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篇 同窗异途
当我们不择余力的提高自身智商后才发现,情商才是决定仕及事业途成功的关键,
而情商是“性格篮中之物”并与性格的正能量成正比。学校所学的那点知识并不重要,
“修身”——悟性——或者说生存之道倒成了成功关键。因此社会才是个真正的“大课
堂”。
1. 关于照片的记忆(照片略)
在我的印象中,该合影应该是李 xx 发起的,因为其它人在当时不会有此意识。七
人中丁 x、尤 x、邢 xx 三人数理化成绩都挺好,尤其是丁 x 当时在班上就是公认的数学
尖子。我和李 xx 文科较好,数理化只是跟着学保证不落分而已。于 xx、张 xx 则均属中
游成绩。
我和邢 xx 长时间坐同桌,邢 xx 不善谈属内向型性格。当时主流意识纯“布尔什维
克”化盛行,言语不能有“中性”词汇。记得我有一个“文革”前的笔记本,其中插页
图下配一名言:“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邢 xx 看见了非要说生活一
词有资产阶级倾向,拿过去就把生活划掉改为劳动二字。我一看就和他争执起来,我说
劳动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生活的全部意义,生活包括劳动但劳动并不能包括生
活。他也急了涨红着脸说无产阶级只能有劳动不能有生活。就这样我们不欢而散。如果
现在能见面,我肯定还要和他戏谑该说法。
于 xx 在中学学习平庸,但在就业后能抓住机会自学英语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他的鼻音特点与学习英语相得益彰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在调任威海卫大厦商务部工作
期间他还自学了世界语,我在他的影响下让他代买了世界语语音唱片、词典等。
世界语自学非常容易,只因用途不畅后来才搁置起来。于xx的成功之路应验了“一
招鲜 走遍天”的俗语。而丁 x、尤 x、张 xx、我和同诸多同龄人一样,奉行着“党教干
啥就干啥”的就业观念并以此随遇而安作为路标。我在四十五岁时不堪忍受国企的沉闷
和无为决然辞职自营,十年风雨虽然在经济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回馈但总算是在精神上是
向自己挑战了一回。
2. 文人的情怀
我自幼尚文,这是缘自“文革”初期写大批判稿的经历还是他因说不清楚。自古文
者秀手书,文字既是交流工具同时尽显书法之靓丽。字写得不好很难让人信服你的才高
“几斗”学问“几车”,现代社会文字与其学问分离导致才深书浅居多而书深才浅者也
常而有之。我因写字潦草已经吃过大亏因此非常羡慕并佩服写字漂亮的同学包括学习不
如我的人,当时我班男生中属李 xx 的字迹温文尔雅,女生中属宋 xx 的字迹靓丽规整、
-7-
黄 xx 的字迹清澈俊秀,这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一九九七年同学会由于印发了通讯录,一时间同学间的相互联系似乎多了起来。正赶上
九七至九八年元旦前夕邮电局印制了诸多贺年卡其中部分派发给了各单位,因此我有幸
先后接到了三张贺年卡。这正是我所敬慕的三位学习好字又写的好的女生寄来的,离开
学校二十多年后能得到当年同学的手书我似乎觉得很是奢侈。
一手好字能一俊遮百丑更何况才书并茂更是相得益彰,就业后由于文笔好(包括文
才逊色但字迹好的人)而改变人生轨迹的不算少数。女同学毕 xx 就业后干报务译电文
离不开文字;黄 xx 干会计后到法院工作也离不开文字,其中俊秀的文字到底给了自己
多少潜在的加分有时连恐怕自己都是浑然不知的。宋 xx 就业医院先干化验后干理疗使
一手好文笔没有派上大用场每逢想起都觉得是可惜了。
由于尚文习性,在中学毕业后就养成了经常到书店看书并根据经济条件不断购书的
习惯。刚毕业时感觉参加工作需要生产技能因此兼顾重理,七二年后就订过期刊《科学
实验》。七五年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尊儒反法”、“批林批孔”、“批投
降派”等一系列政治理论的熏染下使之对文的兴趣重新拾起并逐步兼向政治-历史、政
治-哲学方面转移,在客观上激发了“以古为鉴知兴替、以人为鉴明得失”之兴趣。此
时又订期刊《红旗杂志》《历史研究》《文史哲》,后来陆续改为《世界文学》《人物》《书
林》,而《书林》杂志一直坚持订至八九年“学运”时被叫停。
在以后的知青下乡时我就带了不少书刊随行如清华大学校刊《学习与批判》等,我
和本班黄 xx 在下乡时又凑在了一起成为了“广阔天地的战友”,在乡下时她知道我的爱
好因此在我回城上学时别人都雷同的送笔记本而她送我一本《简明中国哲学史》(见后
图),恰因我当时已购有此书因此就木讷的回绝了,致使连书中的赠言也没记下来。也
就在下乡回城前夕我将自己的名字重找同音字更名,现在看看没什么意义。
虽尚文不成学了工,但由于对娟书之钟爱,在企业多年的管理岗位中不乏对字体
的历练并养成了凡事诸多用文字说话的工作风格,尽管不能令人满意但比起中学时要
好了许多(篇头手书照片...略)。
3. 半路插进的“退班生”——李行长
入校不久的一天上午,我们正在操场上体育课列队,学校支部书记闫 xx 带一男
生来到我们队前,和任课老师讲了几句就让其归队站在了队尾。我一看这不是李 xx 吗?
课后我们就攀谈起来,从此我们就成了同窗。过了不久他就悄声的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
同音另字——李 xx。
李 xx 在小学比我高一级也不算邻居,因他和我们的三个邻居是同学因此也就跟着
熟悉起来。上山搂草他偶也同去但显然搂草他不在行。“文革”初期我们统一路小学也
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名曰“首都公社”,李 xx 应该是组织中班子成员,我几次想加入但被
告知不收四年级学生而罢。因为诸多“造反”行径得罪了班主任毕业时被取消了升学资
格(好像就他一人),为此在社会上干了一段时间的临时工(具体干什么活我忘了),第
二年由父母出面才解决了上中学问题,因此他就算退了一班。
由于李 xx 家庭环境优越(父母年轻属知识分子类型),因此上学早且知识阅历丰富
(小学比我们高一级但年龄比我们还小一岁)。和他在一起总会不断地听到前所未闻的
新东西。李 xx 好文尤其对写字颇有研究,他说有些汉字最后竖弯一笔从审美角度是可
以带勾的并且不算错字。他那时就练习写草字并当做一种性格字体(那时还没有硬笔书
法概念)来练习每每必求完美极致。对此获得张老师的认可并作为静心学习的范例(前
已述)。有一次他看见我用铅笔写的几个字说挺好的,我说铅笔和钢笔不一样吗他说是
有些不同。
初中毕业后李 xx 自然要升高中,有余力则学文。七四年八月毕业正好赶上知青下
乡,李 xx 恰好又分在我们风林公社海埠村,逢公社知青点开会我们都能见面,但因条
件所限我们无法闲聊。七四年底李 xx(或许是当兵行前)送我一本纵排繁体版《近三百
-8-
年名家词选》,因忌讳是“文革”前出版的旧书所以按当时流行说法题字为“古为今
用 推陈出新”。关于送书情景只记得当时挺仓促的见面其详情现已不记得了。
一九七五年十月,我属于第三批回城知青进入威海海校上学,在校期间李 xx 给我来信
(之前有否寄信不记得),详述了新兵分配时先后被两个部门看中而发生的争兵经过以
及现在团部任宣传干事的主要工作情况,我回信对此表示赞赏并尽言勉励之词之后就再
没继续联系。八〇年许李 xx 转业回威先被分配在外经委任办公室副主任后不久转到交
行任办公室副主任(后升至行长)。当听到他回威海时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尽早与他见面
共述多年同学之情,通了几次电话后得知他现已婚在周家巷某号居住。电话已提前约好
不日登门拜访,但不巧一日晚登门发现两口子似乎刚“拌完嘴”处在黙语期,使我憋了
多少年的话一时无法开口只能寒暄告辞。之后就是偶之的电话联系并且通电话有些费
劲,交友本是互动之事不能一厢情愿,因此我随之就放弃了再见面的想法。
一九九七年全班同学聚会时李 xx 因故没有到场,之后不久当年同一个学习小组(同村
一个巷子为一个课外学习小组)的女同学提议是否邀李 xx 与本学习小组同学见见面,
我欣然同意并与之电话联系,李 xx 也表示同意并让我们定时间(选定在星期六、日两
天)再通知他。记得我连续联系了三个星期李一直表示此间有事无法兑现,有道是凡事
不过三我们就此放弃。二〇〇〇年后与李 xx 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在知青组聚会后因她
人相邀的相遇,一次是参加本班一女同学婚宴,因条件所限都没有单独交谈的时间。在
此中间李 xx 曾委托其他同学邀请过我参加他在场的某次聚会,但恰因我那天有事给耽
搁了。
在我至目前寡薄的人生圈子中,李 xx 是唯一和我的爱好能搭边并送我喜欢的文史
类书籍的男同学。李 xx 的仕途经验也证明自身文科功底固然重要,但自律、包容的性
情似乎在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尽管前些年对我的几番通话、相邀缺乏回应,但我还是
能理解李 xx 的仕途之窘的。不知李 xx 现在工作之余是否还保持着当年好文的兴致。唯
利相趋之为朋,无利相聚之为友。如果人在壮年之时属身不由己从而不得不有所取舍的
话,那么迎接夕阳重温儿时旧梦,应该是人生晚年的一个幸事。
3. 脚踏实地的兢业者——丛厂长
丛 xx 是上中学才认识的,他寡言少语的性情似乎展示着自小学就担任班干部的历
练。在中学期间我们三个班干部(陈 xx)在工作上配合比较默契,在伸张正义、遏制歪
风邪气、整顿班级纪律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丛 xx 总是能总揽全局敢于负责以及帮助我
俩解决疑难问题。
毕业后的一年春节,天近半晌我路过丛 xx 家门口逢其与五班同学(邻居)在闲聊,
看见我非要拉我一起漫谈至中午还要留我一起吃饭,我一点准备也没有无奈在盛情之下
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丛 xx 就业后先从维修电工做起,一步步走上了生产管理岗位升
至生产厂长,践行着做老实人的坦诚与追求,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兢业者。这里除了良好
的专业技能外,良好的人缘及性情的兼容性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九五年夏,丛 xx
首先召集了全班二十余人的聚会,由此翻开了初中同学间开始相聚的一页。
一九九六年底我们三人碰面,就如何召集二十年后的全班聚会问题我们形成了一致
意见,用核心成员集资法体面的举办了全班聚会(四十余人)并配发了通讯录,该时间
点的选定(1997.6.28 香港回归前夕)及内容都达到了如期效果。
二〇〇〇年后我从企业辞职自创业经营,一次到塑料四厂找丛 xx 购买一些旧塑料
包装袋子,丛 xx 予以积极协助办理了此事。近年来凡丛 xx 召集同学及友人小聚必邀我
参加,显现了当年同学之情至暮年彼此眷恋的情愫。
4. 潇洒走一回——陈干事
我和陈 xx 从小学入学就认识(尽管那时他可能不记得我),刚入校时我们都分在周
家巷分校上课,一排正房教室亮堂堂的课桌既新还是翻盖的。陈 xx 就坐在我桌前一排,
他长得虎头虎脑,上身穿带镶边的短袖衫下配带吊带的西装短裤,脚穿白袜配皮凉鞋俨
-9-
然一副贵族小公子派头。 加上聪慧机灵之气跃然脸上,一时间成为了王老师树人的典
型。上课时谁举手的姿势不标准(胳膊肘须放在桌子上 胳膊垂直向上 手掌五指并拢),
王老师就说:“请看陈 xx 同学的举手的姿势”,这时所有的眼睛都呼啦一下扫向了陈 xx,
陈 xx 则一动不动的继续保持着他的举手姿势。陈 xx 上课回答问题既干脆又响亮,可没
上了几个月估计拼音字母还没学完我们就分开了,我属西南村进了统一路小学,陈 xx
属东南村进了城里小学,从此天各一方。
光阴荏苒,不觉我们在初中又碰面了。看着他那胖乎乎的脸庞我就想起了我们刚入
小学时的情景。当时上中学申请入团是我们的最大愿望,可他当时年龄还不满十五周岁
不够入团年龄。在参加完了高年级入团表决大会他羡慕地说对我说,你们都比我强今年
就可以入团了我还得等。可后来我们班头一个入团的却是他,当时我记得他离十五周岁
还差几个月。记得我和丛 xx 曾嘀咕,都说不够十五岁不能入团看来未必,团章是死的
可人是活的呀。陈 xx 在初中性格就嘻嘻哈哈上下人缘较好,作为分管劳动的副排长出
劲也真是不少,因此他当时入团是当之无愧。
陈 xx 高中毕业后下乡回城后分配在四八〇九厂,婚后因妻子的亦工亦农身份有些
不爽偶之相见面有难色。后来调入环保局并分管南线企业的污染费收缴事宜我们倒能时
常相见。那时他穿着风衣坐着“偏斗子”(三轮摩托)穿梭于南线各个工业排污企业间。
一次我见他老穿着式样老套又有些窄(那时他肚子就挺大)的风衣颇影响他的“政府”
形象,就把我的一件品料及尺寸均优的风衣和他互换(我基本无暇穿着)他欣喜接受。
有时厂环保科长喊我:“你的同学又来了中午能不能陪陪”。 那时陈 xx 在业余时间还给
饭店加工水饺想叫我给做几个三面带边的饺子搁板,因我的权限不对口没法只好请示环
保科长此事到最后也没办成,现在想起来有些惭愧。
陈 xx 在九七年后的历次同学小聚中数中心人物,有他在场气氛准热闹非凡。近年
后随着其家庭各种负担卸载及单位公务的休闲,使该同学现在体态健康、精神炯烁令我
们看之咂舌。愿陈 xx 能继续保持着开开心心每一天、潇潇洒洒走几回的心态迎接步入
晚年的夕阳之红。
5. 好地更需细耕耘——毕主任
在“一颗红心,多种准备”的年代中,就业似乎没有选择“党教干啥就干啥”(至
少我认为是这样),这样女同学毕 xx 就被分到了邮电局报务科从事电报收发工作。干这
种工作自身需要啥条件我不得而知,但此工作需政审并且要“查三辈”这在当时是人人
皆知的。当时电报受理业务在营业厅一长溜带转弯的柜台上设有受理处,毕 xx 主要是
在报房工作但有时也到那值班或有加急电报但送报员没回来便直径骑着车子去各单位
送报。我由于在外姊妹多因此要经常跑邮局收寄包裹或信函,能偶尔碰到唯一在此工作
的本班女同学。当时或是出于保密原因毕 xx 对报务的具体事宜从来不愿多说一个字。
一九七五年秋我在威海海运学校上学,时赶“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及“批
投降派”等主流宣传盛时,鉴于学习之需要想订一份《红旗杂志》后改为《历史研究》
《文史哲》阅读。但订《红旗杂志》等需要单位开证明况且个人一般是不会订阅的。情
急之下我找到毕 xx 帮忙,就这样凡属订阅有障碍的我都去找她解决包括后来协助购买
的小灵通手机、索取全市电话薄到再后来服务部用的话吧总机等。那时真是感觉到有个
能办事同学的惬意感。
到了八二年左右自己的年龄已过了二十五可婚事一直无着落,这和企业特点及家庭
条件都有关系。我自己也竭力想要在同学圈子先划拉一下,由于与毕 xx 有过接触于是
我首先想到了她。根据我的判断毕 xx 除了面相比我黑一点外其它各项条件都大大的优
于我,我自惭形秽信心不足。最后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先面探一次再说。我在电话
中问清了其南山住址后预约不日将登门进行“感谢性家访”,毕 xx 颇感到意外但在我的
盛情之下只能允之。
在一排排类同的橡胶厂宿舍前我找到了毕 xx 住址,一敲门就毕 xx 一人在家我似乎
-10-
感到一阵轻松。毕 xx 坐在昏暗的日光灯(约 8W 那时为了省电都不舍得用亮灯)桌旁
织毛衣,我便坐在炕前主动攀谈起来自然扯到毛衣上。还没等我问毕 xx 就说毛衣是给
对象织的,我一听心想甭再问了赶快撤吧就不动声色的寒暄几句家常话即结束了家访。
我后来暗自庆幸此行有效,也许是毕 xx 早知我目的顺势巧妙地告知自己已“有主”。总
之没捅破这层窗户纸免了以后诸多尴尬。在同龄同学中女生介入婚事要比男生早二三
年,对于这一点我当时估计不足。
毕 xx 的工作岗位比在企业优越,但自进入市场经济后电信-网通-联通公司也面临着
竞争上岗的压力,她之所以能在一个较好的企业中层位置上退休,除去它因外自身的努
力是绝对不可低估的,其中不乏包括个人性格及品行的凝聚力。
6. 洒脱中的孤独——李支书
历时至今我班同学已走了六人,女同学李 x 是末尾一个。李 x 是今年夏末因患癌症
被夺去生命的据说临终前自己并不知其病情。李 x 一生工作岗位颇为顺畅逍遥,可退休
没几年就遭此不测实乃超出我们的预料。
李 x 就业就被分在电厂办公室担任文书并兼厂团支部书记(打我知道她时是这样),
这种优越的就业工作岗位是否有家人做了铺垫现已不得而知。可能是本人的文科底子不
足加之没能显示出足够的组织领导才能,九十年代企业实行“三产”后就被调至劳服公
司任会计至退休,按说这也是个很理想的归宿。
李 x 中学时情性活泼洒脱,思维有些木讷粗率。我八四年调到管理岗位后想办一张
市总工会图书馆的借书证,但没有企业相关责任人的出证不好办,没办法就和她通电话
试探帮助,没成想她立马答应了并很快给办了借书证。我到她办公室取借书证时和她闲
聊了起来,她说她办这事是举手之劳并聊起了她工作的相关事情。此借书证给我开启了
能进入市图书馆的大门,我每次借书总会想起此书证的来历,尽管那时畅阅书几乎都不
在书馆内我只能尽情的查阅书目卡以图过眼瘾。因七八年已有过学英语的经历因此对于
外文工具书达到了“求书若渴”的程度,当查到《拉丁语》医用教程薄本时狂喜万分,
不顾当时工薪微薄谎说书已丢失以十倍价格(原价 0.24 即按 2.40 赔偿)购得该书。
一九九七年全班同学聚会时,李 x 因(厂劳服公司在田村镇后风昔村)班车下班晚而晚
到了老长时间,聚餐快完了才和殷 xx 姗姗来迟。之后我们同学间常有不定期小聚,在
我召集的小聚时大都有李 x 参加,一来为还情二来觉着李 x 的性情善可交往。几年下来
也记不住有多少次了,而李 x 也感觉我多次请她不好意思并叮嘱在她退休之时要专门设
宴答谢我。在她退休之时果然履行承诺邀请了部分同学并让我坐在了首席的位置,席间
她频频举杯对我表示了深深的谢意。之后我就外出工作彼此联系较少,李女儿的婚礼也
因同一天需参加他人婚礼而缺席。
李 x 上班时无虑自在偶尔碰见精神很是炯烁,可退休后因家庭诸问题变得郁郁寡欢
导致患病最终到及早走上了不归路。这一切似乎在说明:人的一生工作好与坏只是一个
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就可以画上句号。而家庭问题无论是在青年、壮年还是晚年都是制
约身心健康的大事情因此马虎不得,如果出了问题不能一个人闷着死扛,要学会寻求密
友的帮助使郁闷能得到及时宣泄及排解、以至走出暗淡的阴影实现自我解脱,不然疾病
这个魔鬼必然会找上门来。这是一种悟性、也是要通过不断磨炼才能达到的境界,请我
们活着的人都自省吧。
7. 杯中话命运——郇科长
我们这一拨同学由于时代的造就,在成长的潜意识中一直带有深深的“政治”烙印,
做人做事习惯了谨小慎微,唯恐稍有不慎便授人以柄。因此“认认真真唱戏 清清白白
做人”应该是我们这些同龄人奉行的信条。但自律不是对每个人都起作用,况且杯中之
物能对人起劣行助燃作用,如不加以克制轻者伤身重者会因此而改变命运,郇涛的人生
轨迹足以说明这一点。
郇 x 上高中后下乡三个月属第一批回城知青就业到林场,后来就被选送上了莱阳农
-11-
专毕业后分配在威海种子站。上学与分配可以说与父母的干预不无关系。婚后就住在良
种站小院内(和父母一起住),七八年许我正在家铺院子被他路经看见对我的能力(自
己盖房子等)赞叹不已并借我的瓦工锤和錾子等工具一用,说也要学我把自家的院子铺
成石头路。不久郇 x 就把工具送回不日内我也到他的小院参观了一番。
不知什么时候他调到了第一毛纺厂及干上了行政科长,传言他干科长期间午饭前专
门有人提前给他把酒烫好,这当时在企业间也算得上新闻了,作为新兴的纺织企业如此
作为可见管理很一般。也可能是作为干部的不自律行径加之他因什么时候被免职调到销
售部门我不知情。八五年许他曾到我厂和我借钱若干,大约年底之前我到他家回访顺便
他把借款还给了我,而此后他在外地因酒后滋事伤人被拘以至判刑一事是在其服刑期间
我们才听说的,至此关于他一喝酒就失态滋事的轶事才有了传闻因此也使婚姻解体。
二〇〇〇年后,我在马路上又见到郇 x 他样子没怎么变。我不知该问什么只能听他
说些什么。他说现在渔政检查站工作,因工作原因有些鱼吃不了想用其开个小饭店等等,
我立表赞成不久我就到他在花园南路刚开业的小店光顾,此时他已结伴新女友。那时我
也在创业期间因经常要请人干活吃饭,有个同学饭店许能相互照应。可此店没等我第二
次去就告知该店迁址改在顺河街,我稍后几日即去观望发现该处只是一个小吃店而远不
如之前的规模。尽管如此我还是择日买了两条鱼并邀请了丛 xx、陈 xx、李 xx 过去捧场,
可过不久就有得到消息说该店关门了,理由自然又与吃酒滋事有关女友也不欢而散。可
能不久就开始了行骗之路,我是第几个受骗的无法说清,对我们同学也都是蒙骗小钱而
已。当我们同学彼此都知道之后,该同学也就此蒸发就再也见不着人了。
郇 x 在学校算表现好的还担任小组长,他讲话虽不算口吃但总是急促成断断续续状
很不自然。我们后来和他接触时总是客客气气看不出半点凶煞之气,因没有和他喝酒的
经历因此想象不出他喝酒后是何种醉气。他因杯中之物屡犯禁戒说明其自律能力是不强
的。
郇 x 的人生路之所以一败涂地,前期是行为不自律、中期是因酒后失控、后期则步
入了道德沦丧的境地。是何原因促使郇 x 最后能逾越道德底线、是失业无了生计还是因
其它原因我不知道。回头看郇 x 的前期人生路因家庭的铺垫似乎很平顺,而这种顺境对
本人的成长是不健康的因此对后期的挫折缺乏应有的抵抗能力,自立不完备自强就谈不
上了。此类人不载跟头便罢一栽跟头准爬不起来。这种经验对我们教育子孙克服自身的
惰性,达到自立自强的心境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结束语
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要回想起当年学校的诸多往事有些已记不起来甚至觉得有些
扑朔迷离,对我来说重新翻开那久远的记忆还有些隐隐作痛的感觉。初中经历给我的人
生之路响起了第一次警钟,使我以后无论干什么都能从初中的某些经历中得到启示,这
就是初中时光给我的感受。最后祝张老师长寿、祝同学们安康。
笔者 2014.8.4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