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是我国精心打造的56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原名“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曾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1994年7月,由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经初步改装后,更名为“大洋一号”。从1995年 至今,“大洋一号”曾先后执行了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察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是我国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6 N
为了更好地完成我国大洋资源调查任务,“大洋一号”于2001年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进行了历时近一年的“精心打造”。经过现代化改装的“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是我国第一艘能充分满足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要求、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具备无限海区的航行能力,可以开展海底地形、重力和磁力、地质和构造、综合海洋环境、海洋工程以及深海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调查和试验工作。 优秀团队 30名船员42名科研人员 “大洋一号”本次考察一共配备了包括船长陆会胜、政委张宝明在内的30名船员,清一色男性。黄船长和他们是熟知的战友,黄船长说:他们是一支优秀的队伍。船上还有承担科学考察任务的42名科研人员,其中包括2名女科学家。 黄船长说,本次考察时间长达300天,最长的跨越太平洋的无靠港航行将达42天,“条件艰苦会超过往次”。他认为最艰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枯燥。二是“大洋一号”正常储备的蔬菜等新鲜供给只能持续15天,超过这个期限,只能靠土豆、洋葱、海带等无需保鲜的食物支持。另外就是海上恶劣天气的考验。但黄船长相信他们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 一流设备 我国自主研发的设备扮演主角 记者同时了解到,“十五”期间,中国大洋协会自行研发并与国家“863”计划共同合作资助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技术装备开发项目,部分装备将运用到这次环球航行中,并在考察中扮演主角。 “大洋一号”配备的自主研发设备:现代化船舶网络系统,6000米深拖光学系统,4000米测深侧扫声学深拖系统,3000米浅地层岩芯钻机,3000米电视抓斗,3000米海底摄像连续观测系统,船载深海嗜压微生物连续培养系统以及多种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取样设备如多管、箱式、拖网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