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89|回复: 18
收起左侧

船舶焊接质量检验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9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我对船舶焊缝第一次无损检测合格率的看法——
问题的提出:如果你是船东,一条船的焊接质量不好你能接受吗,说具体一点,如果船舶焊缝第一次X光检查合格率低于80%你能接受吗?或者说第一次合格率只有50%或更低又怎样?是不是应该对船舶焊缝第一次X光检查的合格率制定一项检验标准呢?我认为是迫切需要的!
目前的状况:纵观国内外造船界对焊接质量都有一套完整的严密的控制与检验规定,但偏偏没有制定对船舶焊缝第一次X光检查合格率最低要求的标准!我只能这么理解,第一,目前没有那个船级社会容忍这样低劣的焊接质量存在;第二,目前广泛采用自动焊(角焊、对接焊、垂直焊),焊缝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确实,我国一些大型国营造船厂的焊接质量达到过很高的水平,曾有报道,船舶焊缝第一次X光检查合格率达到97~98%。但近几年,我先后曾在广东、浙江的私营造船厂以船东代表身份进行船舶监造,发现船舶焊接质量令人担忧。《材料与焊接规范》(2009)是这样规定的:
6.3.1.12 经无损检测评为不合格的焊缝,应在两端邻接部位增加无损检测范围。
6.3.1.13 焊缝修补后应进行无损检测,并将修补前后的检测报告送交CCS备查。
我的看法:想想看,如果拍照100张片子,其中有50张不合格,返工一下并不难,但从船舶强度来看,你放心吗?从概率论来看,这条船的强度是否应该打上一个折扣呢?正因为当初对船舶焊接质量的不大信任,在上世纪50、60年代,对新造船要求其主甲板两舷加一条铆接的舷边角钢。如今船舶焊接质量出现这样的新情况,是否应该引起造船界的重视呢,是否应该制定一个标准,即对船舶焊缝第一次X光检测合格率应该制定一个最低的标准要求,达不到这个最低要求的船舶,应对船舶强度打折扣计算,并相应减少船舶的吃水。
我的建议:在目前没有对船舶焊缝第一次X光检测合格率要求的情况下,建议船东在造船合同中补充要求:①船东有权指定一定数量的X光拍照位置;②船东有权到X检测单位抽查焊缝X光照片情况,③船东要求获得与报送CCS的报告相同的船舶焊缝X光第一次、第二次检测报告副本,④提出船舶焊缝X光检测第一次合格率达不到多少百分数时,船东有权选择弃船。

评分

参与人数 1 +20 金币 +48 +20 收起 理由
海上铁匠 + 20 + 48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10-2-10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
理论上成立。
但船厂又要倒霉了!

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观点,纯粹是来添乱的!

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赞成LZ的说法,我们都要有良知,为将来操作船舶的船员安全负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写的很明白,可是懂的不多,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2# northwolf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怎样参加发表意见呀? 5# hdhua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6# hdhuang 请别见笑,刚参加进来一天,还不知道怎样参加发表意见呀,先试试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本帖最后由 海上铁匠 于 2010-2-10 20:36 编辑

如果船厂不重视质量控制,永远糙不出好船!焊接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理论上成立。
但船厂又要倒霉了!

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观点,纯粹是来添乱的!

反对!!!
northwolfw 发表于 2010-2-10 01:37

鼠目寸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前言:市场经济要有法制、法治和诚信来维持,我们以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才向市场经济转轨,这还得要有一个过渡时期。
客观情况:以前我听说从西德监造(造船)回来的人说,西德船厂工人很“厉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很牛”):我们监造师认为是缺陷的但他们不认为是缺陷的就不理睬我们的意见,如果他们认为是质量问题的而我们认为无大碍的,他们也不予理睬,自己就返工重做,总之,他们脑子里有他们的质量标准,他们严格按标准办事;我在日本监造,日本人也严守纪律,重视质量。据说,他们日本人把一等品留给本国人用,二等品出口给欧美人,三等品出口给亚非拉。近来媒体报道丰田在全球召回刹车有问题的800多万辆汽车,相比之下,我没有看到三鹿奶粉自己主动出来收回自己生产的有毒奶粉。往往是企业出了事故,由政府买单,也就是由纳税人买单!
那么船厂情况又怎样呢,我不敢多说,但我在2005年中国造船报上看到过报道,据统计,平均每天沉船或折断1.5艘船只!为什么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在监造中细心观察才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辛辛苦苦进行“分片、分段”检验,密性试验......,总之船体检验主要工作就是日常的焊接质量检验,我们忙乎了“大半年”不就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吗,但焊接检验最最关键的一道关卡就在于焊缝的第一次X光检验合格率了,就好比学生辛辛苦苦读书,就看期末考试了,那有理由不重视期末考试的呢?!所以根据我长期积累的经验,特在同行这里和大家交换一下体会,不对或欠缺之处请大家指教,在此先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6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保证质量就是保证生命,赞成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楼主啊,现在所以的船厂片位图都是公开给工程队施工的,合格率都能答道90%以上。但是抽拍就很难答道了。这是什么原因造船的都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楼主,CCS规范里面有提及的X射线探伤焊接合格率低于80%要追加探伤检验的。标准号我记不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建议船东在造船合同中补充要求:①船东有权指定一定数量的X光拍照位置;②船东有权到X检测单位抽查焊缝X光照片情况,关于这点,我监造的船舶规格书里面都有提及,船东可以任选位置按照探伤图的5%比例追加探伤的。你说的观点,船东早就意识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船厂的外包制度才是毒瘤啊。人员流动量大,缺乏有效的教育。好不容易学点了皮毛 翅膀就硬了 飞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多接触点真正的海工吧,焊接NDT只是反映质量的一个方面,人员资质,WPS、设备、程序、焊接前后的过程控制呢?97~98%,能者会搞!国内船东很少自己评片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9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AWS D1.1就有说明:如果原合同未规定作除目检外的 NDT,但随后业主要求这样做时,承
包商必须完成任何所要求的检测或必须根据 6.14 规定完成一切检测。业主必须承担所有费用,包括
搬运、表面准备,无损检测以及除 6.9 节所列项目以外的不连续性的返修,按适当情况办理。然而,
如果这种检测发现有作弊的意图或严重违反本规范规定时,则承包商必须承担修理费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从NDT的实践上讲,船级社的现场验船师是随机选定片位的,这本身就是为了抽查质量,如果在抽查中发现多张缺陷,完全有理由增加片位。另外,评片的过程中,应该是船东和船检共同进行的,实际上船东的职责包含两个方面,安全性和实用性,而船级社则仅致力于安全性,所以在NDT上,船东的决策余地还是很大的。我个人感觉,其实最关键的部位的焊缝还是以对接为重要,而现在很多关键部位又是利用自动焊机来实现拼版焊接,所以有针对性的选片位应该还是能有效控制质量的,当然前提是选船厂时的考察要更加务实,不能光看龙门吊的SWT和分段下有没有停自行车。一点意见,也不太对,纯粹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0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清远
船东当然有权指定额外的一定数量的的X光拍照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6-20 20:24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