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吨位的32万吨原油船(VLCC)从下水出海,首台国产6UEC43LSⅡ二冲程船用低速大功率柴油机成功交验,世界下潜最深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3000米级深潜试验……近年来,依靠强化创新和加快结构调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正加快创建国际一流船舶集团的步伐。
保好军,做稳船,强力发展非船
面对国际船市复杂多变的形势,中船重工在完成好各项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加快了民船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强化组织,提高效率,国内最大的32万吨原油船交船离厂,粤海渡轮实现当年接单当年交船;加大新船型开发力度,自主研发设计的8.2万吨、2.4万吨多用途船、720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等开始批量接单。积极拓展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自主研发的3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受到客户青睐。修船结构持续优化,改装船产值占修船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民船配套持续发展,柴油机、锚绞机、舵机、吊机、螺旋桨等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全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65%,产值同比增长36%,新承接船舶订单吨位同比增长292%。
强力发展非船产业一直是中船重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的主攻方向。中船重工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发展,成功开发了一批具有首创性、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端产品。其中,风电产业从零部件、配套到整机组装,再到风场基地建设,成功打造了完整的风电产业链,2010年风电产业总产值超过60亿元。第三代核电装备的重要组成部件AP1000主管道弯头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污水处理核心设备曝气鼓风机研制成功,实现替代进口。垃圾发电、生态清淤节能环保产品已形成品牌并占据行业领先地位。2010年中船重工实现非船经济总量同比增长26%,承接合同同比增长31%,非船产业比重占集团公司经济总量已达40%。
“十二五”力争进军世界五百强
2010年8月26日,科技部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863计划重大成果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3000级海试取得成功,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作为“蛟龙号”的主体研制单位,中船重工一直致力于我国深海技术研究,强化创新,攻坚克难,历时七年,终于在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载人潜器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潜深度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创造了水下作业9小时零3分的纪录,顺利完成了从50米到3700米水深的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深海载人潜水器是中船重工加强技术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的一个缩影,40万吨矿砂船、10万吨级穿梭油轮等一批新船型完成设计,首支国产化6RT–flex50B柴油机曲轴、世界单机产氢量最大的制氢设备、国产丁二烯螺杆压缩机等一批新产品研制成功,为中船重工推进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船重工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集中优质船舶配套资产发起设立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并实现A股上市后,逐步将造修船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实现民船主业整体上市。
到2009年底,中船重工原定新世纪头20年主要经济指标翻三番目标,已经提前11年实现。2011年将力争经济总量超过180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1600亿元,船舶开工完工双超1300万吨。在这个基础上,中船重工将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进入世界五百强,主要经济指标在2000年基础上翻四番,努力把中船重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船舶集团。 | | 来源:人民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