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终盘点,船企的老总们都乐得合不拢嘴。
江苏扬子江船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缪为群就是其中一位,拿着财务报表,数字非常抢眼:2010年前11个月,公司就交船45艘,圣诞节前全年交船48艘的目标已圆满完成。而缪为群所在的江苏,2010年前11个月造船完工量已达1986.4万载重吨,超过1800万载重吨的年度目标。“全年完工量将在2200万载重吨左右,比2009年增加600多万吨。”江苏省国防科工办主任秦雁的话语间透露出喜悦。
据工信部最新统计,2010年1—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为56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4%。中国造船2010年的精彩表现,为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完美收官,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请看——
A 三大指标领跑全球 重建世界造船格局
本世纪头十年,随着全球造船市场逐渐“东移”,欧美等传统造船企业纷纷转型,全球造船重心集中到太平洋东岸,中国及时承接了这次“东移”带来的机遇,与日本、韩国逐渐成为全球造船的“三巨头”。
当然,此间还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并没有牵制中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业界专家说,随着新兴经济的快速回暖,国际贸易趋热,船市的结构性需求增加,再加上中国造船企业创新力度加大,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得到及时化解。
在专家看来,金融机构对船企的支持力度也很关键。“2010年年初的时候,还有弃船的现象发生,但是相比金融危机时,明显少了很多,这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密不可分。”专家介绍:“我们发动全国的金融机构来帮助造船企业,每个季度都会组织银企对接活动,通过金融租赁、担保授信等方式,避免弃单现象发生,每年参加的金融机构不仅有国家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等国字号银行,还有区域性银行,确保银企对接成功。”
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造船在2010年收获历史最好成绩:截至11月底,全国造船完工量56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4%;新承接船舶订单量6398万载重吨,是2009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2.8倍;手持船舶订单量19936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5.9%。三项指标领跑全球,仅新接订单就占全球比重的60%以上,而且仍呈增长趋势,正在重新构建世界造船格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2月11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上海外高桥船厂年造船突破700万载重吨,成为中国第一家年造船产量突破700万载重吨大关的船厂,也成为能与国际最知名船企媲美的船舶企业。
其实,格局的改写,不仅是量的增加,还是质的飞跃。几年前中国船舶企业想都不敢想的超级吨位货轮和海工装备,在2010年已成现实:30万吨矿砂船、苏伊士油轮、深海铺轨船、钻井平台、1万标箱集装箱船……
眼下,各地正在盘点自己的“2010成绩单”:山东全省造船能力将达到600万载重吨,是2005年的3.3倍;广东全年造船完工量有望增3倍;安徽造船产业集群集聚效益得到很好的发挥;福建已建成四大造修船基地……
B 民营船厂唱起主角 上市融资做大做强
这些故事都发生在精彩的2010年:
9月8日,中国第四大造船企业、江苏扬子江船业在台湾上市,成为首家登陆台湾资本市场的大陆企业,被视为两岸资本市场合作的“破冰之旅”。
10月28日,全球造船界级别最高的非政府组织会议——第19届日欧中韩美船舶发展高层峰会在江苏南通举办。在这个云集了美国通用、日本川崎、韩国三星、德国不来梅等全球造船大佬的峰会上,首次有了中国民营船企的身影。
11月19日,国内最大民营船舶企业、第二大造船企业江苏熔盛重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这距离熔盛重工建厂仅仅5年时间。
……
这一个个精彩故事传递出一个共同的信号:中国民营船舶企业正在成长,并担当重任。业内人士看来,不管是船舶建造水平,还是资本运作能力,民营船企已经成为我国造船业中继央企和地方骨干船厂之外的第三支重要力量。
作为一个融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于一体的产业,中国造船业长期呈现国字号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2005年开始,沿长江岸线,一批大型民营船企安营扎寨,开始了不寻常的造船之旅。
在集聚了中国最好的民营造船企业的江苏南通,民营船企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熔盛重工把“大”做到了极致,明德重工把“高”和“精”做到了极致,而韩通重工则把单一船型做到了极致。据国防科工办的统计,熔盛、明德、韩通“民企三兄弟”手持订单超过2000万载重吨,至少占全球4%。而熔盛手持订单居全国第一,这成为民营船舶企业强势崛起的最好注解。
造船是技术和资金密集的行业,融资成为很多船企面临的一大难题。而随着实力做大做强,中国民营船企开始在资本市场角逐。扬子江船业在台湾上市前,已在新加坡上市,熔盛重工首开民营船企在香港上市先河。
“境外上市,不仅募集了资金,还扩大了影响。”业界专家说,船企在台湾上市后,赢得了与台湾造船行业的深度合作,技术研发、订单合作等方面都有收获,“更重要的是,民营船企上市,是做大做强的重要标志”。
C 瞄准海工高端攀升 转型升级快马加鞭
产品向附加值要效益,产业向高端要竞争力。
2010年,是中国船企转型元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高端装备制造列入其中,海洋工程榜上有名。在这一年,代表船舶建造最高水平的海工装备在各大船厂纷纷出坞。
2010年6月29日,世界首艘带自航能力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瑞美蒂”号在南通中远船务成功交付。
5月28日,“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世界首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起重能力和DP3(动力定位三代)级全电力推进动力定位,并具备自航能力的船型工程作业船“海洋石油201”号在熔盛重工顺利出坞。
合同总价1.95亿美元,建造周期34个月,代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最高水平的GM4000半潜式钻井平台即将交付……
2010年,既是传统船舶制造的迅猛发展之年,也是海工装备的跨越发展之年。全球的海工装备订单纷纷来到中国,来到东部沿海地区的辽宁、山东、江苏、福建、上海等地的大型船厂。传统的船舶企业也纷纷加大投资,上马海工生产设备。
国内大型船舶修造企业正在加速向海工制造转型。中远船务、熔盛重工、明德重工、惠生重工有限公司、美利昌通宝、吉宝船厂等业内领先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中长期“海工规划”,不少规模以上的船舶及配套企业中成功转型为海工制造装备企业,并实现了海工产品的全面覆盖。
转型升级,既要看船舶品种的高端变化,还要看船舶产业链的整体提升。这其中,船舶配套的提升至关重要,关系到船舶的增值空间被谁获得。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中国造船完工量猛增,但配套国产比例涨幅不大。原因何在?虽然我国在柴油机、发电机组、螺旋桨等船用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船舶导航设备、通信设备、控制系统等船舶配套产品,还多采用国外产品,致使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发动机、电子控制设备等船舶关键配套件的进口比例高达70%,这与发达国家船舶配套国产化率已达90%相比,差距不小。
船舶配套设备费用占总船价普遍在35%左右,能否突破配套国产化的“瓶颈”,直接关系到产品附加值留给谁。
随着我国造船工业的快速转型,船配企业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发展,配套国产化率肯定会越来越高。
D 积极谋划未来十年 中国造船值得期待
中国造船,誉满全球。盘点2010年,成绩喜人,潜力巨大;面向2011年,信心满怀,充满期待。未来十年,中国造船必将更加给力。
有一组数据让人们对中国造船业有足够的信心: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底,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6398万载重吨,是2009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2.8倍,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77.0%;手持船舶订单量19936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5.9%,同比增长5.5%,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5.3%。手持订单从2010年4月份开始持续超过韩国。
这表明,新船订单已经恢复到上一轮景气初期2006年的水平,船价在底部企稳之后有所回升,行业低谷已过。新船价格在2009年末跌到谷底后,逐步企稳回升。到2010年10月底,干散货和油轮新造价格分别比年初最低点上升3%和3.5%。但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出现的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都会造成造船成本增加,未来新船价格将步入小幅震荡上升的通道。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新船交付加速,旧船拆解量保持高位,拆船船龄也在降低,同时未来全球海运量保持较快上升,会拉动对新船的需求。充足的订单,已让众多船企卯足马力,重点船厂的生产任务均已排至2012年以后,部分船厂订单已排至2015年。
造船业是与其他行业联系非常紧密的行业,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潜力很大。专家指出,未来的竞争焦点还是在于,企业不仅要掌握高附加值船型的制造技术,还应把握住未来市场可能会走俏的船型。比如近期由于风电设备、锅炉、钻井平台配套管架等运输的需要,重吊船的需求热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