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市场井喷行情启动 来源:中船工业市场研究中心 2011-11-10 2011年上半年,海工装备市场大幅反弹,订单出现井喷,再现了2007~2008年的极度繁荣景象。建造市场呈现出成交量大、成交金额高、成交种类集中、承接厂家集中等特点。 新接订单成倍增长 上半年,全球海工装备市场持续火爆,特别是大型钻井装备建造市场的成交量超出预期。截至7月初,全球成交大型钻井装备65艘(座)、大型生产装备12艘、三用工作船和平台供应船65艘。 由于新接订单的成倍增长,全球海工装备的手持订单量比去年有了大幅提高。钻井船和钻井驳的增幅最高,较去年12月初分别增长54%和67%;其次是平台供应船,达到33%;自升式钻井平台次之,为28%。与上半年的订造热潮相比,海工运营市场的复苏较为平缓,平台利用率从1月的72%缓慢增长至6月的77.6%,闲置平台减少,市场需求走强。日租金在利用率走高的带动下,也开始缓慢攀升。 由于去年底以来涌现的大量新订单,今后两年新装备的完工量将大幅增长。预计2011年全球计划交付的各类钻井装备达61艘(座),2012年36艘(座),2013年52艘(座)。 成交金额逾350亿美元 上半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额逾350亿美元,占全部新船成交额的46%以上。其中,钻井船达170~180亿美元,自升式钻井平台60~70亿美元,LNG-FPSO/FSRU、FPSO和海工辅助船约120~150亿美元。 各类装备成交单价的提高也促成了今年总体成交金额的大幅上扬。今年,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建造单价达到1.9~2.1亿美元,较去年的1.8亿美元增长11%;钻井船也有微幅增长。 以吉宝远东建造的KFELS B型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例,1月该型平台的接单价格为1.8亿美元,5月已涨至1.9亿美元左右。同样,韩国船企承接的钻井船价格也在看涨。三星重工一直维持较高的成交价格,普遍为6亿美元以上;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年初的成交价较低,为5亿多美元,但目前也提至6亿美元以上。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的低价不排除两家企业为了争取订单填补船位而采取阶段性的压价举措。不过,与金融危机前7~8亿美元的单价相比,钻井船的价格还具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钻井船和自升式平台成主流 大型钻井装备中,钻井船和自升式钻井平台是今年成交的主要装备,其中钻井船达到29艘,占48%;自升式钻井平台30座,占49%;半潜式钻井平台仅2座,占3%。 大型生产装备中,FPSO、FSO、LNG-FPSO和LNG-FSRU各有斩获,特别是LNG生产装备崭露头角,成交的LNG-FSRU达到4艘,LNG-FPSO也有1艘。FPSO和FSO的成交量平平,各有2艘和4艘。 钻井船和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的急剧增加说明市场对这两型钻井装备看好,运营市场较有发展潜力。钻井船的需求主要来自新兴深水产区,特别是西非和巴西,因此以新增需求为主。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需求则表现为更新和替代需求,主要来自传统产油区,如中东、东南亚、墨西哥湾等急需增加作业水深在350英尺以上的平台。今年,正是这两类潜在需求,伴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推高了建造市场的订造量。 韩国和新加坡优势明显 在今年上半年成交的77座(艘)大型钻井和生产装备中,韩国和新加坡船企再次成为接单主力。接单超过10座(艘)以上的船企共3家,依次是吉宝岸外与海事集团(21座)、现代重工(14艘)和三星重工(12艘),合计占总量的61%,体现了较高的集中度,也体现了韩国和新加坡船企在海工装备建造市场的优势地位。 吉宝岸外与海事集团今年的订单大大超过去年,迄今21座的接单量是去年全年7座的3倍,而且绝大部分是自升式钻井平台。目前,该集团的各类装备的成交额已达60.3亿美元,与最高的2007年持平,并有望再创历史纪录。 韩国船企在继续发挥钻井船和FPSO等高端产品建造优势的同时,自身的竞争格局发生微妙变化。现代重工不仅在接单总量上,而且在钻井船接单上均超过了本国的钻井船建造巨头三星重工。面对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三星重工有意回归以前冷落的FPSO市场,同时继续坚持开发LNG-FPSO市场。 中国船企在海工市场也有所斩获,特别是大船重工和中远船务表现比较突出。 大船重工与挪威SeaDrill公司的合作可谓是进入海外市场的新突破,2座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使其进一步具备了与新加坡船企抗衡的能力。同时,几座平台订单陆续生效,使得大船重工在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市场占有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中远船务承接的FPSO改装和钻井船订单也在中国船企中名列前茅。今年,中远南通船务从挪威SeaDrill公司接获3艘钻井支援船订单,单价1.12亿美元。不仅如此,中远船务与挪威海工设计商Inocean公司还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计划推出新型钻井船设计。 下半年市场继续看涨 对于今年钻井装备订单的火爆,特别是钻井船订单的暴涨,业内人士认为,其中一方面来自原油价格的高企,另一方面来自金融危机后补偿性订单的释放。钻井船订造或将接近尾声,船厂的接单热潮不会持续,因为目前钻井船的手持订单量已相当于船队的87%,业界担心未来钻井船将出现过剩。但另一方面,依然有船东有意愿订造新的钻井船,而且从近期的成交情况看,其势头并没有减弱。 其实,船东订船的最大动因来自原油市场,如果油价持续保持高位,那么海工装备市场的火爆还将延续,建造市场还将涌现新的订单。其次,很多跨国石油公司因为金融危机后的市场萧条大幅削减了计划中的投资项目,市场好转后肯定要加大投资,这也令海工运营商和承包看好未来前景。目前唯一的不利因素是,海工运营市场还处在复苏阶段,而部分新订单确实属于投机订单,没有石油公司承租,因而可能加大未来运营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这会反过来影响建造市场。 从目前来看,海工市场在利好因素的带动下有望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鉴于韩国和新加坡大型船企的船位有限,船东订船的目光可能会转向中国船企,为中国船企进入海工建造市场赋予发展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