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1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本土品牌的双“引擎”
处在行业金字塔顶端的欧美游艇公司以全球市场为基础,凭借卓越的技术水准和设计能力以及过硬的品牌知名度或平稳或激进地驶入中国市场。意大利游艇制造商阿兹慕·贝内蒂(Azimut-Benetti)2007年即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同时与中国的三位经销商签订合约,当年就售出了10艘游艇,2008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6艘,预计到2013年会突破50艘,占到集团收入的5-10%。
不过,进口游艇的关税过高,游艇售后服务商过少,成为阻碍舶来游艇进军中国的暗流。游艇属于单件贵重消费品,售后维修服务是客户选择游艇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国内游艇市场刚刚启动,相比本土游艇企业,国际游艇商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维修服务往往不能实时满足客户的需求。然而,经过数年的试水,一些国际游艇商也开始深耕中国市场。在2010年的上海国际游艇展上,欧洲第一大豪华游艇设计制造巨头法拉帝(Ferretti )与四家中国地区经销商签约,同步打造售后服务系统。
相比欧美的游艇生产商,中国游艇企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本土化。一来有利于提供更便捷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推进类似汽车“4S”店的营销售后一体化服务网络,二来因更加了解中国人自身的喜好,量身定做更符合国情的游艇。
本届上海世博会的两艘专用游艇中,“东昌号”即以制造商台湾东昌游艇命名。东昌公司深谙华人富裕阶层对安全性的渴求,在游艇上使用了与美国F16战斗机同一等级的电路系统,即便线路被切断,包括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通讯设备等仍能运作;由镍、铜、铝合金制成的螺旋桨,也为军用级别的标准;而厚度达12厘米的强化玻璃,几乎等同于防弹玻璃。
内地的游艇制造商则通过强化娱乐功能来满足国内富人的需求。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内外游艇客户对内部设计、装饰的偏好存在差异,国外客户往往注重游艇内部的私密性,而国内客户通常更注重游艇的接待能力,对宽敞的KTV包房和棋牌室等的需求更为明显,尤其是相当高比例的游艇在中国承载着商务接待的功能,因此,偏重娱乐休闲功能的游艇内设已经成为本土游艇与海外品牌抢夺国内客源的“王牌”之一。当然,嗅觉灵敏的海外品牌也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特征,开始在满足中国客户的本土化需求上做文章。
另一个推动本土游艇品牌快速前行的“引擎”在于出色的性价比。新近登陆资本市场的太阳鸟在招股书中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游艇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品牌,但在价格方面,同类产品的价格仅为国际品牌的1/2。由于设计研发、工艺水平、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进入壁垒,太阳鸟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及2010年1-6月的综合毛利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
前行航道上的“礁石”
尽管市场前景诱人,但我国游艇行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桎梏。首先,专业人才的数量远远落后于行业的需求。游艇从外观、内装饰以及动力设备等都得达到顶级水平才能吸引富豪的目光,但现在国内却严重缺乏相关人才,许多工艺环节仍不得不聘请外国工程师来完成。在设计方面,绝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与国外设计师合作的办法。为了培养自己的队伍,本土制造商如太阳鸟采取了“先引进,后吸收,再创造”的策略,先把合适的人招进来,再派到国外去学习相关技术经验。
另外,我国游艇制造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和配件(如复合材料、柴油发动机、蓄电池等)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游艇驾驶培训、游艇维修等下游配套产业在国内各沿海省市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发展,然而很多配套设施仍远远滞后于市场发展的步伐。在游艇发达国家,不仅航道丰富,沿岸有分布合理的补给站网点,可随时给游艇加油、加水、充电,还有许多靠泊船艇的游艇湾和游艇港,更有完善强大的海岸舰船巡逻机构和空中服务机构。我国的游艇消费起步较晚,不仅这些配套未到位,船用发动机、通导设备、游艇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相比于欧美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另外,在政策法规上,游艇发展的障碍还有游艇检验登记难、游艇驾照不能跨省使用、码头建设缺乏规范性标准等,这些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制约市场需求的释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