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八号”员工杨光硕、陈小森雨中目送“南海九号”离港,不久他们也将踏上赴俄作业征程
-->
1月15日,“南海八号”司钻陈冠杰与同事们修理补偿器,为坞修作业赢得时间
-->
俄语翻译周洁在每个安全指示牌上贴上俄语提示语
-->
“南海九号”司钻房内,外方验船组专家与平台员工探讨钻井设备调试
-->
每天下午,“南海九号”现场工作的员工都会在夕阳的余晖中沿着几十米高的脚手架返回陆地
-->
“南海八号”在深圳友联船厂进行赴俄罗斯适应性改造。摄影记者 牟银滔 通讯员 黄栋 李明月朱战兵
严寒封锁着四月的鄂霍次克海,举目望去,浮冰千里。中海油服远东公司总经理孟小光拿起海事电话,向国内传回现场最新信息。
此时,南海之滨的深圳已悄然入夏。孖洲岛友联船厂,深水钻井平台“南海九号”船长王庆沿桩腿脚手架登上近50米高的平台甲板,汗水浸透了工衣。这已经是他这天第四次上下平台了。三天后,王庆与54名同事将随平台一路向北,向鄂霍次克海挺进。他们将成为第一批进入俄罗斯海域作业的中国海油钻井人员。
2015年秋季以来,“南海九号”、“南海八号”相继获得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钻井合同,让海油钻井人在全球油服市场“寒冬”里争得一些春意。今年4至5月,这两艘钻井平台组成赴俄作业“双子星”,将首次敲开俄罗斯远东钻井服务市场的大门。
在“南海九号”OIM(平台设施经理)康松看来,从中国南海到俄罗斯鄂霍次克海,不仅是作业环境的巨大变化,更是市场低迷时期求生存、谋出路的一次突围。能否挤进俄罗斯市场,就看“南海九号”的“第一炮”了。
挑战前所未有。鄂霍次克海的纬度虽然在北极圈以南,但结冰条件可比拟北冰洋,冰期在该海域东北部每年达到260天。也就是说,一年的钻井作业窗口只有三个多月。“待五月底浮冰融化后,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九月份风暴潮来临前,平台就要撤离。如果第一口井耽误,第二口井就存在很大的变数。”康松不无担忧地说。
这短暂的作业窗口内又是鄂霍次克海一年中起雾的高峰期,每月起雾23~28天,将对平台补给作业造成极大的困难。
“南海九号”坞修团队一方面针对极寒气候进行设备适应性改造,另一方面需向俄罗斯申请60多个许可证。三个多月来,中海油服调集精兵强将,最多时170多人的团队驻扎在坞修现场,更换了3台锅炉,铺设管线6000多米,改造蒸汽系统、电伴热系统,并为设备和管线包上保温层。面对高纬度海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南海九号”团队更是不敢大意,新增了泥屑回收系统,改造泥浆泵、粉尘收集系统,真正达到“零排放”的标准。
4月初,“南海九号”迎来外方验船组。“这是我们见过的最苛刻的验船组。平台每台设备都要调试验证,所有按钮都要试验,甚至每个阀门都进行了测漏,并一一测试稳压时间。当然,我们的设备是经得起考验的。”康松说。
此时,在孖洲岛的西北角,“南海八号”的改造项目也进入了尾声,防寒性改造及环保系统改造进入冲刺阶段。
4月15日中午,“南海九号”雨中缓缓离港,踏上赴俄征程。到现场见证平台启航的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近海项目副总裁RunjeZeljko说:“中海油服在94天时间内就完成所有改造工程,设备如此良好,平台如期启航,令我们的合作有了完美的开端。”(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撰文记者 牟银滔 通讯员 戴璐)
海油首次进军俄罗斯钻井服务市场
“南海九号”赴俄罗斯远东海域作业,“南海八号”获南萨哈林区块钻井合同
-->
“南海九号”钻井平台从深圳起航,远赴俄罗斯作业。通讯员 黄栋 摄
4月15日,伴随主拖船雄浑的汽笛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南海九号”在深圳拔锚起航,远赴俄罗斯远东地区马加丹海域开展钻井服务,成为我国首座进入俄罗斯钻井服务市场的钻井平台。
面对低油价形势下趋于饱和的国内钻井市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服)加快“走出去”步伐,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并专门成立远东作业公司,全面开拓远东钻井市场。2015年,经过前期三次国际投标和六次验船组的检验,“南海九号”获得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两口井作业合同,作业海域位于靠近北极圈的亚寒带地区。“南海八号”平台也获得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南萨哈林区块钻井合同,将于近期起航赴俄。
2015年12月,“南海九号”进入船厂坞修,重点进行设备防寒改造和环保设施改造。其间,为保证验船顺利和后期作业有效衔接,平台组织翻译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平台钻井手册等资料637份30余万字,并根据俄方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平台员工完成BOSI-ET(海上安全基础与应急培训)、MIST(工业安全初级培训)、IWCF(国际井控证书)等14项国际培训取证。“南海九号”在设备完整性、制度建设、人员资质等方面接受严苛的检查后,获得外方验船组高度认可。
在两艘拖轮的拖带下,“南海九号”将沿我国海岸线北上,行经南海、东海、黄海、日本海,停靠俄罗斯萨哈林岛补给,待马加丹海域冰融后,预计5月底到达作业井位,航行总里程超过3177海里,将刷新我国半潜式钻井平台拖航里程记录。
中海油服CEO兼总裁李勇表示:“‘南海九号’‘南海八号’进军产油大国俄罗斯市场,是中海油服继开拓中东、东南亚、美洲等地的钻井市场后的又一次突破,进一步增强了公司钻井装备和技术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为公司在低油价‘寒冬’中谋得新出路。”
近年来,中海油服坚持“做专做强”的核心发展思路,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开拓新的目标市场,积极推动大型装备“走出去”。目前,中海油服的海外服务市场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钻井装备数量达32座。中海油服在国际油田服务市场的排名不断上升,其中钻井平台数量位居全球第三。(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记者 牟银滔 通讯员 吴奉山 赵治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