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704所“减摇鳍”研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减摇鳍”是一对帮助船舶在狂风巨浪中保持平衡的人造“鱼翅”。最近,我国最大和最小的两种减摇鳍装置,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接连诞生,不仅研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至今为止订单金额已超过2000万元。
这对新生“兄弟”恰好为七〇四所今年的50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积累多年的核心技术转化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七〇四所造“鱼翅”堪称历史悠久。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从事减摇鳍研究,其技术力量在国内的翘楚地位已毋庸置疑。自1978年起,减摇鳍共为七〇四所捧回了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在内的八项大奖。2005年评选出的我国十大名船中,共有四艘装备了减摇鳍,这些减摇鳍无一例外均由七〇四所研制。
就在年近半百之际,七〇四所吹响了进军市场的号角。减摇鳍担起了辅佐七〇四所游向市场海洋的重任。
以前在国内,装减摇鳍似乎是军船的专利,但随着人们对船舶安全性、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民用船舶的减摇鳍市场显出了光明的前景。于是,1999年七〇四所将减摇装置科独立出来,成立减摇装置工程部,负责民船减摇鳍装置的开发。
创新体制,使减摇鳍在市场大海中灵活游弋。原先的课题组长制不能适应市场运作的需要,工程部将其改为设计研发、销售、售后服务等部门,实行公司化运作。由于民船减摇鳍多为度身定制,为保证装置大型关键部件的生产质量,前年年底七〇四所在松江专门成立了“减摇装置制造部”。
如今,民品减摇鳍已形成两大系列、50多个品种,不仅诞生了国内最大、最小的减摇鳍,还研制出了国内首台比例控制减摇鳍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去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减摇装置工程部主任韦彬心里的算盘却早已打到了2010年,他预计,届时这“鱼翅”的产值将达上亿元。
紧随减摇鳍的成功“下海”,七〇四所更多的核心技术项目也在跃跃欲试:环保技术船用序批式膜法黑灰水处理装置、各类纺织机械、伺服阀系列产品等,均开始酝酿“下海”大计。
其实,近年七〇四所的产业化不乏大手笔的成功之作。常年游弋三峡的世界最大清漂装置,托举船只“龙门一跃”的三峡永久船闸液压启闭系统……七〇四所自主创新的产品在近千项船舶和非船产品中占2/3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约占一半,获得国家专利53项,国家、部委级奖515项。他们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培育两个年产值过亿的系统成套产业化项目,四个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产品产业化项目,力争年度总收入达到6亿元、利税达到4000万元。
(来源: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