现代化中小型造船总装厂;特种船舶比例达到30%以上。形成“三个修造船基地、二个配套产业园、二个服务中心”船舶工业产新格局。
宁波提出形成400万载重吨/年的产能,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现代化船舶工业基地。根据《船舶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温州提出到2012年船舶制造工业总产值达70亿元,具备建造10万吨级船舶能力,力争建设成具有特色优势的船舶制造基地和配套业生产基地。
保守统计,至2015年仅浙江舟山、台州、宁波、温州四个城市的造船载重吨,就相当于2009年一年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在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我省船舶业发展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全国的船舶制造业产能过剩,我们很明显的感觉到,越有科技含量的船只,卖得越好,越注重科技进步的企业,后期订单越多。”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张兆德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