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3-2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五大产业 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在大船重工成立之初,确定了“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战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向军工、民船和海洋工程领域倾斜,实现了大船重工在三个领域先发优势的巩固和发展。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大船重工适时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确定了“军工、民船、海工、修船、重工五大产业共同发展”新的发展思路。
按照“多元化投资、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协作、本地化配套”的发展思路,大船重工先后在厂区外建立了大连湾海工建造基地、长兴岛绿色拆修船基地、三十里堡装备制造基地、旅顺舱口盖和分段制作、大连湾船舶舾装件制作、管子加工、钢材加工配送、轴舵加工和研配、电气安装等专业化制造基地及子公司,带动了大连周边200多家地方企业的发展,形成了100亿规模的造船产业群。 “十一五”期间,大船重工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近110亿元,极大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技术人员在研究规划图。
大船重工拥有员工1.5万余人,外协人员2.5万余人,连续数年利税总额超过20亿元,年出口创汇额超过20亿美元,位居大连市第一位。
“十二五”篇之:扬帆起航、蓄力远行
“十二五”,大船重工加快实现由“速度效率型”向“质量效益型”、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提升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精干高效型”三大转变。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大船重工今年造船产量将突破700万吨。到“十二五”期末,大船重工经济总量将超过300亿元。其中民船占经济总量的50%、军工占经济总量的10%、海工占经济总量的20%、修船占经济总量的10%、重工占经济总量的10%,五大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十二五”期间,大船重工以保持民船产业稳定发展为基础,大力推进企业发展方式从 “速度效率型”向“质量效益型”、从“投资驱动型”向“创新提升型”、从“人力密集型”向“精干高效型”三大转变,突出抓好改革创新、精细管理和队伍建设,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综合实力,打造军工、民船、海工、修船、重工五大产业并举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到2015年,海洋石油装备、修/拆船、重工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分别占到20%、10%、10%,大船重工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将更一步增强。
整合大船重工的整体实力和优势,打造大船重工在重工领域的拳头产品和市场品牌,确立在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重点发展与装备制造的有限多元,突出重点,实现在海上风电安装、三代核电装备配套、海水淡化装备制造、海洋石油配套装备、锅炉/压力容器、大型吊车制作、建筑钢结构、大型工业装备、大型环保设备九大重点领域的重大突破,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打产品。以“大船重工”为品牌,开拓重工市场,同时又进一步放大“大船重工”品牌效应,在重工产业领域树起“大船重工”旗帜。
30亿投资 建造长兴岛绿色拆修船基地
为大船重工产业发展构筑平台,接下来将加快建设三十里堡装备制造基地、长兴岛绿色拆修船基地的规划建设。大船重工的副总经济师、企划部部长安玉民透露,目前集团已经在普兰店湾新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购地50万平方米、投资10亿元,分二期建设装备制造基地,并已注册成立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预计2015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大船重工在大连普兰店湾新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置地50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分二期建设装备制造基地,并已注册成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2015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2013年,位于长兴岛的,总投资30亿元,占地近10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修船和绿色拆船在长兴岛规划建设的基地将部分建成投产。安玉民介绍说,投资30亿元打造的修/拆船基地,将形成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系统。“拆船产生的废钢可以循环到钢厂炼制成新的钢材,新的钢材用于新船建造和维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促成了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此外,大船重工高度重视重工产业产品研发、销售、及高水平的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优先选配重工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进一步推进重工人才引进开放政策,鼓励引进重工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来源:大连天健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