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报道未来5到10年,国际船舶市场年新船需求量将在6000万载重吨左右,船舶配套市场年需求量将超过200亿美元。随着世界船舶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我市发展船舶工业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南京无法和长江下游的造船大市在造船载重吨上“硬拼”。近日,市经委提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南京应扬长避短,将开发高技术含量船型、打造船舶配套产业,作为我市船舶产业链的重点发展方向。
造船企业自有设计少,设备自给率不高
船舶制造工业包括造船业和船用配套装备业两部分。2006年,我市造船业大发展,实现产值48亿元,造船载重吨全省排名第四,同比增长51%。在此基础上,各造船企业纷纷加大投入,乌江、八卦洲、靖安、龙袍4个船舶制造园区正逐步形成集聚效应。
据统计,全市有造船企业40家,产值过亿元的7家。乘着国际海运量快速增长的东风,南京造船龙头企业开足马力,纷纷增资扩建。
老牌船厂中,长航金陵造船厂的订单已排到2010年,接近200亿,综合实力排到全国第9位,目前该厂正在建设六合龙袍造船基地。武家嘴船舶公司正在建设八卦洲和乌江两个造船基地。但南京大部分船厂的产品结构存在问题,低附加值非机动驳船占大部分,船舶自有设计少,设备自给率不高,建造的大多是“壳子船”。
船舶配套业优势突出,多项产品全国领先
相比较,我市在船舶配套装备业上优势更明显,2006年实现产值40亿元,占我市船舶工业产值45%,全省排名第一,船舶配套企业在江宁、雨花、溧水集聚,形成了3个配套产业区。
全市40家配套企业中,有3家产值超过亿元:南京钢铁厂去年生产的船用钢板53万吨,实现产值24亿元,在国内船用钢板市场占有率8%;中船绿洲机器公司的甲板和舱式机械产量全国第一;中船重工第724所主要生产船用雷达、指挥系统等,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另外,南京高齿厂是欧洲ZF公司各系列船用主传动齿轮箱和可调螺旋桨的唯一生产基地。
错位竞争发展船舶产业链
针对南京船舶制造工业发展的现状,市经委提出“错位竞争,加速发展”的战略,从远洋高端船型、内河标准船型、配套产业、研发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南京船舶产业链的竞争力。
远洋船将重点发展10万吨以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包括集装箱船、油运船、滚装船、化学品船、游艇等。内河船将以国家推进长江等黄金航道船型标准化为契机,利用我市高校多、科研院所多的优势,推进产学研联合,开发长江干线和运河标准船型。到2010年,我市造船业争取实现产值25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50亿元造船企业2—3家。
船舶配套设备将重点发展甲板机械、舱式机械、动力系统设备、通信导航设备系统、涂装系统等5个大类产品。通过合资合作、贴牌生产、建立全球服务网络等方式,培育我市船舶配套设备企业独立出口的能力,力争到2010年,船舶配套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培育年产值过亿元配套装备企业10家。
针对我市船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人才匮乏的现象,近期市经委专门和高校座谈,希望在宁高校展开船舶制造课题研究,和船舶企业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时加速向外输出船舶技术、管理人才,为我市船舶产业链“造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