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毕业已经十多年了,有时候想着记录一下工作的相关经历,无奈拖延症作祟,写上几个字后就草草收场,再过段日子草稿也不知所踪。突然发现这个论坛不错,好多相似经历的同行,好多帖子写的也非常感同身受,所以我又尝试着把这些年的经历写一写。
高中毕业后就不会写作文了,所以文笔一般。但干过一些设计工作,所以编辑文件先要写几个NOTE: NOTE1, 不怕大家笑话,虽然工作十多年,但业务能力一般,而且一直是个干活儿的小角色,所以叙述过程中如有专业错误,还请指正。 NOTE2, 船舶的圈子很小,细节信息太多恐怕被认出来,所以我尽量用化名和马甲,如有对实际情况、人名的猜测,一概不予回答,问就是猜测的不对。涉及到道听途说和自己臆想的内容,也并不对真实性负责。 NOTE3, 估计这个写着写着就成了意识流,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那种,所以如果虎头蛇尾,进请见谅。
闲话少说,书归正文: 我是2010年毕业的,是北方明珠城市个211毕业的研究生,不过非常惭愧的是,毕业后找到了北方的一个船厂,而且还是在修船部分干了将近九年,后来离职去了个船舶公估公司,干了一年多的时间,之后又到了个海工制造企业。这是以前主要经历,可能后两者在论坛上的同行会比较少,我就着重说说船厂的相关经历。 实际中好多人问我为啥这个学历来了个船厂?我对外主要说毕业当年就业形势很差,没有多少合适满意的工作,实际上确实有这个因素,我们那年,除了有几个留校的,考上海事局的,去大专教书的,和一两个CCS(还有个NK)船级社的,绝大部分还真就是船厂,比如北方的STX,南方的熔盛,连大船都不怎么招人,所以形势比人强,先就业还是正题。其实吧,还有个内在因素,就是我这个人水平也不咋地的,专业知识马马虎虎,英语水平一般,其实工作之后也是没什么目标,瞻前顾后还得过且过。这大概就行性格决定命运吧,这些年也是没有任何起色。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说法是“小镇做题家”,其实我还真的不配,但确实在学校里面的时候还算高光时刻,因为成绩还可以,毕业之后嘛,就成了一路低开低走了。所以我的经历应该是比较失败的那一类,同行应该借鉴和避免的。其实我毕业找的是个山东的大专,后来犹豫着以后孩子的教育(毕竟山东高考地狱模式),而且这边船厂可以解决对象的工作,就把这个offer推了,后来想想当时脑子是被驴踢了吧,也曾经经常设想如果大专老师是一种什么生活?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而且后来我的这种经历也不是一次两次,所以到后边也就没啥后悔的了。 第一部分 报道和实习 2010年的八月份,我来到了这个北方的老国企船厂,最开始不适应的是气候,和东北明珠相比,虽然纬度还更偏北一点儿,但这里的桑拿天和隐隐的煤烟儿味道(后来慢慢习惯了,可能是码头的原油或者硫磺的味道)我大概适应了半个月。我们那年不知道为啥,形势就是比较差,分到修船的才俩人,所以一起先要进行半年的车间实习,熟悉各种流程和业务。 住的地方还可以,因为是研究生,所以提供的是套间的宿舍,还有个小阳台,所以我对象也搬了过来,平时一起上下班也方便,买了个电磁炉,居然三餐都能自给自足。如果说生活逍遥程度的话,那个时候应该最好的,我实习不需要加班,她们在经营基本也不用加班,下班之后就去边上的小市场,好吃的东西各种买,那个时候的海鲜也都不怎么贵,我也是开始经常吃到蚶子,螃蟹,虾爬子,虾等东西。 我所在的修船是个公司的分厂,这个船厂的主体肯定还是造船,除此外还有重机厂和设计所。这些其实都在一个大院里面,有两个船台和船坞,船台造船,船坞修船。此外,修船厂还有两个浮船坞(一个自己的,一个租的),厂子的整体风格大概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样子,红砖钢结构厂房,加上统一穿绿色的工服,电视上也有很多年代剧里面的那种感觉(还真的有几次剧组来厂里拍年代剧,他们说很难找到这种现成的怀旧风格的拍摄地点了)。 修船和总厂的关系比较微妙,头些年是修船业务饱满,所以据说分厂赚的很多,职工的工资据说也可以(我去的时候工资就很一般了),加之业务扩张,厂子买了个大吨位吊船(据说好几千万),所以分厂的独立性更高,所以总厂是比较不满的,最终找个理由把修船和重机的领导都撤了。 我有两个研究生同学分到了重机厂,一个干经营,一个干现场。那两年重机厂好像业务还可以,接了一些外国项目,他俩去过印度那边出差,赚的还是挺多的,不过据说也比较辛苦。回来之后就陆续辞职干教培了,而重机厂因为业务转型还是怎么的,后来也逐渐消失,人员或者辞职,或者被别的部门收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