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平(中)给员工讲解电焊注意事项。
陈建平是一名东山汉子,这辈子与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造船,他收获了爱情;因为修船,夫妻俩先后致残。然而,他用顽强的毅力走出阴影,用诚信拓展事业,用行动感恩社会,修造出一艘艘“爱心船”。
1965年,陈建平出生在东山县铜陵镇桥雅街道的一个贫穷家庭。初中毕业后,他到街道当了一名通信员。1985年,陈建平到东山县国营造船厂当学徒,先后师从郑清乐、郑清和两师傅学习轮机与船体制作技术。很快,聪明好学的他成为厂里的技术尖子,深受师傅的厚爱,也赢得了师妹郑舜玲的芳心。1987年,师兄妹喜结连理。
没想到,好景不长。几年后,船厂解散了,夫妻俩双双下岗。“没事,有我呢!”陈建平安慰完妻子后,背起工具包到诏安县梅岭镇打工。1990年,诏安渔民田汉文要建造一艘木质渔船,需要安装轮机的师傅,陈建平闻讯前往揽活。“嘴边黄黄,行吗?”面对船老大的疑惑,陈建平说:“给我500元订金,一个月后看货,若不满意全额退还!”他随即借钱买来配件,在自己的作坊里忙碌起来。交货时,船老大试机后赞叹不已,决定多给他400元。但陈建平谢绝了,说:“只要帮我多宣传就行了!”从此,他技术好的名声从县外传回东山岛,业务也越来越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8月31日,陈建平到澳角村修船时,路上不幸遇到车祸,右脚落下残疾。祸不单行,1999年2月9日,郑舜玲因一次事故被油锯卷断了左手。花了20多万元,先后做了4次手术,郑舜玲才有了一只有点感觉的左手。根据医生的计划,还需花费20多万元,分两期进行5次手术后,她才有恢复左手功能的可能。为了给妻子做手术,陈建平不仅花光了周转金、荒废了造船业务,而且,还没康复的右脚又落下了病根。
一天,郑舜玲含着热泪,对陈建平说:“我曾答应你,不求死,好好活。现在,我的手恢复得差不多了,你也必须答应我一件事:不治了,回家,你专心去搞事业!”在妻子的苦苦哀求下,陈建平忍痛将她接回家。回家后,郑舜玲曾要求到厂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但陈建平怕她触景伤情,坚决不同意。为照顾好妻子,除非重要应酬,陈建平每天都要赶回家陪妻子吃饭,陪她聊天。他经常对妻子说:“我们一同渡过难关,明天会更好的!”
夫妻俩刚从下岗的困难中闯过来,又双双落下残疾,这打击确实太大了。他们有过痛苦,有过彷徨,但在亲朋好友和县残联的关心帮助下,他们凭借顽强的毅力挺了过来。2001年,陈建平在机修作坊的基础上创办了东山县利航船舶机修厂。2009年,他抓住当地大力发展钢质渔船的好时机,创建了东山县利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长期在海边摸爬滚打的陈建平深知,“渔船承载着渔家人的性命、财产和希望”,因此,他为自己的企业立下了“诚信是根,安全是本”的宗旨,并一以贯之。每艘船在制造过程中,陈建平都坚持“三必问”,即船体结构是否按图施工、轮机安装是否按标操作、船体舾装是否符合规范。新造的渔船下水前,他都要亲自登船,对外壳焊缝、轮机安装、油漆质量等做最后一次的检查。
有一次,陈建平登上一艘即将完工的渔船,发现一块钢板有的电焊断步,有的仅单面焊接。电焊工辩解说:“这是吃水线以上的建筑,影响不大,而且这样比较节省。”陈建平严厉地批评道:“质量安全是我们企业的信誉,要严格按规范操作,不许偷工减料。”他还以此作为企业的反面教材,为员工们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利航公司造的渔船无安全事故、无质量投诉、无召回返修,在闽南渔区享有极高的声誉。两年前,陈建平还与他人合作创办更大规模的船舶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今年,企业跻身“福建省十佳渔业船舶修造企业”行列,客商慕名而来,订单已排到2015年。
出身贫寒的陈建平始终牢记奶奶许苏菊的一句话“不留钱财,只要积德”,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慈善之举。
凡是公司的员工遇到困难,陈建平总是鼎力相助,倍加关怀。江西籍船体建造工程师胡旺才2006年到厂里工作后,深为陈建平的为人所折服,后来他把家人也接到厂里。胡旺才说:“董事长待我们就像亲人一样。我以前待过好多地方,最长都不超过2年,这是我工作时间最久的一个厂。”听到龙潭社区文海东、陈汝玲两名同学因家境贫寒面临辍学的消息后,陈建平主动找上门,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并从高一开始资助直到他们 大学毕业。几次见面,陈建平都叮嘱他们:“要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陈建平先后拿出善款50多万元,资助弱势群体200多人次,资助慈善活动30多场次。今年,陈建平被评为“福建省自强模范”、“东山县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最近,他还光荣地登上了“中国好人榜”。面对财富与荣誉,陈建平总是很平淡地说:“钱财是身外之物,荣誉是社会的认可。”
受陈建平影响,从德国学成归来的儿子陈学川,为了传承祖辈传统的造船工艺,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回到船厂。他从每个工种干起,与工人打成一片。陈学川说:“老爸是我的榜样,我要和他一起锻造有‘良心’、有‘爱心’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