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41|回复: 1
收起左侧

民营船厂酝酿“蜕变”大转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3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摘要】民营大型船企自主创新走向世界;中小船企苦练内功健康发展

    中国最大的民营船企新世纪造船正锲而不舍地实施第三次上市计划,这次的目的地是香港, 2月底,新世纪造船赴港接受上市聆讯,拟融资5亿-8亿美元。这将是新世纪造船颇为波折的三“进宫”,前两次IPO均因国际经济环境突变而中途折戟。
    去年9月,江苏扬子江船业在台湾证交所挂牌,成为首家赴台上市的内地企业。两个月后,熔盛重工在香港上市,成为当年赴港上市的最大民营企业。部分人对民营船厂“散、小、乱”的固有印象因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大型民营船厂的崛起而开始改变。实力强大的民企开始角逐资本市场,这一精彩的迈步传递出一个共同的信号:民营船厂在过去不平凡的几年中承受住了危机的洗礼,通过及时有效的战略调整,如凤凰涅般蜕变、成长、逐渐壮大。

    第三支劲旅:后来居上当之无愧  
    2010年1至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54.6%。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959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4.1%。在造船行业低谷期,中国造船能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围,逆势崛起,民营船厂功不可没。
    在前几年船市繁荣期,民营船厂把握机遇,不但积累了巨额财富和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经验,而且通过加大投资实现了规模化扩张。早在2008年,以熔盛重工、新世纪造船、扬子江造船、太平洋重工等四大民营船厂为支撑的江苏造船业多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国第一,民营船厂作为中国造船业的第三股强劲势力登上了船舶市场的舞台。
    民营船厂在短短几年间凭借不俗的业绩跃入众人视线,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民营船企少了体制上的制约和考核指标的影响,他们凭借灵活的机制和营销手段,在创业生存之路上更显得步履轻快,而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使他们能够真正“见风使舵”,注重观察市场动向、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
    记者了解到,民营船厂以建造中小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和工程类船为主,尤其散货船更是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许多有实力的民营船厂已开始向海工市场、高附加值产品市场迈进。业内人士指出,进入“十二五”期,造船业转型升级将成为主要话题。民营船厂因实力差异将面临两重天的考验––大型民营企业该思考如何由大到强,而部分经营欠佳、管理欠佳的中小民营船厂可能依旧遭遇订单荒、资金荒,甚至面临被洗牌的境遇。

    大型民企船厂:自主创新走向世界
    随着船市回暖,民营船厂的盈利能力驶入快车道。业内人士称,经过这些年发展与积淀,大型民营船厂的规模逐渐壮大,接下来将是中国造船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品质和品牌才是民营船企在新一轮船市竞争中获胜的法宝。
    在由大到强实现企业升级转型的问题上,熔盛重工总裁陈强表示:“中国造船行业在低端产品上有绝对竞争力,但高端企业不多,这也是熔盛重工从一开始就关注科技发展的原因。缺乏科技含量的简单劳动力优势绝不能支撑企业长远发展,低成本优势必将消耗殆尽。” 这也是熔盛一向注重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原因所在。
    造船业的核心是设计研发,建立具有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的设计研发中心是发展造船业的重中之重。纵览如今表现强劲的大型民营船厂,无一不高度重视科研开发和产品自主创新。熔盛重工拥有江苏省博士后工作站,新世纪造船也与去年8月在沪组建了研发中心进行自主研发……
    拥有敏锐市场嗅觉的民营船厂,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总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记者发现,随着数字造船、绿色造船的逐步发展,不少大型民营船厂及时作出了战略调整,将目光转移到环保、节能上,推进“高效率、低排放”的绿色造船,倡导“安全、环保、节能、减排”,深化转模,在由总装造船向精益造船转变。
    另一方面,“推动企业多元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进入了不少大型民营船厂的议程,针对多元化发展,专家提议,船企可以在做专、做精造船主业的同时,凭借自身优势,选准发展时机,向造船产业的上下游延伸,实现扩容转型,走向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中小民营船厂:苦练内功健康发展
    或许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许多中小民营船厂始料未及的,不少船厂在这场暴风雨中销声匿迹,而存活下来的船厂也开始思考转型发展。业内人士称,内部管理散乱几乎是大部分小型船厂的通病,这也造成了船舶质量不过关、安全隐患大,甚至因混乱的管理造成船舶不能顺利交付,而要跟上新一轮的船市发展,内部管理的革新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抢抓订单是中小船厂的生存之道,但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造船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小船企中仍有一些难逃被洗牌的命运。百步亭董事局主席茅永红提议,地方上可以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分散的小规模造船企业,可以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形成产业集群,经过淘汰完善,最终形成一个造船功能完整、分工合理的高效产业集群。
    在江苏靖江,“雁阵式”产业集群的模式已开始发挥效力,在当地船舶产业集群中,新世纪造船、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和东方重工,就是引领集群向前发展的“龙头”,而后面是一大群既专业分工又有机合作的小型专业企业。现在,靖江已成为江苏省船舶出口基地,其造船能力即使是与上海、大连等传统造船大市相比也毫不逊色。

  
来源:中国水运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6-23 11:05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