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9-2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专家观点
李玉平 大连远洋集团副总经理
十年前,我们还没有VLCC,也没如此庞大的港口群,船型沿袭国外的设计并没有明显的弊端。然而,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中国特色”的船型。
前几年,造船就像造汽车,型号固定,选择有限。船东的意见和要求几乎无处去说,这样,不但对船东的安全运营有很大的伤害,对我国造船工业更是一种损失。造船强国梦想如何变为现实?答案当然是产业转型、创新船型,生产出适合于中国船东自己的船型。防泥沙船型的开发首开创造中国人自己船型的先河。
如何找到“中国特色”?我认为,需要船厂和船舶设计单位联合船东,共同努力探索。这种联合不应仅限于商业的或民间的,更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建立一个良性的船东与船厂的沟通机制。船东作为船厂的用户,其产品使用情况对于产品的改进和升级非常关键;很多船舶设计的改进是船舶在使用过程中用很多沉痛的教训换来的。设计和建造单位平时注意积累使用者的经验并加以优化,就会大幅度降低恶性事故的发生。
2009年,一艘油船在马来西亚海域被撞。通常来说,对于双壳油轮,一般碰撞本不该发生重大生命和环境后果。然而,这一次普通碰撞却由于燃油舱无双层船壳保护的设计缺陷导致了重大悲剧,因为被撞的部位是最薄弱的燃油舱,此处没有双层船壳保护,碰撞后燃油舱发生爆炸燃烧,生活区的8名船员失去了生命。目前,IMO已强制要求新船燃油舱双壳保护,但对现有船来说,燃油舱无双层船壳保护的设计缺陷仍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重大安全隐患。
这是船舶的设计缺陷给运营带来的严重后果。其实,船东在运营中会发现很多或大或小的设计问题,并不是通过日常维护就可以弥补的。比如,船舶的风雨密性问题。大家很重视的PSC检查中,总是因风雨密性问题被提出缺陷甚至被滞留。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问题?机舱和生活区之间的通风孔总是锈蚀,关闭不严,尤其表现在散货船和油船甲板上的液舱透气阀。有效解决的办法,是不断地修理和保养。现在我们认识到这是设计和造船上存在的问题。风雨水密设施所用材料多是铸钢的,很容易生锈。所以,我们建议在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可以针对风雨水密特性要求更换材料或做防锈处理。
船东很希望有一个机制能将这种情况反应给船厂和设计单位。如让中国的航运和造船迅速走上强国之路,亟需一个由政府部门组织的船东和船厂沟通机制的建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