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员工
- UID
- 496
- 积分
- 858
- 金币
-
- 活跃
-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6-9-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到2009年,江苏科技大学已经走过76个春秋,抚今追昔,我们拾起历史的片段,感受这所大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牋牋
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专
江苏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33年创立于上海市乔家浜的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据当年大公职校学生程超云老人回忆,1949年,他考取大公职校机械制造专业时,学校的条件很是艰苦,全校只有一幢教学楼。
1952年,私立大公职业学校调整改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并于次年初,合并其他几所学校或相关专业,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年10月,学校改名为上海船舶制造学校。1955年6月,该校被确定为国防工业学校,开始按培养军用舰船中等技术干部的要求和条件招收新生;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学校。1963年,学校重又更名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
在1966年“文革”之前,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的规模已颇为可观:学校占地228.6亩,建筑面积38678平方米;拥有教职员工600名,在校学生年平均数1862名,1961年最多时达2808名。牋牋
迎难而上,突破困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3月,上级主管单位第六机械工业部军管会下令将该校搬迁至江苏省镇江市。
1971年2月,移师镇江的上海船校正式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次年10月,学校恢复停止长达6年时间的招生,成为当时六机部仅存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这一时期也正是学校发展最困难的时期。
据当时分别任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刘东明、肖流两位老师回忆,搬到镇江后,学校一度陷入进退维艰的境地。一方面,离开了造船基地,学校失去了原先办校时的一些有利环境和条件,学校成天忙于工业生产,老师们几乎都被下放到附属工厂去了。另一方面,在当时镇江船舶工业学校的校址内,还安置着另外两家单位,地皮的问题让校方颇为头疼。同时,由于地区差别,几乎每个教职员工都要降一级工资,再加上大部分教工家庭分居,大家的情绪很不稳定。
尽管困难重重,所幸经过全校老师的多方努力,终于将以上一系列问题一一解决。1978年暑假,镇江船舶工业学校开始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并经国务院批准,于当年12月28日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正式成为一所国防工业性质的工科本科大学。
向着多科性大学目标阔步前进
1993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镇江船舶学院更名华东船舶工业学院;9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了“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新校名。
199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9年,学校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走内涵和外延发展并举的路子,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2003年4月,获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批准,开始在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的基础上筹建江苏科技大学。次年5月28日,江苏科技大学正式挂牌。
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去掉了“船舶”二字,但江苏科技大学自身的“船舶”特色却并没有因此削减。事实上,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性质的船舶工业专业学校,改建大学三十多年来,学校在船舶工业产业链、蚕业研究及生物技术、国防科研和国防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竞争优势。
目前,江苏科技大学是我省惟一一所承担为海军选拔和培养后备干部任务的高等院校,是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江苏省共建的两所高校之一,拥有世界保存数量最多的国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具备国防军工保密体系地级保密资格单位资格认证,在省内首批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学校还于2006年12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于2007年晋升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历史性的跨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