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边是熔盛重工迟迟不肯完成收购,另一边是全柴动力及股东急迫地等待股权被收购,两者之间的角力正在证券市场中上演。
回首过往,2011年4月熔盛重工以投标价格21.49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亿元中标购得全柴集团100%股权,因涉及国有股份转让、上市公司间接并购及触发要约收购,因此须经国资委、商务部和证监会审批。熔盛重工通过受让全柴集团全部股权,间接持有全柴动力44.39%股权。同时,熔盛重工以16.62元/股向除全柴集团外的股东发出全面要约。2011年8月,商务部和国资委批准收购,不过至今为止熔盛重工还未将获批材料全部提交给证监会。
如今,熔盛重工收购全柴集团的协议已经签署1年多的时间,国资委的批复有效期也将过期,但收购仍未完成。上周,熔盛重工分别通过全柴动力和中国熔盛重工向外界发布公告,但更多的谈及自身遇到的困境,对于全柴动力的投资者而言,依旧看不到收购的确切时间表。因为熔盛重工收购进程停滞不前,重仓持有全柴股份的机构投资者选择不再沉默,开始向熔盛重工“发难”。
同时,二级市场过去10个交易日中,全柴动力的股价9度下跌,累计跌幅22.65%,仅上周股价就跌去16.95%,最终报收于10.68元/股。
机构“讨伐”
全柴动力今年的多份公告均显示,熔盛重工在获得商务部和国资委的批文后始终未提交至证监会。
这种一再拖延的做法导致全柴动力部分股东的不满。7月初,兴业全球基金和东方证券联手致函全柴动力及熔盛重工,要求就要约收购事项召开说明会,就未向证监会提交材料的具体内容、未提交的真实原因及何时能够提交做出答复。
直至上周,熔盛重工才通过全柴动力和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熔盛重工先后公告,描述了该交易的经过,并用大篇幅说明公司遇到的困难,但对于兴业全球基金和东方证券的质问并无实质回应,仅提及注意到国资委的批复将于8月26日到期,目前拟与全柴集团的控制人全椒县政府商议交易延期的可能性。
新金融记者致电全柴动力证券部,该部门相关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方面也并不了解收购的具体细节和进展停滞的原因,若有最新进展,公司将及时公告。
对此,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王晓明公开表示,熔盛重工方面的现金流和负债压力可能比较大,即使无法履行收购也可以理解,但应提出合理的变通方法。
其实,兴业证券只是众多机构投资者的代表,包括长江证券、中融信托、盖茨基金会都是看到要约收购出现的套利空间才介入的。
国信证券分析师胡鑫指出,从2011年9月开始,熔盛重工的股价就跌破了16.62元/股的要约收购价格,随着股价的逐步下跌,无风险套利的空间也逐步增大,那些在每股14元至15元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只要最终把股票卖给熔盛重工就可稳赚不赔。但随着股价快速下滑,作为要约收购方的熔盛重工在资产估值方面的损失逐步增加。由此判断,熔盛重工可能并不情愿完成交易,拖延时间直至国资委批复过期是无奈的选择。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除去全柴集团持有的44.39%外,全柴动力其余非控股股东还持有15760.75万股股票,约占总股本的55.61%。若这部分股票以每股16.62元的价格收购,则熔盛重工将要为此总共支付26.19亿元。
“当然,熔盛重工考虑的不仅仅是这笔庞大的支出。如果所有的非控股股东都将股票出售,那将形成全柴动力只有全柴集团单一股东的局面,这意味着全柴动力的私有化完成,届时可能会从A股退市。这也是熔盛重工方面极为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极为宝贵,只要"壳"在,未来就有再融资的机会。”胡鑫说。
或许熔盛重工在制定收购计划时未预料会触及要约收购的问题。在2011年签署收购协议时,全柴动力的股价徘徊在每股20元的高位,与每股16.62元的要约收购价相距4元多。
不过目前来看,全柴动力的股价已经跌至10.68元/股,以此价格买入,套利的盈利空间高达55%。在要约收购前景渺茫,且国资委批文有效期将至的情况下,众多机构投资者是否出击尚需打上一个问号。
造船业低迷
熔盛重工母公司股价的走势也受到了收购全柴集团事件的影响,目前中国熔盛重工(以下称中国熔盛)持有熔盛重工96.09%的股权。
在上周的港股交易中,中国熔盛曾经创下1.42港元/股的上市后最低价,与2010年11月上市时的发行价格8港元/股相比,已经跌去8成。
上投摩根基金经理杜猛指出,船舶制造业是一个长周期的行业,一般每个周期约为10年。由于近两年全球的航运业处于低谷,国内众多造船企业的经营受到了很大影响。
中国熔盛和熔盛重工的主营业务均为船舶制造,行业周期性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从近两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尽管中国熔盛201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09%,达到161.83亿元,但净利润的增幅只有0.11%;净资产收益率为11.99%,同比下降48.73%。
同时,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熔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2.55亿元。熔盛重工完成收购全柴集团和要约收购全柴动力非控股股东股权,总计需要47.68亿元,这对于中国熔盛和熔盛重工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此外,为了弥补日常经营资金的不足,中国熔盛还在今年3月底发行了20亿元的3年期票据。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装备制造业分析师指出,从近期的半年报预告看,主要船舶制造类上市公司业绩都出现明显下滑,这种态势短期难以改变。
同样,以生产内燃机为主营业务的全柴动力的经营情况也在急转直下。今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只有1384万元,同比减少38.46%。而2011年2543万元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大降7成多。
目前,在最新每股股价为10.68元的情况下,全柴动力的市盈率约为180倍,是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10余倍。如果熔盛重工以16.62元/股的价格收购,则意味着收购价格对应的市盈率达到270倍,这恐怕也是熔盛重工所不愿看到的。
不过,熔盛重工一再对外界表示,目前正在与全柴集团的所有者商议延期交易的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