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矿石谈判扑朔迷离
2009年6月17日
2009年国际铁矿石谈判日渐深入,此时,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触动市场敏感的神经。继铁矿石海运费暴涨,日本取得今年铁矿石首发价格后,6月5日,澳大利亚力拓矿业有限公司取消同中国铝业公司价值19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转向实行配股融资152亿美元,并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这将使国际铁矿石资源更加趋于垄断,增加了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上的难度。6月1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表示,中方绝不会让步。同时,中方已经为谈判破裂做好准备。如果出现铁矿石供应问题,中国钢厂宁可减产。
中钢协明确表态,拒绝接受铁矿石首发价。
日本签下首发价 中国回旋余地缩小
5月26日,全球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的力拓与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敲定了今年铁矿石谈判的全球第一单,主要矿石品种价格下降33%。次日,位居全球钢产量第四的韩国浦项钢铁也与力拓签订类似协议。这与中钢协此前要求今年铁矿石至少要降价40%以上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谈判的这场“马拉松”中,日本首先撞线,使得中国回旋余地缩小。
按照力拓与新日铁签定的合同,粉矿和块矿分别比2008年长期合同的价格下降32.95%和44.47%,中国进口大多为粉矿,降幅明显低于中方坚持的不少于40%的要求。而按此协议,长协矿比现货矿每吨还要高出7美元左右。按“首发价”计算,力拓的开采成本大约只有42美元/吨,但却能以62美元/吨销售,利润空间很大;相反,这个价格却让中国钢铁全行业陷入亏损。“这种矿山盈利、钢厂亏损的价格协议肯定是无法被接受的。”
“我的钢铁网”研究员张铁山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目前铁矿石市场是典型的买方市场,降价40%以上很正常。而日本之所以接受33%的降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日本钢企对长期协议矿的依赖性远大于中国,达不成协议就没有原料补充,当然也不排除借此抬高中国钢企成本,从而增加本国钢企竞争力。而且,澳洲24个主要铁矿商中,几乎都有日资参股,并在8大矿商中享有相当份额股权,堤内损失堤外补,这样一来,难题就甩给了中国。
中钢协明确表示,如果外方达成的铁矿石合同价格无法满足中国的需求,中方仍将继续与矿山企业进行谈判。
海运费暴涨 推高现货价格
就在日本钢企获得首发价格之时,海运费市场却迎来了强势上涨,BDI指数5月涨幅高达93%。业内人士担忧,每年铁矿石谈判的博弈都将使市场出现扭曲,今年三大矿山故技重施,通过迅速推高海运费缩小现货矿与长协矿的价差,给中国铁矿石谈判制造重重困难。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无法接受这一降幅的最大原因,是目前的现货矿到岸价格明显低于长协矿价,这样亏本的买卖会导致采购长协矿的大钢厂失去成本优势,而中、小钢厂则更有动力复产,这显然不符合我国钢铁产业做大做强的战略。而控制着全球铁矿石海运量70%的三大矿山更清楚中国钢厂拒绝的原因,近1个月时间里,通过操控手段,推高铁矿石海运费,5月底巴西至中国的海运费的日涨幅高达2美元。
根据5月29日发布的运价指数显示,BDI从5月1日的1806点一度攀升至4291点,创近9个月来最高点,而对BDI贡献最大的BCI(波罗的海好望角型船运价指数)从2376点攀升至6125点,上涨158%,BCI正是包含澳洲和巴西至中国航线的运价指数。
瑞银证券分析报告指出,BDI指数大涨的推手来自中国铁矿石的“积压”。3月中国的铁矿石进口达到创纪录高位,导致港口库存回升至2008年的高点,这反映了进口铁矿石渗透率的提高,但也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中国铁矿石客户“过度下单”的问题。“目前国内进口铁矿石的积压非常严重,估计有1亿吨之多”, 张铁山说。
各个击破 必和必拓再推指数定价
在全球所有大型钢铁企业和中国钢铁协会几乎全票否决指数定价体系后,必和必拓仍在寻找合作者,试图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6月4日,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称,必和必拓正与中国一家大型钢厂就采用基于指数的铁矿石定价体系进行商谈。报道还说,目前已有数家中国民营钢铁厂在指数定价的基础上,与必和必拓签署了供应协议。
据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上,自去年年底起,在整个市场价格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国内不少钢铁厂已经在根据指数定价来购买必和必拓的矿,可以说这已经成为必和必拓与一些钢铁厂交易的“潜规则”。
“我的钢铁网”副总经理贾良群说,去年,铁矿石谈判基准定价机制的多个原则就已经被打破,比如同品种同涨幅、价格跟随,此外,中国签订的合同不仅满足了力拓和必和必拓的海运费补偿,而且最后还出现了亚洲和欧洲不同价的状况。“今后铁矿石价格可能出现更灵活、更市场化的趋势。”
“两拓”合资 中钢协坚决反对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6月9日正式发布声明,坚决反对澳大利亚力拓与必和必拓公司合资经营西澳铁矿石业务,同时宣布将重新登记具备进口铁矿石资质的企业。中钢协在声明中,指责“两拓”合作“带有浓厚的垄断色彩,中国钢铁企业坚决反对这种协议的达成”。中钢协指出,中国进口铁矿石占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50%以上,“两拓”合资,关系到中国企业的切身利益。在买方市场情况下,中国市场价格具有代表性,尤其是亚洲市场。
中钢协称,炒作进口铁矿石价格也将面临“严打”。贸易商作为生产企业的进口代理,只能收取代理费,铁矿石进口必须明确流向,杜绝二次倒买倒卖。一旦发现倒卖行为,将会同有关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立案调查,调查期间终止其进口业务。
单尚华表示,“此次主要打击对象为国内排名前10位的‘国字头’铁矿石贸易商。”同时中钢协公布了一项严厉措施:加强对进口铁矿石合同的审查,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流向规定的进口合同不予认同,并将对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重新登记,无资质的企业不得从事进口业务。
中方市场稳定 增加谈判砝码
今年4月,北美粗钢产量下降了50%,欧洲下降了40%,而中国的降幅仅为3.9%。
联合金属网分析师杜薇认为,相对于国际市场的萎缩,中国是目前最有支撑力的市场,作为最大的买方市场,中国今年的议价能力无疑要高出很多。多位分析师认为,中国目前大量的铁矿石储存,可能是中国这次谈判中最大的筹码。当前中国主要港口的铁矿石库存量超过了7000万吨,如果算上各大钢企的库存量将超过1亿吨,这相当于近3个月的需求量,这就使得中国不用急于达成协议。
业内人士也认为,因为中国是铁矿石大户,还有大量铁矿石的囤积,加上中国是目前全球钢铁产量惟一保持增长态势的国家,因此中国钢企同力拓等供应商谈判底气很足。即使是日韩等国已签订协议,但由于欧美日韩市场需求不旺,三大矿商可能会顾忌与中国这一大客户的关系。因此,中国钢企仍对谋求更大的铁矿石定价权充满自信。
取得话语权还须“修炼内功”
□ 王寅娜
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在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买家谈判时总是不留情面,这似乎不合常理。
在过去的6年间,铁矿石价格累计上涨500%,中国却一直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权。去年,在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谈判之前,日本新日铁和韩国浦项制铁与铁矿石供应商就长协价达成了65%的涨幅协议,宝钢只能被迫接受。今年新日铁和浦项制铁再次拿到铁矿石价格首发权,虽然中钢协明确表示拒绝接受,但从目前分析来看,中钢协手上的筹码并不多。
尽管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大约占全球的50%,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需求方,但在与寡头垄断的铁矿石供应商的博弈中,规模优势难以转化为议价优势。中国大小钢厂林立,对外采购铁矿石往往比较分散,难以“握成”一个拳头。国内前10位的大钢厂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显示中国钢铁市场集中度下降的趋势。大钢厂通过“长协价”拿货,而大量的小钢厂则从现货市场提货,导致较高的“现货价”成了中国市场的基准价,这给力拓等大供应商提供了口实,认为中国应当承担更高的铁矿石溢价。
我国虽然有很多的矿山,但国产矿的成本非常高,国内钢企生产高端板材所需的铁矿石不得不依赖进口。同时我国很多小钢厂生产效率低,加上近几年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贸易商囤积居奇,制造虚高需求量,致使我国钢厂在争取铁矿石定价话语权中处于下风。
不过,从长远看,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未来5年要增加4亿吨产能,全世界矿业投资的生产集中释放期也将到来,铁矿石价格深度下探将成必然。因此,在外部环境趋于利好的条件下,中国钢铁业要想取得话语权,必须“修炼内功”,加快淘汰过剩产能,加强对铁矿石进口的引导和管理,加强对进口铁矿石数量、流向的过程性监控,推广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制止大量囤积铁矿石转手高价倒卖的行为,特别是在对外采购中拧成一股绳。只有这样,才能在铁矿石谈判中拿到话语权。
来源:中国水运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