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1|回复: 15
收起左侧

南京复建郑和宝船2012年9月下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记者昨天(1日)从鼓楼区得知,日前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国福船船体“水密隔舱”制造技艺被列入2010年“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朝郑和下西洋用的宝船即由福船发展而来,南京郑和宝船复建正是采用此项工艺。
    水密隔舱技术提高航海安全
    据了解,中国水密隔舱及福船船形制造技艺是福建沿海木船制造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采用拼接榫接、钉锔加固、麻丝壳粉桐油搅拌的捻料捻缝等核心技艺,使船体结构牢固。舱与舱之间互相独立,形成密封互不透水的结构形式。该技艺是人类造船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对提高航海安全起到了革命性作用。
    而这些具体工作正在由南京仿古郑和宝船的复建来实际承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宝船预计后年9月下水试航
    今年“名城会”期间,当看到70多米长的仿古郑和宝船英姿初现时,四十多位中外市长惊叹之余又有很多期待,他们希望早日看到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中国古船在大海上航行。
    在造船公司总经理赵志刚办公室的墙上,一张已泛黄的工程进度表显示着宝船复建工程计划,上面显示工程计划完工时间是28个月。但在实际施工中,复建人员却遇到了很多想不到的困难,他们为此不得不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
    按照目前的最新计划,预计在2011年底完成船体和主设备安装,2012年上半年招募船长和轮机长、水手长等主要驾船人员参与,2012年9月前后下水试航。

    派人“七赴东马”找木材
    龙江造船厂的造船车间去年便响起了斧锤之声,可施工一直处于不能大规模铺开。船体工程师、来自福建造船世家的方友瑞也很焦急,他介绍说,为了保证船体强度,木船的龙骨、肋骨、船艏、尾柱等部位都需要天然弯曲的木料,可因为规格太大,至今未能找全。
    “想到买木材会很困难,却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大困难。”方友瑞说,“我们对天然弯曲的巴劳木的数量要求不多,总数量预计在2200方,预计就是200多根,然而对其长度、直径、弯曲度、木质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为了找到合适的木料,龙江造船厂已派人“七赴东马”,到马来西亚原始森林寻找木材,目前仍在马来西亚的该厂工作人员刘明介绍说,在马来西亚的伐木场很难找到合适的木料,通常500根木料中才能有1根弯木,而500根弯木中才能找到1根弧度适合的。这些木材运到南京后,也非万事大吉了。
    方友瑞告诉记者,木材的利用率远不如钢铁。在造木船过程中,木材利用率有30%就不错了,而钢铁的利用率达到90%。这就意味着船厂接下来很可能还要去马来西亚寻找特殊木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http://news.sina.com.cn/c/p/2010-12-02/091521570257.shtml

U4984P1T1D21570257F21DT20101202091541.jpg -->
南京复建郑和宝船2012年9月下水试航(图)2010年12月02日09:15  扬子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2841_50799_724806.jpg -->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13518.html#p=2

10月20日,南京郑和宝船厂举行郑和宝船复建庆典,

厂区内,一艘等比例、可进行远洋航行的“仿明代郑和宝船”主体已经复建完成三分之一,
现场举行了宝船肋骨安放仪式。
复建的仿古宝船总长71.1米,排水量1600吨,
自上而下设二甲板、主甲板、艏艉楼甲板、驾驶室甲板、驾驶室顶板共5层,有六桅六帆,
主桅高38米。仿古宝船用中国传统的木船建造工艺建造,
计划于2011年完成船体安装,
2012年完成机电、风帆调试,2013年进行航行试验。


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新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2

2841_50798_518666.jpg -->

2841_50800_230103.jpg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22.jpg -->

新闻中心 > 图片 > 正文

苏州艺人用2000余木片拼成郑和宝船模型(图)

http://news.sina.com.cn/s/p/2010-03-07/170819810379.shtml
2010年03月07日17:08   东方IC
2010年3月6日,一艘全长150厘米,宽46厘米,
由2000余块各种形状的精致木片拼接,
按照1:30的比例制成的一艘仿真“郑和宝船”模型全部完工,
并正式通过了香港客商的检验。
该艘宝船是由苏州相城区太平镇船模艺人徐海林耗时700余个小时精心打造而成,
实船采用可活动的构件,
船上有5桅5帆,船体分上三层和下二层,
共9个功能各异的舱位。
图为香港客商童先生(右一)正在对苏州船模艺人徐海林制成“郑和宝船”进行最后检验。苏民/东方I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南京复建郑和宝船将耗木材5千立方米

2010年10月20日 2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10/10-20/2601422.shtml

中新社南京10月20日电 (记者 唐娟)

“郑和宝船”的复建工作正在郑和当年建造宝船的地方进行。
20日,在南京郑和宝船厂遗址上举行的“郑和宝船复建庆典”上记者了解到。
复建中的郑和宝船将耗木材5千立方米。建成后将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仿古木帆船。

  江苏郑和航海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赵志刚表示:“虽然宝船是严格按中国传统的造船工艺进行复建,
但为了适应现代远洋需要,将来下水后船体的内部装备将很现代。”

  在现场,宝船的肋骨已安放完成。有五层楼高的龙骨架已能让人感受到这艘仿古大船建成后的庞大体量。
据了解,设计建造的“郑和宝船”总长71.1米,两柱间长48.42米,宽14.05米,排水量1600吨,
为全木制结构,用掉的木材将超过5千立方米。在南京2014年青奥会召开前,
将再次从郑和当年下西洋的起锚地出发下西洋。

  赵志刚介绍称,“海舟以福船为上”是自古以来流传在中国造船界的一句老话,
因此,再建的仿古宝船在船型上继承了福船船型的主要精髓,船底设内外主龙骨,
艏艉部上翘,适宜海上远洋。宝船设有六桅六帆,风帆总面积达600平方米,
按中国传统工艺制作,能利用来自各方向的风力,故有“船使八面风”之说。

  据了解,由造船世家组成的建造队伍,将用传统的中国工匠技艺来复建宝船。
宝船所有纵向构件自身连接接头都是中国传统的“嵌入式钩形连接”,
船体水密也是采用中国传统的捻缝工艺,所有材料都是中国的特产桐油及麻丝、壳灰、竹丝粉、压缝钉等。

  虽然仿古船是一艘木船,但是为适应现代航海需求,
不仅有两台447KW柴油机通过变速齿轮箱与尾轴推进系统连接来确保航行安全,
还配有导航雷达、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通讯设备。
同时还按国际海事组织要求,配备了完善的救生设备和消防灭火系统。
而且宝船为全体乘员配备了完善的生活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
让全体乘员在茫茫大海上也不寂寞。(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南京复建“郑和宝船”八下西洋 10国已发出邀请

33.jpg -->

http://news.longhoo.net/2010-10/21/content_4437412.htm
您的位置: 龙虎网>新闻中心>文化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杨云   
2010-10-21 07:02:31

未完工的宝船已是庞然大物
在鼓楼区中保村一带,600多年前是郑和宝船的制造地和起锚地。
郑和下西洋所用的数百艘宝船、战船、马船、粮船、水船等大部分在这里建造,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基地。郑和宝船的复建工程,就是在600年前原来建造宝船的地方。
据介绍,2003年鼓楼区就有了复建郑和宝船的想法,开始进行设计方面的研究准备。
2005年10月,由南京鼓楼区政府和新加坡金龙电子集团共同投资1000万美金成立南京钧龙宝船置业有限公司,
专门从事复建仿明代郑和宝船工程项目的建造、管理、运营工作。
昨天记者以及一大批中外游客聚集在了郑和宝船厂。
当一个1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大门缓缓打开之后,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一艘巨大的木结构船,记者看到,
它至少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船身加上船头船尾至少有六七十米长,
绕船一周就要花上好几分钟。“真是太壮观了,
难以想象600多年前中国就能造出这样的庞然大物。”
来参加名城会的澳大利亚艺术家Len Zuks惊叹地说。
“目前,这艘仿古宝船主体已经复建完成三分之一。
预计明年9月份左右,船体就能竣工,可以下水了。
2012年春季的时候可以进行试航。”南京钧龙宝船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铁军告诉记者。
贾铁军详细介绍了仿古宝船完成后的特点,
与目前世界上已建成航行或在建的仿古木船相比,
“仿古郑和宝船”不论是主尺寸,还是总排水量,都令人惊叹。
仿古宝船上配备了雷达
复建后的宝船,和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那条宝船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吗?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不可能完全一样,600年前的郑和宝船图片早就被毁了。”
贾铁军遗憾地说,现在这艘仿古宝船的图纸,
是他们根据龙江宝船厂遗址六作塘中挖出的舵杆尺寸,
以及南京静海寺残碑的碑文、《天妃经》卷首插图等进行绘制,
经过专家多次论证,才最终确定的具体数据和图样。
不过,贾铁军说,在宝船的建造上,
他们将古代造船的传统工艺都保留下来了,
古船上配有导航雷达、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通讯设备,
还按照国际海事组织要求,配备了完善的救生设备和消防灭火系统。
已有10个国家向宝船发出邀请
仿古宝船的复建中,也碰到了不少难题,其中因建船的木料找不到,
停工了三年。贾铁军说,为了找到合适的弯木,
他们亲自到原始森林里的各个山头、堆场搜寻。
“现在木料还没有找全,过几天我还要去马来西亚的深山老林里找呢!”
这艘古船以后做什么用途?据贾铁军介绍,
仿古宝船完工后,将用于航海、文化考察交流,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第八次下西洋,预计会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出发。
虽然明年9月这艘宝船才可以下水,
2012年才会试航,但目前已经有10个国家向“仿古郑和宝船”发出了邀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本帖最后由 nautilus 于 2010-12-4 13:34 编辑

中国专家将赴非洲寻找郑和船队沉船

http://news.sina.com.cn/c/2010-02-24/023019724869.shtml

2010年02月24日02:30  京华时报
  本报讯 昨天上午,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举行签字仪式。两国专家将通过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水下及陆上文化遗存、遗址、遗物的考察、发掘,进一步破解中非古代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一些历史疑团。中国专家还将赴肯尼亚寻找传说中的郑和船队的沉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介绍,该项目经过了5年的调查、论证和筹备。合作考古内容主要包括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其周边水域水下文化遗存进行科学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对肯尼亚马林迪市及周边地区陆上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及对以往肯尼亚沿海地区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调查研究。

  据悉,中肯本次考古合作项目为期3年,商务部将其作为重要援外项目无偿出资约2000万元的项目经费。每年中方派专家等人员赴肯工作2至3个月。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每年只有两个旱季可以发掘,即6月到9月和12月到次年2月。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法哈透露,预计今年7月份会有中方小组先期到肯尼亚开展筹备工作,主力人员后续到达。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赵嘉斌介绍,目前在肯尼亚沿海地区包括马林迪在内的5个区域内展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中已经出土了一些沉船碎片和大量的中国古代瓷器,瓷器的年代从元代到清代都有。

  “只是不知道这些瓷器是中国人带来的还是阿拉伯人带来的。”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法哈馆长称,对已出土文物的鉴定也是本次合作的重要项目。他介绍,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大部分馆藏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所有项目出土文物如果出于研究目的,根据国际公约,通过签署进一步的协议可以借给中国展出。

  ■考古亮点

  >>水下考古

  追寻传说中郑和船队沉船

  2005年,拉穆群岛一位名叫姆瓦玛卡·谢里夫的女孩自称自己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所率领船队船员的后裔,来到中国“寻根问祖”。昨天,法哈称,郑和船队在拉穆群岛地区曾有一艘航船沉没一直是个传说。而此次中肯考古目的之一是验证传说。

  中方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水下考古还没有找到这条船。2005年去当地考察的时候专家鉴定了此前当地从海底打捞出的一块沉船的碎片,结果证实是元代印尼的一条船,与郑和船队无关。但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方面仍表示希望通过考古找到这艘郑和船队在肯尼亚的沉船。“如果能找到沉船,我们就在沉船当地立一座纪念碑,纪念郑和下西洋。”

  >>陆上考古

  发掘中国古文献中的非洲古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介绍,早在公元9世纪,中国古代的文献就记载了肯尼亚马林迪王国的情况,而马林迪目前是肯尼亚的大城市,古城已经随着河口的沙化隐去。2006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进行的前期调查中,在肯尼亚几个遗址发现了相当数量的9世纪中国文物,表明当时两地已经有了切实的交往。据透露,目前中方陆上考古人员已经在马林迪选择了3个地点作为突破口进行挖掘,探寻9世纪、10世纪时候的马林迪古城。预计挖掘总面积大约为1600平方米,挖掘工作主要由中方派人员组成考古队完成。肯尼亚方面相关业务人员也将参与其中。中方首批赴肯陆上考古队将由9名队员组成,预计最快今夏到达马林迪。

  ■考古幕后

  肯来华受训人员为华裔

  郑和船队在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沉船的传说中,船上的船员逃生至岛上,他们教当地人如何耕地种田,结网捕鱼。后来,他们定居下来,与当地人通婚,代代繁衍至今。昨天,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法哈馆长证实,拉穆群岛地区确实有保持中国传统生活习俗的村落,一个小岛屿上至今还有中国人的后裔在那里生活。

  早在2007年6月,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派两位学员到中国接受水下考古中深海潜水和生存技能等培训,现已顺利结业。这两位学员便是中国人的后裔。目前两人正在当地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研究海岸的潮汐变化、海上气温、湿度、何时适合下水等问题,为后续工作展开做准备。

  ■历史背景

  郑和曾两次到达肯尼亚

  历史记载,自宋代以来特别是明代以后,中国与非洲的经济、文化往来逐渐增多。这些交往主要是通过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15世纪郑和下西洋曾两次到达地处非洲东海岸交通要道的肯尼亚沿海海域。

  据悉,中肯考古专家近年来对拉穆群岛进行初步考证后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拉穆群岛仍居住着中国人后裔,相传他们是郑和船员的后代;其次,拉穆地区是中国古瓷器的仓储之地,在肯尼亚发现的40多处中国古瓷遗址中,拉穆地区是最重要的一个;第三,拉穆群岛的帕泰岛附近海域可能有中国沉船。专家们指出,此次中肯联合考古有望进一步解开一些神秘的历史谜团。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张然
------------
2010-06-17 22:14:03  新浪北京手机用户 2000万够吗?还无偿提供。真气派!
2010-02-24 13:06:27  新浪广东潮州手机用户 验证传说?无聊
2010-02-24 12:38:03  新浪天津手机用户 加油一定能找到
2010-02-24 12:21:38  新浪广东潮州手机用户 无聊、把这些钱给那些贫困户不是更好吗
2010-02-24 11:41:44  新浪广东广州手机用户 顺便勘测一下石油啊
2010-02-24 10:39:59  新浪北京网友 大海捞针!又多了一个税收支出的地方了。
2010-02-24 10:37:56  新浪湖南常德网友hwj521003 为何要去找?找到又如何?!!!
2010-02-24 09:58:28  新浪上海手机用户 如果合理的话,要让我们的势力进驻印度洋,这是很好的事情。
2010-02-24 09:45:01  新浪广东深圳网友情风 好,建立中国海外军事基地
2010-02-24 08:29:42  新浪辽宁沈阳eeii 砖家们可以公费旅游了
---------

评分

参与人数 1 +1 金币 +5 +1 活跃 +1 收起 理由
whutcc + 1 + 5 + 1 + 1 感谢共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劳民伤财,毫无意义,不思进取。
不往前看往后看,船人应该感到羞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劳民伤财,毫无意义,不思进取。
不往前看往后看,船人应该感到羞愧!
更多的思考 发表于 2010-12-4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有**毛用,形象工程
就会做些老祖宗玩腻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梧州
我喜欢木船
DSC02923(6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劳民伤财,毫无意义,不思进取。龙de船人论坛3 d/ M7 U1 |- s  }9 L6 o
不往前看往后看,船人应该感到羞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有个模型放博物馆就行了,搞这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6 22:52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