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
去兴城的那次是要上渤中的平台,我们没用买火车票前往,而是跟着海油的班车出发前往。大巴车一路风驰电掣给我们拉到了海油基地,却被告知要明天上船,而基地并没有给我们安排住的地方,让我们自行解决住宿。
当时夏季已过了,我所在的城市还是有些燥热,但关外明显温度低了一些。兴城海滨也是个旅游城市,虽然过了旺季。但宾馆依然饱满,连快捷酒店都安排不上,只好找了个私人旅店住下。那次的居住体验可以说很差,因为房子特别潮湿,周围还比较吵。最关键的是价格要了三百多,比我们平时住的都贵,而且不提供正规发票。但是没办法,不住的话就要露宿街头,只要捏着鼻子掏钱住了进去。
其实这边的消费并不高,我和同事出来找了饭馆吃饭的时候价格很便宜,而且分量极大,我俩人两个菜居然没有吃完。本来想着去海滨转转,据说也是个旅游景点,不过居然发现好多人在烧纸,才知道已经接近阴历七月十五,我们也就在那边的一个广场转转,匆匆回了宾馆。
本来打算第二天去宁远古城转转的,据说是袁崇焕抗击野猪皮努尔哈赤的地方,不过接到通知说上午船就要过来,所以这个游览计划就取消了。
后来有次下平台好像也是兴城这边,不过是个冬天,我和同事商量一下打车直奔葫芦岛城区,这样第二天就做动车直接回家了。依稀记得打车时候,路过一片片未建好的高层建筑,司机说这些都是待售的商品房,可是兴城和葫芦岛都没有这么多人,也不知道房子是否卖给谁。到了葫芦岛城区找了一家宾馆住下,想着去哪儿搓一顿,居然发现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其实从地图上看我们住的地方是核心区域了,我和同事溜达到一家看着挺大的饭馆,进去一看,居然只有我俩人!看着好几个服务员甚至大厨跟了上来,我俩居然有些胆怯,这要是吃饭被宰都不到一定打得过对方那么多人。所以找个理由出来,然后打车问司机找最繁华商业街吃饭的地方,最终去的是个类似鸡公煲的餐馆,所在的地方应该是最繁华的商业区,但吃饭的人还是不太多。估计是本地人口确实不多,或者本地人都习惯在家做饭,没有出来吃饭的习惯吧。
蓬莱
去某些钻井平台要从蓬莱坐直升机去,所以我就和同事先坐飞机到烟台,然后租车赶往的蓬莱。去烟台也是个小飞机,乘坐的体验并不好,因为时间紧急我们并没有在烟台逗留,直接打车赶往的蓬莱。
记得那时也是到了秋天,我们到了酒店安顿之后就出来逛逛,边上就是一片平缓的沙滩。有不少人在沙滩戏水,我们没有预备拖鞋或者凉鞋,不过也光着脚下了水。沙子挺细的,海水也不太凉,海浪一层层的涌了上来,带着略带腥味儿的空气扑面而来。一会儿我们光脚上岸,利用平台的温度晒干沙子,恍惚间有一种旅游度假的感觉。
边上就是蓬莱阁景区,这里古称登州,就是隋唐演义里面靠山王杨林驻守的地方,边上蓬莱阁依山傍海而建,气势恢宏,据说是黄渤海分界线。不过核心景点要门票,我们就没进去,只是在边上转了转。
第二天就去了机场坐直升机上了平台,这个机场要求特别严格,不允许手机及带屏幕的电器带上去,所以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都留在了机场。本来勘验两三天就完成了,有个坐船回去的机会,然而坐船的目的地到了龙口, 还是要前往蓬莱拿回留置的手机。所以只好多等了大概一个星期,坐直升机下的平台。
虽然短短十天左右,但回来的时候气温已经明显下降,我们前往八仙过海景点时海边的风已经有了明显的凉意,没法下水了。突然发现边上居然还有个三仙山的景点,传闻古时海上有三座仙山分别是蓬莱、方丈、瀛洲。这个三仙山是否与这个景点儿有关呢?我俩商量了半天,来一趟也不容易,就咬牙狠心花了一百二十大洋买了门票。进去才发现上当了,本来以为是哪个朝代的古迹,这TM居然全是新修的景点儿!而且好像僧道儒兼备的大杂烩,既有寺庙,也有道家神仙,还有孔夫子的书院。但来都来了,钱都花了,我俩还是认认真真的把景点逛了个遍。
这里吃的还是挺不错的,记得是点了个海杂鱼一锅出和海鲜疙瘩汤味道不错,同时店家推荐了本地鲅鱼水饺,我俩也尝试了一下,店家端上来的巴掌大的水饺还真的惊到了我们。下午我们租车赶往烟台,这同事联系了个来福士的同学,晚上一起吃着烧烤和啤酒,秋风拂面,感觉还是挺惬意的。
第二天就坐飞机回去了,依然是个很小的飞机。不知为啥,飞机一直在云朵下方飞行,我正好靠窗而坐,一直在观察下方的风景。能清晰看到起飞时下边有个银杏叶状的岛屿,后来查地图得知那就是有名的芝罘岛。飞机就在海的上方飞行,居然也看到了我们新厂所在的围海造陆的新区。
回厂后的日常
和在海工设计的日子比,回厂之后的活儿就很杂了,不过好处就是有一半时间能去现场溜达,海工设计时候肩周炎的症状有所缓解。
渔加工船:那段时间上的比较多的是渔加工船,这种船型都是俄罗斯的,船体情况比较差,钢板锈蚀比较严重,走在上边都是坑坑洼洼的感觉,加工舱室感觉也很破旧。但是都装配了一套非常精致的鱼加工流水线,前面讲过这是德国生产的设备,据说韩国也有制造的,但可靠性差的太多。我们出差去参加上海的展览会也没找到可替代的产品。
这套设备也没啥可修理的,所以内部了解并不多,只是照过一些外部的图片,能看到内部有非常复杂的传动机构。这船上轮机的活儿主要是测绘各种破损的设备,印象比较深的是测绘一件鱼骨粉仓的设备,那天我们一行男女好几个同事去的。鱼骨粉仓是吧生产线上挤出鱼籽片出鱼肉的剩余下脚料,经过烘干磨碎之后入的舱室,那个味道浓郁而上头。最初进去听不适应的,一会儿就习惯了,但出来之后周围人说工服有种说不出的臭烘烘的味道。
舱里面光线昏暗,其中一个哥们儿测量另一个记录,因为实在有些模糊不清,随行的副主任就打开了手电照亮,然而看到了测绘的设备上一层黑乎乎的物质,以及在上边密密麻麻蠕动的白色的......大尾巴蛆!当时随性的女同事没忍住去边上吐了,我虽然忍住了,但那几天吃饭时候还是会会想到雪白丰腴蠕动的高蛋白质,也没有多少胃口了。
除了鱼加工船,科考船上的也比较多,这也是达瓦里希的船舶,好像级别还不低,据说上边是有随船的科学家的,不过修船期间没在上边。船况比鱼加工船要号上了不少,不过里面的设备看上去也很旧。以我们接触的项目来看,俄罗斯船还是保持着毛子傻大笨粗但是坚固耐用的特性,好多设备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厚实,最明显的是商船那种特别粗的尾轴和厚实的螺旋桨叶。也曾因查勘项目看过那个科考实验室的设备,感觉都是比较陈旧的。
不过听说船上的伙食很不错,有个膀大腰圆的厨娘做的罗宋汤和大列巴面包非常不错,相关项目组的主管有时在上面蹭饭后跟我们说的,可惜没有机会尝尝。
标书制作:那阵子承接的船还是比较少的,不过有了海油海底管道焊接的活儿,现场其实还是比较忙碌的。现场活儿少的时候经营的压力就比较大,需要各处投标揽活儿。所以那阵子出差勘验的比较多,此外,制作技术标书的活儿没少干。 其实技术标书没有啥技术含量,基本就是个固定模板把船名修改了就交上去。不过那是以前,现在竞争激烈了,除了经营报价要足够低,技术评审的时候也不能太拉跨了。况且准备搬到新的厂区,各种软硬件的介绍也要统一更新一遍。除此之外,尤其正规的业主,比如海油的平台,对技术评审的要求不低,起码各类未修改改装项目都需要编写相关的施工方案。所以对于每个项目,都要有专门的人编写并校对。原来管这个活儿的姐姐休产假去了,所以这活儿当时我接手了下来。每天就是不停的编辑更改标书,和各专业沟通针对维修的技术方案。有了好多的项目还要上平台去调研,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的调研的东西,更多的是表明一种重视的态度,让船东看到我们是真心想要承揽的。还好功夫没有白费,钻井平台一艘接着一艘的中标了。 当然能够承接与技术方案的关系不大, 更多的还是价格合适,更主要的因素还是厂里面有个能坞修的大船坞,干这行没有船坞,一切都白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