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船业的起落,一直被看作是衡量经济复苏与否的重要先行风向标。虽然船舶界人士都称今年中国将超越韩日,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但造船业过剩却是一个未来数年都难以逾越的难题。在近日召开的“2010中国造船与国际船舶交易峰会”上,众多专家认为,中国船企必须不断调整船型、发展海工市场并寻找一些新的经营模式才可能生存下去。
今年1到10月,我国新承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以及手持订单量分别为5462万载重吨、5090万载重吨、1.9366亿载重吨,同比上升58%、185%和2.2%,且三类指标占世界份额的40%以上。今年我国造船业将全面取代韩国,成为世界老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今年前10个月,中韩新接单量要比去年明显上升,但不被人看作是经济全面复苏的准确信号。
“当前船价及投资成本双双下降,这促使一些船东加大了订购力度。而且,今年多数订单并非来自市场真正的内生需求,而是非主流船东和投资性资本的运作。”中国国际船舶交易网(下称“船舶交易网”)的分析报告中写道。
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学亮说道:“相比2007年,现在部分新船的价格跌了25%到30%了,而且还未见底。”
来自Clarkson和中国国际船舶交易网的数据也显示:2010年10月,11.5万载重吨阿芙拉型油轮、18万载重吨的好望角型、5.7万载重吨大灵便型散货船的售价为5500万美元、5700万美元和3100万美元,而最高峰时三类船的售价是7700万美元、9550万美元和4750万美元,3年内上述船价跌了40%到50%。
价格暂时无法回升,主要是由于船舶市场过剩和经济情况不稳定等多重因素造成的。
中国船舶工业市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新龙表示,2007年上半年,各行业对国内新船的需求为历史最高(9000万吨),但供需平衡是在2007年下半年被打破的。
张新龙介绍,2010年,中国造船能力约6000万吨,但新船实际需求仅3000万吨。到2014年中国造船能力可能会从峰顶降至近5000万吨,但届时新船需求可能仍维持在3000万吨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