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商”联动发展道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邮轮新城
中共宝山区委书记、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汪泓
2011年10月,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式开港,提升了中国接靠大型邮轮的能力,成为亚洲邮轮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 2012年9月,国家旅游局批准在宝山设立以吴淞口为中心的“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为中国邮轮经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宝山凭借邮轮旅游高速发展之势,以中国邮轮门户港之姿,加快实践“文旅商”联动发展的产城融合之路,力争形成上海“东有迪士尼、西有大虹桥,南有梦工厂、北有邮轮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一是挖掘文化底蕴,充实邮轮新城内涵。宝山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的宝地,航海文化底蕴深厚。宝山有明代时期建立的中国第一座官建航标,1865年中国最早出现的西方概念的灯塔,1911年建成的吴淞导堤,中国第一座大学城等等。已经连续举办八届的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被赞誉为“当今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民间艺术节”。在邮轮新城建设中,宝山将充分挖掘文化底蕴,将上海国际邮轮新城打造成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将文化与邮轮新城建设相融合,提升城市发展的品质。
二是发展邮轮旅游,激发邮轮新城活力。宝山是我国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并成功创建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今年邮轮游客将超过100万人次。在邮轮新城建设中,宝山将立足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加快形成滨江邮轮旅游集聚区,着力打造以“邮轮港”为主题的水上旅游服务区、以“时尚创意”为主题的现代时尚创意区、以“生态休闲”为主题的滨江自然景观区,以及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博览区。目前,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后续工程即将启动,淞沪抗战纪念馆改扩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上海老码头影视基地已经启动建设,炮台湾景区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半岛1919创意产业园也正积极创建国家旅游景区,宝山滨江发展带已经成为长江入海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是延伸邮轮产业链,架起邮轮新城未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周边的星月广场、三水国际、宝莲城、安信广场等高端商业商务楼宇已经建成,零点广场、宝乐汇等商业项目即将完工,宝杨路圈围地块、宝钢长寿地块将分别成为未来邮轮港核心区的滨水活力中心和绿色商务中心,不久的将来,邮轮港周边将形成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商务载体。在邮轮新城建设中,宝山将全面延伸邮轮产业链,加快建设商业商务中心,为邮轮、游艇、游船等“三游”服务企业提供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切实做到将“游客留下来,企业引进来”,扩大“三游”经济产出水平。通过加强与中船集团、招商局集团、保利集团、携程等大型企业的战略对接,打造“三游经济”协同发展的产业高地。
中国邮轮经济发展十大趋势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
1、向上游制造业延伸。国务院领导今年两次批示要发展邮轮制造业,未来中国船厂将会加大邮轮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联合欧洲邮轮船厂、国际邮轮公司推出合作新模式。
2、更多大型央企、国企进入。这几年招商局集团、中交建设集团、中铁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等央企已经陆续从不同方向布局邮轮新兴产业,未来将有众多大型央企和大小国企问鼎。
3、资本市场开始关注。去年以来已有几家资本机构在悄悄核算、预算邮轮产业的经济帐,未来估计会持资本长驱直入。
4、旅游电商试水当船东。携程明年从邮轮旅游代理商转变为邮轮运营商,激起了更多旅游电商甚至门户电商当邮轮船东的欲望。
5、旅行社包船模式不会长久。这两年旅行社包船这种中国特有的邮轮运营模式风生水起,但其中的问题也已经暴露,这是过渡时期的宠儿,不会走太远。
6、内河、沿海邮轮开始发力。随着长江游轮的升级,随着沿海邮轮的投入,内河、沿海邮轮航线将成为中国邮轮旅游大家庭的新成员,而且低、中、高端都有客源市场,如果经营得当,其经济效益不会比国际邮轮航线差。
7、人才成为瓶颈。未来几年邮轮产业可能出现的盲目跟风的快速发展,从上游到下游所需要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航海人才、服务人才、销售人才等等不一定能够及时供应。团队结构如何做到中洋结合、以洋带中,更要首先摆上企业决策者的议事日程。
8、市场繁荣而混乱。明年中国市场有12艘邮轮运营,比今年增加50%,中国邮轮旅游在一片繁荣、成为全球新兴市场的同时,也将经历由乱到治的痛苦过程。
9、入境游谷底回升。邮轮入境游从2008年以后持续走低。如果各沿海城市加强有针对性的旅游国际推介,估计未来2-3年内会反弹,中国将迎来新一轮邮轮入境游的平稳回升。
10、与城市依存度更加紧密。未来几年,除上海、天津、三亚、厦门开始邮轮港口二期建设,将有一批新邮轮码头投入使用或开始建设,邮轮码头周边的城市综合体也将开始体现升值潜力,邮轮经济有望真正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新概念。
促进邮轮产业发展,丰富上海旅游内涵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孙建平
放眼未来,上海邮轮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上海基本建成全国领先的国际邮轮港,达到出入境邮轮300艘次、邮轮旅客150万人次的规模;形成“一港两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邮轮组合港格局和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规范。到2020年,上海建成亚太区域国际邮轮枢纽港、国际邮轮中心之一,达到出入境邮轮500艘次、邮轮旅客200万人次的规模,并逐步实现邮轮产业本土化。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港口配套服务设施。通过整合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周边的岸线和码头资源,为邮轮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建设邮轮母港物资配送中心和邮轮综合服务区。三是建设邮轮旅游服务信息平台,提高邮轮产品销售中航线、航班、订仓、价格等信息的透明度。
进一步提升港口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制订并实施《上海港邮轮码头服务规范》,继续协调两个国际邮轮码头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提高上海港邮轮的竞争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邮轮突发事件处置的保险赔付机制,探索建立邮轮企业、旅游企业对邮轮突发事件处置的保险赔付机制。
推进邮轮旅游产品创新,包括打造和完善本土邮轮产业链。主动对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相关政策,深化对上海成立本土邮轮公司的可行性、途径及其经营模式的研究。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的支持,放宽外资对邮轮公司投资股比的限制,允许外资占比达到50%,从而逐步实现邮轮公司的本土化,为上海本土企业购买或者承租邮轮以及聘请第三方进行专业管理等做好前期准备。
对接国际邮轮经济,助推上海长江沿海水上旅游发展
上海市水上旅游促进中心理事长许培星
随着国际邮轮旅游在国内各地区的不断升温,与之相近似的我国沿海和以长江为代表的内河水上旅游开发开始进入国内外游客和企业家的视野。如何借鉴国际邮轮的经营理念,如何对接邮轮旅游产品,创新驱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沿海水上旅游,已经成为长三角及国内沿海各大城市共同思考、寻求合作的重点问题。
显而易见,运用国际邮轮运营和国外管理的先进理念,合资经营、合作开发长江中下游河轮旅游产品,对繁荣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水上旅游市场,提升上海水上旅游产品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意义重大。与长江中下游相比,沿海水上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更大,基础条件更好,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高,发展空间也更广阔。如果长江河轮旅游产品成功推出,助推上海沿海水上旅游产品与航线的开发就有了更加直接的借鉴经验。
中外合资合作开发上海长江沿海水上旅游产品是一种新的尝试,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中央与各相关地方政策的支持,在开发初期还需要政府的扶持。鉴于,在能否加快长江沿海水上旅游开发问题上,目前的政策因素仍处于主导和决定性地位,因此建议:
(一)在国家的层面上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研究制定以长江为代表的内河与沿海港口城市航运旅游的开放政策,趋利避害,设置外资准入的各项具体政策,同时鼓励本国企业投入内河与沿海水上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
(二)沿江、沿海各地方政府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中央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共同研究制定引导和支持性政策,协调解决实际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共情邮轮合力圆梦
上海长江轮船公司总经理张路
上海长江轮船公司作为中央在沪企业和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公司的股东方,深切感受到了中国邮轮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崛起速度。我们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在思考一些问题。就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发展而言,需要着力三个加快。
加快邮轮码头建设。
从码头靠泊能力设计方面、邮轮旅客服务模式设计方面、整体形象设计方面、周边配套交通设计方面等多维度出发,推进改扩建工程的建设步伐。
加快母港功能配套。
从邮轮服务的角度出发:建设上海邮轮物资配送中心,健全邮轮配送市场体系;完善邮轮港周边的办公、商业、商务功能配套;吸引和鼓励世界著名邮轮公司在吴淞口设置总部或区域性管理机构,集聚以邮轮服务为核心的“三游”企业。从游客服务的角度出发:深入推进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运营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中国邮轮门户港形象;开展邮轮港出境办票模式创新研究,优化监管流程,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游客满意度;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开发“乘邮轮,游宝山”等系列旅游产品。
加快政策创新突破。
一是延伸上海自贸区相关政策,将邮轮经济发展政策纳入到上海自贸区的政策研究体系中,使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与自贸区实现对接。如设立专门针对邮轮游客的免税品展示交易中心,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带动作用,放大邮轮产业联动效应;二是加大对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建设的扶持力度。如将邮轮港交通枢纽建设列入市政府投资计划,形成与国际一流邮轮母港相匹配的交通体系。又如支持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公司融资建设邮轮港改扩建工程,对邮轮港改扩建工程给予贴息扶持,并给予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的政策支持。
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港口服务水准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董事长陈锡琪
目前,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已经运营了4年,期间邮轮靠泊艘次及游客人数呈爆发式增长:由2011年的接靠9艘次大型邮轮,出入境游客2.3万人次,猛增至今年217艘次,出入境游客过110万人次的运营规模。并且邮轮大型化成为现阶段发展趋势,上海正在逐步形成亚太区域的邮轮运营中心,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也正逐步成为亚太邮轮集聚枢纽。业务量的增加,业界地位的提升,使得邮轮游客对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一期码头硬件设施已显滞后,从而不断激励和倒逼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更好地提升相关的服务标准,并不断地动态跟进。
与时俱进,创立服务体系。在码头试运营管理过程中,邮轮港公司在原有国内水路客运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邮轮母港的服务内容,借鉴试运营期间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了一套适合邮轮港口现状、同时与邮轮公司需求相对接的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服务管理的基本雏形;在邮轮港正式开始运营后这段时间里,邮轮港公司不断地汲取国际邮轮港口运营管理经验,同时,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在这些智力因素的支持下,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旅游局及时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服务管理标准》、《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港口服务质量标准》、《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旅客服务质量标准》、《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港口作业标准》,目前这套管理系统运行良好。
加强交流,注重国际合作。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同时,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更注重于国际港口间的合作与交流,于2010年即与新加坡国际邮轮中心建立了姊妹港友好关系,并派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2013年11月,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在宝山主办了“亚洲邮轮港口ceo高峰论坛及acta(亚洲邮轮港口协会)年会,与亚洲知名的邮轮港口探讨港口服务管理模式,以共同提升区域性的服务管理标准。
引领发展,创建个性品牌。未来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将不断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力求把邮轮港口运营管理与服务中的每个环节通过标准化管理进行规范,量体裁衣,精心打造,突出邮轮港口管理与服务的行业特色,逐步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自有服务标准化支撑体系,并形成拥有知识产权的系列服务标准,打造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