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75|回复: 10
收起左侧

浙江造船:瞄准高端 致力打造海工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
本帖最后由 龙船客服 于 2012-6-14 15:52 编辑

【摘要】转型海工船不愁订单 科技创新谋求新突破
21.jpg -->
目前,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加紧研究造船工艺,谋求新突破。
    当全球造船业陷入低迷状态,国内造船业也处于困境时,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却满园“春色”,实现了生产经营的“稳增长”。这其中的秘诀在哪里呢?带着疑问,笔者近日来到浙江造船公司进行了采访。
    进军高端市场订单排至2014年
    据了解,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的海洋工程类船舶订单排至2014年,将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揽入怀中。
    一路走来,呈现在笔者眼前的,还有另一番与众不同的“春潮”:在象山港,浙江造船公司的生产基地上,一艘艘巨型船只依水而泊,一字排开;高耸入云的吊架挂起货物左右移动,装载着分段的平板车来回穿梭;船板上、车间里,头戴钢盔的造船工人在飞溅的焊花中挥汗忙碌。
    热火朝天的场景,成为这条海岸线上最耀眼的风景。
    “这艘船的型号为GPA696,是一种多功能海洋工程船,科技含量世界领先,目前该型号的船,我们公司已经接了10个订单。”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总经办工作人员王亮介绍说,“旁边这艘是SX130,代表了世界海工船高水平,它的‘X-Bow’船艏是国内首制,可以保证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平稳航行,安全性极高。”
    如果要拿海洋工程船和散货船作对比,有这样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1艘5000吨级的海洋工程船,价值高达7000万美元,其耗费的钢材不过2200吨。而1艘11.8万吨级的普通散货船价值不过3000万美元,其耗费钢材就要1600多吨。“海洋工程船主要贵在它的科技含量上。”王亮解释说。
    去年,当全球造船业深陷泥沼时,浙江造船有限公司顺利交付了20多艘高端海洋工程船,其中SX130、PX105、GPA696三种船型都是全球首制。这表明,浙船公司在全球海洋工程船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转型升级应对行业“寒流”
    早在2003年,当造船业形势一片大好时,浙船公司就开始进军海洋工程船领域,提早转型,从而在后来的危机中寻到无限商机。
    有关人士分析,造船业产能激增并过剩,同时受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影响,全球贸易量下降,航运业陷于低谷,是导致目前造船企业日子不好过的两个主要原因。
    提早进行战略转型,是浙船公司成功的重要法宝。
    几年前,浙船公司和其他造船厂一样,主要生产吨位大的散货船。后来,浙船公司董事长梁小雷“嗅”到了潜在的危险,他敏锐地洞察到,普通海运船竞争激烈,利润微薄,若长期如此,必定导致产能过剩,一旦市场波动,很容易陷入危机。
    凭借个人对全球船舶制造及海运市场的观察力,2003年,梁小雷带领浙船公司开始进军海洋工程船领域,并把竞争目标锁定在当时为欧美、新加坡等国家所垄断的海洋工程船制造市场。从此,浙船公司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转型路。
    “专注海洋工程船的设计和建造,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这一明确的战略定位被提出后,浙船公司发现,“海工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管理以及与国际人才和领先技术资源的互动配合。”因此,他们开始精心布局海工船市场,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在引进众多国际人才的同时,吸收并积累了大量世界先进船舶的建造经验,为己所用。
    事实证明,浙船公司的努力没有白费。2007年初,公司投资14亿元建造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工程船生产线,可同时建造8艘海洋工程船。2008年,第一艘海洋工程船正式交付使用,实现了浙船公司由制造低技术、低附加值的普通船舶向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船的转型。2011年,浙江造船产值超过52亿元,其中海工船占据了80%,而且随着海洋工业的发展,这一订单还在继续增加。

    科技创新谋求新突破
    浙船公司从7年前就开始组建自己的设计团队,积累了大量海工船的设计建造经验,不但能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而且能根据中国船厂的实情,对国外的设计方案进行本土化的优化整合。
    今年1月,在浙船公司的船坞上,两艘高端海洋工程船GPA696和SX130下水试航,再次吸引了同行的目光。
    回忆起SX130海洋工程船的完成过程,浙船公司一位项目经理百感交集:“这艘船是全球首制,船舶成功出炉之前的每一个细节上的故障,都可能导致功亏一篑。”所以,建造这艘船的两年半时间,对项目组每一位成员来说,显得格外漫长。
    对于建造细节的点点滴滴,项目组成员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这艘船上一个“特立独行”的新设计––“零排放”系统。
    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正常的排气系统都在船舶的顶部,但这艘首制船为了实现“零排放”的目标,排气系统设计上要经过净化处理设备,并最终化成无污染的水汽在船侧排放。
    由于排放的废气要在船体相对狭窄的空间里“周转”,排气管道的空间大小、位置高低都会对排气管道的背压和温度产生较大影响,理论和现实运行上的数据误差让最初的气体排放一再遭遇故障。这项实验进行了多少次,连项目组都记不清了。而最终大功告成,则意味着浙船在海工船舶制造能力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王亮坦言,成功制造出两艘高端工程辅助船已属不易,然而其核心部位,包括设计、动力系统、通讯设备等,几乎90%以上都是进口。目前,浙船公司加紧研究造船工艺,进行科技创新,谋求新突破。

    “零排放”才是新“卖点”
    船舶制造业仍然在抱怨市场低迷,但是,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却把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揽进怀中。分析这一现象,可以发现其中一个秘诀就是坚持船舶“零排放”的设计与生产。SX130海洋工程船就是这家船企的“代表作”。
    据国际航运业相关资料显示,其排放总量相当于全世界排放总量的3%,且该数字呈增长趋势。近年来,国际船舶规范标准几经修订,最大“看点”是船舶的环保指数逐渐升高,并由此引发了国际船舶制造业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如果经不起规范标准的检验,船舶就不具备投入市场运营的基本条件。达标,才意味着紧握了一张市场“入场券”。同时,国际海事组织推出了一系列新规,突出了一条主线也是环保。当然,有些条款属“提前打招呼”,可推迟执行,但航运业普遍不“买账”。他们投资新船的意愿是未来的经营发展,对设计与能效均领市场潮流的新一代绿色船舶才情有独钟。
    正是在绿色意识的驱动下,航运业对“零排放”船舶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市场也给了“零排放”船舶一片惊喜。现在,“零排放”船舶才是新“卖点”。进一步说,“零排放”船舶的设计与生产,也就成为了船企之间白热化竞争的一大“赛点”。新制造的船舶具备环保特质,才真正具有了“卖点”,也才会吸引船东“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言而喻,国际船舶规范标准和国际海事组织新规,意在提高船舶市场的进入门槛,优化船舶产业结构,从而为那些“零排放”船舶腾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由此看来,船企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唱好研发并推出“零排放”新船舶这出重头戏。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排气系统设计上通过净化处理设备,最终化成无污染的水汽“拐弯”到船侧排放,在国际船舶市场上创造了新“卖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4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技术门槛,资金门槛。要人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4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
据了解,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的海洋工程类船舶订单排至2014年,将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揽入怀中。
{:3_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4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求问这个是多久以前的文章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6-1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中山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的海洋工程类船舶订单排至2014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5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厉害啊,看来船厂转型势不可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5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都要裁员了,还有这样的广告出现,误导大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顶楼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6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失业的人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7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可劲儿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会吧,不过现在船厂日子是不好过,除非大型国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3 12:00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