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这样描绘我国唯一的群岛市——舟山最具代表性的工业景致:5年前,人们的印象是一座座岛屿上那一座座储藏鱼虾的冷库;如今,在海边、在港畔,到处是忙碌的吊车、巍峨的巨轮,还有巨大的船台和船坞。 在这5年间,舟山临港工业的发展全面超越渔业和水产加工业,成为经济发展“新龙头”。去年,仅舟山船舶工业就实现产值192.8亿元,同比增长80.3%,首次取代水产加工业成为“工业主角”。
正是因为这个漂亮的“转身”,今年上半年,在浙江工业经济发展排名中长期处于末位的舟山,实现了大飞跃:工业产值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工业利税增幅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增幅全省第一,工业企业综合效益考核位居全省第二。
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说,舟山要按照“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港航强省”的决策部署,把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立比较完整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最大程度地发挥舟山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全省发展海洋经济中勇立潮头,不断提高经济整体实力。
炎炎夏日,我们在舟山群岛间采访,一股开发海洋经济的热浪扑面而来。
“船老大”超过“渔老大” ——船舶业异军突起见证“舟山速度”
这阵子,叶秀军很忙碌,“我既要打点浮吊船的事,又要准备建设船配厂。”这位普陀区六横镇蟑螂山村的渔民,现在的身份是“普陀宇隆海上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3年前,他却是个捕鱼的渔老大。那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的修造船基地落户六横岛,叶秀军就联合5个渔老大,跳下呆了26年的渔船,投资500万元,买了一艘浮吊船,专门为中远公司提供起吊、运输等配套服务。
“我们跟‘中远’签订了3年承包合同,一年收入240万元,除去各种费用,每个股东年收入三四十万元,比捕鱼不知强了多少!”叶秀军说。
丰厚的收入,吸引了周围13户渔民加盟,今年他们又投资七八百万元,搞起了船配产业。“我们就做船上的舷梯,现在岛上这么多船厂,许多配件都要从岛外甚至国外进货,费时费力又费钱,搞船配肯定有前途。”这位渔民总经理信心十足。
在被称为“船舶岛”的六横,像叶秀军这样转业的渔民很多。前些年岛上办起了数家大型船舶修造厂,近万岛上居民或进厂当工人,或开旅馆办饭店,收入连年增加。而叶秀军所在的蟑螂山村原来有26艘渔船,现在只剩2艘还在捕鱼。
从“渔老大”到“船老大”——叶秀军的变迁,正是舟山船舶业崛起的缩影。同传统水产加工业的发展相比,舟山的船舶业可谓突飞猛进,短短四五年时间,产值就从几亿元跃过百亿元,去年领先水产加工业近30亿元,今年预计可达300亿元。船舶工业总产值、造船完工量均超过全省一半,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现代化船舶修造基地。
“舟山的船舶工业连续4年增长率在80%以上,这在舟山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的,创造了‘舟山速度’!”在舟山,记者处处听到这样的评价。
位于普陀区小干岛上的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就让我们见识了“舟山速度”——当年动工、当年投产;首制船当年开工、当年交付。
从2004年10月至今,欧华公司在茫茫滩涂上筑架搭棚,引进世界先进的三维设计平台,并与欧洲及国内著名的船舶设计公司全方位合作,全面实施精度管理和“壳、舾、涂”一体化的现代造船模式。
欧华公司首制船是为德国船东打造的12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令船东想不到的是,他还没有招齐船员,新船已可交付运营——在国外需要2年的生产周期,欧华公司不到1年就建成了。
速度,引来了众多船东连下120亿元的大单,去年欧华公司产值为28.5亿元,为舟山市第一;目前手中订单额已超过270亿元,生产计划安排到了2015年。
位于岱山长涂岛的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厂房、船坞、船台绵延数公里。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海涂,现在却成了省内最大的民营船厂。去年7月“金海湾”全面投产,当年就承接订单30余艘;今年上半年新承接订单量达到400余万载重吨。
高起点的发展,让舟山船舶工业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装备水平、制造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舟山先后引进了中远、万邦永跃、东海岸船业等一批大项目,使一直徘徊在修造渔船、小艇水平的传统船舶修造业展现出“嫁接”优势,开始腾飞。
金海湾公司拥有的现代化船体涂装生产线是国内首条,连“江南”、“沪东”等国内造船业名宿,也纷纷派员前来取经。两三年工夫,金海湾公司就具备了修造各类船舶的能力,目前手持订单已进入世界船企前20位。
随着模块化的造船模式的逐步应用,不少舟山船企开始建造高附加值船舶,利润更丰厚的大型海洋工程船、大型特种船的建造计划也开始制订。今年上半年,舟山新承接船舶订单700万载重吨,占全国的19.1%。
“港”字放到“渔”字前 ——吹响发展现代海洋经济的号角
到过舟山的人,为舟山船舶业快速发展感到惊喜,同时也会产生疑问:究竟是什么为它插上了腾飞之翼?
作为全国最大的渔场所在地,“渔兴则兴,渔衰则衰”这个“金箍圈”一直套在舟山人的头上。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的急剧衰退,渔场空间的缩小,舟山传统渔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普遍出现减产减收。
在分析比较后,舟山人把发展的目光落在与他们朝夕相伴的船上。船舶是开发海洋的重要载体,船舶修造业是临港工业的龙头,而舟山具有发展船舶业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全市水深15米以上岸线有200.7公里、20米以上103.7公里,世界罕见,能够适应当今船舶大型化的趋势;舟山位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区域和国际航道上,每年上海、宁波—舟山港的进出境船舶达1万多艘次,为加快发展船舶修造业提供了极好机遇。
由于可用岸线趋紧及土地、劳动力成本提高,世界造船中心这些年向东亚转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将船舶工业作为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重点,成了舟山人的共识。
舟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招商引资、外引内联,加快大项目落地;尽快办理各项审批手续,支持企业迅速达产;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船舶配套企业发展,提升船舶科研、设计能力及人才培养。
“现在的船厂已经不能和过去同日而语了。可以这么比喻,现在是航空母舰,以前是小舢板。”浙江东鹏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乐鹏飞见证了舟山船舶工业的转型发展历程。
1999年,濒临破产的六横船厂转制,乐鹏飞用400多万元接手这家“设备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古董”的乡镇企业。“做些渔船修修补补的事,我接手前一年,船厂做了150万元产值;接手当年,我做了350万元产值。钞票也赚,但赚得很吃力。”
虽然当时修船形势很好,但东鹏公司规模小、地方小、用工成本高,无法跟人家竞争。于是,乐鹏飞就开始上造船项目,考虑造化工船、油轮等特种船。这种船虽然技术难度高,但利润高。
“2005年,造的船开始交货了,3条船就做了2个亿,比前一年足足翻了三番多。去年产值做到4亿多,今年手里订单太多,来不及造!”乐鹏飞说,舟山的船舶修造企业大都在2003年开始起飞,就是市里打造修造船基地带来的规模效应。“别的不说,过去阿拉只修国内船,现在大量的国际订单都跑到舟山来了。你去六横街上看看,每天有几百外国海员走来走去,光酒吧就成了一条街。”
经过几年努力,舟山船舶工业国资、民资、外资“群雄纷起”,形成了集船舶设计、制造、修理、船配件制造、船舶及船用商品交易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去年,中国船舶出口10强中,有2家是舟山企业;出口额达10亿美元,占全国船舶出口额的十分之一;今年上半年船舶出口额为6.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在船舶业的带动下,去年舟山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815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4.5%,成为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
在介绍舟山产业的官方资料中,传统的“渔、港、景”的提法,已被“港、景、渔”所替代。这个被悄然排到第一位的“港”字,代表的就是港口及船舶修造等临港工业的崛起。
舟山,正向着现代海洋经济转变。
面向大海 机遇无限
今年上半年,在浙江工业发展排名中长期处于末位的舟山实现了飞跃:工业产值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工业企业综合效益考核位居全省第二。
取得这一成效的重要原因,就是舟山近年来一直把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最大程度地发挥群岛型城市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船舶工业异军突起。
面向大海,机遇无限。舟山审时度势,紧紧抓住世界船舶产业转移和国内航运业繁荣、船舶需求旺盛的机遇,引进国内外造船名企落户,对当地原有的船舶修造业进行高水平“嫁接”改造,创造了4年里年均增长80%以上的神奇速度。在项目选择和产业布局上,舟山注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既发挥了自身港口、岸线等资源优势和地处长江口、紧扼世界最繁忙国际航道的区位优势,又避开了淡水、环境容量相对稀缺的短处,花大力气培育、发展集船舶修造、船用配套研发于一体的船舶大产业。在船舶业崛起的同时,舟山积极谋划港口物流、涉港服务业、海洋旅游、现代渔业的“百花齐放”;在追求规模、产值、速度的同时,更着力于效益、水平、科技含量的提升。舟山,为我们描绘了海洋经济的美好蓝图。
与有限的10万平方公里陆域,稀缺的一次能源、矿产资源相比,浙江拥有广阔的海域面积,全国海岛最多、海岸线最长,拥有在全球罕见的港口、岸线资源,以及紧邻上海这个我国最大经济与航运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我省积极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海洋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与浙江经济的总量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的潜力巨大。
海洋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港航强省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是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我们相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海洋经济在浙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