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0|回复: 1
收起左侧

“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6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摘要】产业规模大幅跃升、自主创新成效显著、配套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最快、最好的五年。规模总量跨越式发展,产业基础全面巩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已经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十一五”期间,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船舶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国务院及时出台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极大地提振了各方面对船舶工业发展的信心,船舶工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新接订单大幅增长,自主创新亮点突出,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产业规模大幅跃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造船完工量不断创出历史新高。预计“十一五”末,我国造船产量将超过5000万载重吨,是2005年造船产量的4.1倍。“十一五”期间造船产量年均增速将高达34.7%,明显高于“十五”期间年均26.5%的增长速度。截至2009年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20460万载重吨,是2005年底的5.2倍。三大主流船型中,散货船手持订单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48.66%,居世界第一位;油船、集装箱达到28.42%、19.67%,均居世界第二。
    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1.1%、46.2%和37.7%。根据现有手持订单推算,预计到“十一五”末我国造船完工量国际市场份额将达到39.3%。按照克拉克松最新手持订单统计,在可预期的三年内,我国造船完工量所占份额最高可达40%左右,依旧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在出口方面,伴随着我国船舶工业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532亿元,同比增长17.8%,船舶产品出口金额283.6亿美元,同比增长44.9%,约为2005年的6倍,“十一五”前四年船舶出口额年均增长率51.78%。
    2009年,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59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为出口的主要市场。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作为传统三大出口主流船型出口额总计达177.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2.1%。
    2009年我国造船产能达到6600万载重吨,约是“十五”末的4倍。中国造船业在硬件能力上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已经基本消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自主创新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科技开发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若干重点产品和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主流船型优化开发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的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实现了三大主流船型的系列化、批量化接单和建造,部分产品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已形成1700~8530TEU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系列集装箱船船型;开发出的23万吨、32万吨、38万吨和40万吨的系列化超大型矿砂船,均实现了批量接单;开发出38型满足共同规范要求的油船和散货船,已陆续承接了640多条、超过5000万吨的订单,占手持订单的四分之一。
    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了国外在高端产品领域的垄断。攻克了LNG船液货舱的建造工艺难关,成功承造了5艘14.7万立方米LNG船,实现了LNG船批量建造;在海洋工程业务领域,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了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成功承接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具备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总包能力,并实现批量建造,我国海工辅助船市场份额已居世界第一位。
    先进制造技术和造船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新成效。“十一五”期间开发了地坑施工法、肋板拉入法等多项新工艺,有力促进了造船周期的缩短和质量的提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并已陆续投入企业的实际应用,打破了国外软件在一些领域的垄断地位。目前我国造船效率与日韩之间的差距已从上世纪末的十分之一缩小到四分之一左右,骨干企业典型船舶建造周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配套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总体看,“十一五”是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主要船用设备产品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国产化研制水平进一步提高,带动我国本土设备装船率的提升。其中,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能力由2005年的191.8万马力猛增到2009年的500.6万马力,年均增长率达到27.1%。我国还新上马了一批船用中速柴油机和甲板机械项目。2006~2008年的短短三年间,中速船用柴油主机新上马项目10个以上,甲板机械项目7个以上。与此同时,船用设备自主研制取得重大进展,超大型船舶的动力系统、大型船用曲轴和甲板机械实现自主生产,形成大型锚机、海洋平台吊机等一批自主品牌船用设备,高端配套产品实现突破,机舱自动化系统已实现国产化。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2008年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设备装船率49.67%,较“十五”末期提高10个百分点。
    在船舶业布局方面,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十一五”期间,按照《船舶工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布局建设的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造船基地已全面形成规模,产业集聚效应显现。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造船企业,2008年我国有8家企业手持订单量进入世界前20强。外资和民营资本大量进入造船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国内造船业竞争格局的多元化。与“十五”末相比,船舶工业私营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并且涌现出一批骨干民营造船企业,成为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另一股强劲动力。中国船舶工业呈现出以大型国有企业为骨干的大中小船舶企业、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7 00:20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