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1-27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尽管是转载,可写的貌似很地道,其中真假难辨了。既然大张旗鼓造了,圈里的应该还是注意保密,圈外的倒不妨胡说八道一番。哪怕只有1%的真实度,这类帖子以后也尽量少发或不发,还不如多来点无关痛痒的热血沸腾贴。
现在倒可以评判一下,散货船或油船造的越多越大,是否代表了我们的设计建造能力就足以自豪到把航母看成小菜一碟了。还有人说,武备等确实技不如人,可起码一个船壳子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咱可干过30万吨级的船,几万吨的航母算什么。
看看航母到底需要多少高技术——且不提武备
- 水动力:30节的航速+大功率多轴推进,快速型+耐波性。
- 动力:难道还有比蒸汽动力更好的东东吗?如果不想在海上老是维修或者等国外厂商上门服务的话。就是一般的双桨船,轴系振动的一套玩意好像也不是次次靠自己搞定的。
- 结构:用规范还是直接计算?和运输船当然没的比,可也不能像工程船那样搞得死沉吧?有效载荷还是要的。-
- 焊接:特种钢的双刃剑。
- 管理:这个最不值一提的软力量,却是最重要的一点。大量的界面,而且是与相当多的在这行里与国外同行相比并不那么专业的设备厂商的工作界面。很多民用大项目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总集成有多么棒,而是关键的设备比较有保证。当个体偏弱时,必然对总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航天航空领域,我们的业绩表不差,这次就看在传统造船领域的了。
最恐怖不过的事,莫过于"边设计边制造"。数字化的大飞机项目,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现代大工程设计的必备。下水以后,就不是停在东方绿洲的那个玩意了,搞上10年舾装可不光荣。
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关门自修可以领悟学会的。所以,这时候才会知道,坐井观天做蛙鸣状,是多么可怜可悲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