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8|回复: 1
收起左侧

国内船舶专家齐聚扬州支招 扬州造船产业如何"突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0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扬州网讯  近两年受全球大气候影响,中国造船业进入接单难、交单难、融资难、成本高、利润低的“寒冬”。船舶产业“寒冬”何时过去?扬州造船产业如何应对?昨日,我市在江都召开“扬州船舶行业转型升级研讨会”,邀请来自全国的船舶行业专家以及各大船舶企业负责人,针对目前造船业的困境,共谋发展出路。
    第1招:
    苦练内功
    科技创新 做强“精品船”
    与会专家预计,在2013—2015年,船舶市场总体仍将低位徘徊。面临寒冬考验,扬州造船企业如何“突围”?专家们建议,首先要练好“内功”。
    “近年来,虽然造船业仍然低迷,但我们发现,其实那些在燃油效率和环保等方面有独特优势的船只仍然是很受关注的,成交也很活跃,这说明高技术含量的船只还是有市场的。”中航国际船舶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旭辉认为,国内的造船业应向精品转型。而这,显然就需要船企苦练“内功”,加大科研投入。
    同样,管理和效率也是必须要修炼的“内功”。Infor亚太区首席制造专家Frank Liu告诉记者,日本建造一艘15万吨级原油轮的周期从开工到交船只需8-10个月左右。而我国北方某造船企业从开工到交船则要16-18个月。
    “造船周期长短,是反映造船企业的生产能力、科技开发、设备设施以及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造船企业若能缩短船台周期一个月,人工、动能和制造等生产管理和专项费用就可降低400万元以上。”Frank Liu认为。
    第2招:
    拓展市场
    邮船、游艇产业或是方向
    日前,一则消息引起各界关注:仪征金陵船厂要复制世界著名的“泰坦尼克号”。作为顶级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为什么要选择在扬州复建?业内分析,他们是看中了扬州良好的造船基础以及水域条件。而这,似乎也给了扬州造船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数据显示:2012年度,江苏散货船完工量1928.6万载重吨,占比86.9%;而液化天然气船、液化油气船、汽车运输船、客滚船、化学品船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船型所占比例过低,而扬州的情况也大体如此。而目前的情况恰恰是,散货船是受冲击最大的船种,订单最难接,而液化气船、高端化学品船、海洋工程船舶等,市场成交仍然比较活跃。
    “扬州乃至整个江苏的造船业应改变以单一类船型(特别是散货船)为主的造船格局,转为生产多类型船型,特别是特种船和小型海洋工程船。要支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高附加值船舶比重。”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产业综合研究所所长陶永宏认为,邮轮和游艇或许是江苏造船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我建议应尽快制定江苏省游艇邮轮产业发展规划,建设1-3个江苏省游艇邮轮制造产业基地,支持江苏游艇俱乐部做大做强。”
    第3招:
    “扶大扶优”
    扶植“龙头”造船企业
    从现实情况看,在应对危机时,实力雄厚的大型船企的抗风险能力更强。“江苏这方面的要求更为迫切,特别是要扶持大型骨干造船企业,否则很难与国内央企、日韩企业抗衡,‘三分天下有其一’格局也难保。”对于江苏船舶制造业,陶永宏认为,应积极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通过并购逐步整合,消化、淘汰一些业绩不佳的中小船厂的过剩产能,并鼓励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进行产业链整合优化。鼓励中小型造船企业面向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在国内船舶制造市场中,江苏占1/3份额;而在江苏造船产业中,扬州也大约占了1/3的市场,扬州是国内重要的造船基地,希望在应对危机、转型升级方面,扬州能‘杀开一条血路’。”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们提出这样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0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加油,扬州造船业大有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6-22 19:01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