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
日前,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将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海洋、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七大产业。根据《规划》,到2020年,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比重将达到16%,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海洋、绿色低碳等6个产业产值规模均超过5000亿元,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载体支撑作用增强,并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其中,在现代海洋产业领域,山东将全面构建智慧海洋系统,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在现代海洋产业领域,《规划》提出,要拓展海洋智能信息化及海洋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培育一批前瞻性产业,构建低消耗、低污染、高收益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巩固走在全国前列的优势地位。在打造智慧海洋产业方面,将实施“透明海洋”工程,全面构建智慧海洋系统,提升海洋信息获取能力。研制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海洋温度、振动、应力监测装备和海洋动力学环境监测装备,实现对重要海洋参数的实时、精准、长距离、分布式监测。积极探索海洋信息组织管理、应用服务及共享模式,提升山东省海洋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和服务能力。研发面向多源、异构、时序的海洋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海洋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在智慧海洋产业重点工程和项目方面,《规划》明确,将打造高端深海观测平台及观测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重点突破海底立体监测、深海大洋矿产勘探开发、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等一批海洋观测、探测和预测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布局建设海岸带海水环境实时监测和灾害安全预警管控平台系统、近海海洋监测网、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深海空间站、海上试验场等一批重大项目。
作为现代海洋产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将研究开发海洋观测与监测关键装备。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重点研究海洋复杂环境下的观测传感器、遥测遥感器等核心装备。围绕强化对海洋环境的智能化监测,大力开发海底观测平台、远程探测雷达、遥感监测无人机、深海机器人(300024)等海洋监测设备。同时,大力发展钻采装备和船舶。研究开发超大型油船、5000TEU以上集装箱船、豪华客滚船,打造国家特种专用造船基地。加快工程设计、模块设计制造、配套设备供应、技术咨询服务等专业化分包能力建设步伐。重点突破海洋工程总装建造模式、海洋工程产品海上试航调试、主流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完整设计链流程等关键技术,发展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海洋装备系泊系统及成套设备等主力海工装备。
《规划》还提出大力开展军民融合创新。支持青岛、烟台、威海、临沂等市建设军民科技融合创新示范基地,着力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发、装备研制。通过开展军地技术研发合作、成果转移,不断提升新技术的“造血”能力,同时加快相关技术成果向社会经济领域转化,以大功率发动机、大型工程装备、特种车辆、高性能精密计算机、先进仪器仪表、智能制造、核电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发展战略性军民融合产业。设立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争取国家国防科研和产业化项目在山东落地,支持山东企业参与重大国防工程和设施建设。支持具备开放条件的军工集团、军工院校、科研单位到山东设立研发机构。
来源:中国船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