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经区以“两区”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整合岸线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船舶工业集群发展。今年前10个月,经区完成造船量6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4.2%;船舶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5.8亿元、增长31.3%,占全区总量的21.2%;完成出口交货值35075万美元、同比增长51%,占全区总量的24.1%。
整船制造企业“扎堆”争强
经区崮山,威海湾畔。沿着这片蜿蜒而充满活力的海湾,威海新船重工、三进船业、新泰源船业、东海船舶四大整船制造基地群龙聚首,竞相崛起,共同撑起山东省重要的船舶制造业高地。
作为经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经区管委高度重视、倾力扶持造船业发展,四大船厂集群发展,快速膨胀,当仁不让地昂起区域工业经济的“龙头”。总投资24亿元的新船重工,抢抓全球造船业产业转移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机遇,以“打造全省总装造船生产基地”为目标,按照现代造船管理模式要求,围绕“造船总装化、服务社会化、配套本土化”三大战略,加快规模膨胀。日前,该公司为加拿大船东生产的30000DWT8号散货船顺利完工;而半个月前,其为德国船东生产的两艘1300TEU同日命名;正在为希腊船东建造的9.25万吨系列散货船主体也已完工。今年前10个月,新船重工交付各类船只5艘、13.4万载重吨。经过4次增资,三进船业总投资达到11700万美元,成为拥有8个加工厂,集设计、研发、加工、总装和配套生产一体化的现代化造船企业。三进船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公司船舶生产量将突破50万载重吨,百亿三进指日可待。而与之一步之遥的东海船舶和新泰源船业也开足马力,奋力前行。
配套企业“牵手”跟进
9月初,由伊萨焊接生产的1吨先期试用产品成功进入新泰源船业。而新船重工也承诺,从建造下一艘新船开始将伊萨产品纳入配套范畴。
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伊萨焊接公司,主要生产船用焊接材料,投产3年来,产品一直没有进入本地市场。今年3月,经区管委了解到企业急于将产品打入本地市场的想法后,便多次深入企业和本地船厂调查研究,力促双方产销对接,互利共赢。
一直以来,本地配套率低,配套半径大、成本高,制约着造船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破解配套难问题,加快实现造船企业配套本地化,经区管委在扶持整船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主动当好“红娘”,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姻”,建立产业联盟,延伸产业链条。在成功与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结盟组建威海济钢启跃船材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山东新船重工又新上了管舾装制作、船用钢质舾装件制作两个配套公司,新船重工总装造船体系日趋完善。
在鼓励扶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自我配套能力的同时,经区管委引进伊萨焊接、奔腾港航、釜一防火板等60多家船舶配套企业和日阳化工、海派尔游艇等9家游艇制造及配套企业。他们还积极引导崮山船舶工业园内的村庄、企业利用闲置资源,主动与四大船舶企业对接,仅崮山镇各村就引进皂埠船舶修造、东港船舶配件、远航船舶配套、东领船舶配件等15个配套项目。目前,经区船舶配套企业涵盖了钢板预处理、焊丝焊材、船舱盖、钢舾装、管舾装等环节的100多个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15%以上。今年前10个月,全区船舶配套企业实现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4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