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海上列车研究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12 07:51
从网友回复的帖子来看,很多网友都理解了我的设计思想,他们跟着我的思维步伐已经跳出了一般水面舰船的思维 ...

不要再偷换概念了,行吗?!论坛里早就有人(包括我在内)点出你知识的严重缺失和严重认知性错误了。只要是和水接触在水面运动的,都是船,都需要基础流体动力知识,OK?!千万不要换个绚烂的概念就以为不是这么回事了?你所扯的一大堆东西只是运用,而不是本质运动。OK!你发的这个链接是新西兰Hamilton Jet公司做的,我太熟悉了,我估计你可能都没看明白基础工作逻辑。请你所谓的想要搞创新的人,能否对事物有最基本的用心去琢磨和敬畏?你难道分不清这个视频里哪里是船头哪里是船尾吗?另外,请记住,我们一直谈的是高速!!高速!!千万不要以为你看到视频里倒车时喷泵能吸进水就是你想象的那样,我之前就给你说过,一个十几米长速度五十多节的高速船,倒车时最大速度也就不到10节左右,主机马力如何输入都白搭,我是不是说过这话?!你知道不到10节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船还在做排水量运动,没法起滑。排水量运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船在没有装载变化的情况下静止状态下的水线位置与运动时的无实质性变化。你不懂的东西太多了,最终导致你所想象的能成立的逻辑都是科学性错误。我提醒过你你最缺的是什么,但你根本不以为然。误入歧途而不自知,网友很多人其实没几个是用心研究过东西的,也主要是跟着起哄,说不出个一二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22-6-1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端杯茶,看人对弈真的很养眼。内行对外行,忽然想起多年前,湖北有个二货,发明了船舶中部推进,据说先进的很,说到后面很多业外的专家全信了,连北京部委里都有人相信,准备建造一艘玩玩;最后还是业内专家看不下去,联名拆穿了这家伙的把戏。当年人家还只是骗个名声。现在有很多圈外人士提一些造船圈内人士嗤之以鼻的所谓概念和发明,有一些不是骗名声的问题,主要是骗各大基金投资,然后圈钱跑路,就像当年的摩拜单车一样。一般人士还真的不好辨别,一时懵逼的比比皆是。
      这种海上列车的概念,如果觉得有趣,大家哈哈一乐就算了,煞有介事喋喋不休的去讨论就没必要,造船是个古老的行当,发展到今天,一切新概念船型成功的背后一定有扎实的功底和一大堆经验公式支撑。
      这位化名海上列车的玩家是来我们龙船逛逛的,热烈欢迎,咱是觉得十分有趣,就像在抖音上,微信视频号里经常遇见舰艇,船舶的视频,外行人的观点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很喜欢研究外行人思维的逻辑,有的偏执到无以复加。
      这个方案建议不要再争论,根本不可行。圈内人士也分等级,如果有菜鸟级的、疫情原因封在家里几个月快发疯的,欢迎对阵。资深人士还是忙自己的业务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不要再偷换概念了,行吗?!论坛里早就有人(包括我在内)点出你知识的严重缺失和严重认知性错误了。只要是和水接触在水面运动的,都是船,都需要基础流体动力知识,OK?!千万不要换个绚烂的概念就以为不是这么回事了?你所扯的一大堆东西只是运用,而不是本质运动。OK!你发的这个链接是新西兰Hamilton Jet公司做的,我太熟悉了,我估计你可能都没看明白基础工作逻辑。请你所谓的想要搞创新的人,能否对事物有最基本的用心去琢磨和敬畏?你难道分不清这个视频里哪里是船头哪里是船尾吗?另外,请记住,我们一直谈的是高速!!高速!!千万不要以为你看到视频里倒车时喷泵能吸进水就是你想象的那样,我之前就给你说过,一个十几米长速度五十多节的高速船,倒车时最大速度也就不到10节左右,主机马力如何输入都白搭,我是不是说过这话?!你知道不到10节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船还在做排水量运动,没法起滑。排水量运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船在没有装载变化的情况下静止状态下的水线位置与运动时的无实质性变化。你不懂的东西太多了,最终导致你所想象的能成立的逻辑都是科学性错误。我提醒过你你最缺的是什么,但你根本不以为然。误入歧途而不自知,网友很多人其实没几个是用心研究过东西的,也主要是跟着起哄,说不出个一二三。



---------------------------------

你的思维已经跳不出快艇思维的框框,下面我带你跳出快艇思维框。

看来还是要画原理简图跟你说明了,有一个图是我在视频里面截图截来的,我就是要把这个东西装在船头,带动船舶前进的,原理图是我在电脑自带的画图软件画的,凑合着看吧!
360截图20220612103048596.jpg
360截图202206121303163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2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12 12:05
不要再偷换概念了,行吗?!论坛里早就有人(包括我在内)点出你知识的严重缺失和严重认知性错误了。只要是 ...

从这个示意图错的一塌糊涂的情况来看,我可以非常确定,你连喷水推进器如何装在船里都不知道,甚至,你连船的样子都没仔细观察过(你可能会说,我不用观察,我更不要去研究船的技术,因为我做的不是船,我不要像很多所谓的专业人士那样思维受限,我做的是创新,是颠覆。类似的意思你不止表达过一次两次,可以不客气地说,简直是自欺欺人。按照你这样思考问题的逻辑,想要有个载体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飞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想法,估计与人类历史一样久远,如果没有人去研究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那即便一万年以后这个想法照样只是个梦。)。之前我已经多次提到,不管你把这个东西叫船还是叫火车或者任何其他的名称,只要和海水接触,在海面上跑,就必须得遵循基础流体力学规律。这岂止是快艇不快艇的问题?!你甚至可以叫任何你自认为能吸引眼球的名字,但是,只要需要和水发生相互作用且在水面运动,就是船!!!请记住,这是本质,不要用表象来和本质混淆视听。除非你的东西不在水面运动也不和水接触,否则,休想靠概念蒙混这个最本质最基础的运动特性。告诉你一个最常识性的为什么推进器要装在船尾的原因(还有非常多其它的原因,这里没必要去细说):在海上迎浪状态下,即便是上万吨只做低速排水量运动的船(速度越高,相对运动中彼此相互影响的程度越大,姿态越激烈),船头被来流高频顶起离开水面是常事,你动力和推进系统在船首,不管是你所谓的正转还是反转,都会因为高频间歇离开水面造成主机冷却不畅和螺旋桨飞车,动力和推进系统很快就会坏掉。你不承认自己的东西是船可以啊,那就搞出个不和水面接触的东西来,那岂不是变成飞行器了吗?就不知道真是那样的话,你是否又认为自己的概念又不是飞行器了。所以啊,与其满天飘,不如回到脚下的大地。创新者,一定是仰望星空脚踏大地的人。其它都是扯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13: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高性能快艇 发表于 2022-06-12 12:54
从这个示意图错的一塌糊涂的情况来看,我可以非常确定,你连喷水推进器如何装在船里都不知道,甚至,你连船的样子都没仔细观察过(你可能会说,我不用观察,我更不要去研究船的技术,因为我做的不是船,我不要像很多所谓的专业人士那样思维受限,我做的是创新,是颠覆。类似的意思你不止表达过一次两次,可以不客气地说,简直是自欺欺人。按照你这样思考问题的逻辑,想要有个载体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飞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想法,估计与人类历史一样久远,如果没有人去研究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那即便一万年以后这个想法照样只是个梦。)。之前我已经多次提到,不管你把这个东西叫船还是叫火车或者任何其他的名称,只要和海水接触,在海面上跑,就必须得遵循基础流体力学规律。这岂止是快艇不快艇的问题?!你甚至可以叫任何你自认为能吸引眼球的名字,但是,只要需要和水发生相互作用且在水面运动,就是船!!!请记住,这是本质,不要用表象来和本质混淆视听。除非你的东西不在水面运动也不和水接触,否则,休想靠概念蒙混这个最本质最基础的运动特性。告诉你一个最常识性的为什么推进器要装在船尾的原因(还有非常多其它的原因,这里没必要去细说):在海上迎浪状态下,即便是上万吨只做低速排水量运动的船(速度越高,相对运动中彼此相互影响的程度越大,姿态越激烈),船头被来流高频顶起离开水面是常事,你动力和推进系统在船首,不管是你所谓的正转还是反转,都会因为高频间歇离开水面造成主机冷却不畅和螺旋桨飞车,动力和推进系统很快就会坏掉。你不承认自己的东西是船可以啊,那就搞出个不和水面接触的东西来,那岂不是变成飞行器了吗?就不知道真是那样的话,你是否又认为自己的概念又不是飞行器了。所以啊,与其满天飘,不如回到脚下的大地。创新者,一定是仰望星空脚踏大地的人。其它都是扯谈。

提出概念是一个环节,做模型来验证和通过实践来验证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还未到这一步,等有条件再说。

关于你所说的,在迎大浪的时候会出现飞车这个问题,我在前面已经说了,在大浪时不能快速航行,慢慢的开就不会飞车了,当遇到大浪时慢慢的开,逃出了生天就是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1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这里我重复一下,把喷水推进器装在前面,这样虽然可以为海上列车提供部分动力,但是要使海上列车高速前进,还需要后面的动力车厢提供推力才行。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消除海上列车前面的兴波阻力,使海上列车在高速前进时车头不至于产生浪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2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12 13:51
这里我重复一下,把喷水推进器装在前面,这样虽然可以为海上列车提供部分动力,但是要使海上列车高速前进, ...

其实你说的话非常混乱,我估计你似乎也应该有所察觉。我要告诉你的是,即便在静水中,高速航行时你首部也是离开水面的(静止状态下即便首部和尾部吃水一样深,高速时首部吃水连尾部一半的深度都没有,明白吗),否则就没法高速了。另外,我很明确的告诉你,你如果在首部设方形挡板然后加吸水口在正前方,在现实中,即便吸水口没有离开水面,也会在吸水口处形成扰流,喷泵吸水口一旦吸进扰流,船(无论你想要怎么叫,这个概念本质上就是船,别再扯说自己的东西不是船的话了,拜托!)将急剧振动且喷泵推进效率将大打折扣。苦口良言:别再扯说自己做的东西不是船了而自欺欺人了,踏踏实实去学点基础性的东西吧,比你总扯一些自以为合理其实科学上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错误的逻辑都要有价值得多。有了基础知识后,再去反思自己的这个概念到底错的多离谱和多么不具有现实意义吧(无论是海上还是内河,无论是航速还是抗浪性或是舒适性,你这个概念相当当前的装备而言一点现实竞争力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1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高性能快艇 发表于 2022-06-12 17:25
其实你说的话非常混乱,我估计你似乎也应该有所察觉。我要告诉你的是,即便在静水中,高速航行时你首部也是离开水面的(静止状态下即便首部和尾部吃水一样深,高速时首部吃水连尾部一半的深度都没有,明白吗),否则就没法高速了。另外,我很明确的告诉你,你如果在首部设方形挡板然后加吸水口在正前方,在现实中,即便吸水口没有离开水面,也会在吸水口处形成扰流,喷泵吸水口一旦吸进扰流,船(无论你想要怎么叫,这个概念本质上就是船,别再扯说自己的东西不是船的话了,拜托!)将急剧振动且喷泵推进效率将大打折扣。苦口良言:别再扯说自己做的东西不是船了而自欺欺人了,踏踏实实去学点基础性的东西吧,比你总扯一些自以为合理其实科学上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错误的逻辑都要有价值得多。有了基础知识后,再去反思自己的这个概念到底错的多离谱和多么不具有现实意义吧(无论是海上还是内河,无论是航速还是抗浪性或是舒适性,你这个概念相当当前的装备而言一点现实竞争力都没有)!

没有挡水板的,示意图里面没有画的,就是没有的。到底是你理解错了,还是我说错了都不必再追究了,最关键的是前面那几台并排安装的喷水推进器能把前面的水全部吸掉,在高速行驶时没有浪花产生,这才是具有颠覆性的发明,你见过在水面上高速度行进而没有浪花的吗?就算你整天说的高速快艇,也有很多浪花的呀,如果你对此有怀疑,可以看以后做实验的结果来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2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12 19:10
没有挡水板的,示意图里面没有画的,就是没有的。到底是你理解错了,还是我说错了都不必再追究了,最关键 ...

你想要把吸水口放在船首且不是底部而是开口直接朝向来流,安装吸水口的地方一定是一块竖直平板挡在船首柱处形成方形船首(我说的挡板就是这一块),否则根本没法安装吸水口(你的示意图大错特错,明白吗?)。船首面对的来流形态是非常不稳定的,更因为这块竖直板除了有吸水口占据一定面积外还有其它剩余面积形成迎接来流的型冲击面,更不用说首部为了安装吸水口变成这样后接下来向后的船底区域也一定百分之百是肥大型过度了,使得来流形态在这里被打散形成扰流混着空气进入吸水口,你喷泵很快就会坏掉(喷泵吸水口之所以要安装在靠近船尾那么多的地方,一方面是那里流态较为稳定,另一方面是吸水运输路程最短,能量消耗最小)。我实话告诉你,这样设计的船浪花大的不得了,甚至远超你见到的所有船产生的浪花,来流是不规则波,首部天然会不断产生抬起出水又下降入水的现象,巨大的型冲击面迎接来流,使得船的阻力即便在静水中都大的不得了,喷溅也大的不得了。所以,你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让解决问题的能力退回到一百多年前都没有这么差的水平。这也是为啥我说你最好先学习学习基础知识的根本原因所在,你在几乎每一个你自认为能成立的逻辑分析中,都存在严重的类似科学性错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1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船首面对的来流形态是非常不稳定的,更因为这块竖直板除了有吸水口占据一定面积外还有其它剩余面积形成迎接来流的型冲击面,更不用说首部为了安装吸水口变成这样后接下来向后的船底区域也一定百分之百是肥大型过度了,使得来流形态在这里被打散形成扰流混着空气进入吸水口,你喷泵很快就会坏掉(喷泵吸水口之所以要安装在靠近船尾那么多的地方,一方面是那里流态较为稳定,另一方面是吸水运输路程最短,能量消耗最小)。


----------------------------------

那么你分析一下,喷气战斗机的方形进气口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6-1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可以先研究一下海洋生物,再来讨论海上列车的问题。譬如,海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12 19:38
那么你顺便分析一下,喷气战斗机的方形进气口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吗?

飞机能和船一样吗?飞机处于全浸没的空气环境中,船属于水汽过渡环境中且是阻力大小天差地别的两种介质的过渡层中(水的阻力是空气的800倍),你说能一样吗。你有看到哪个船像飞机那样前面肥大后面很小的水下形状吗?别说是首部肥大了,即便首部很尖细,只要向后的过渡中(特别是中前部区域)不柔顺流畅,都会产生巨大的阻力,一个浪来就能把船高高掀起。你可以发现,飞机机体从首部到尾部的大小变化与鱼类高度相似(高速机与速度快的鱼类似,低速机与速度慢的鱼类似),而船却不能这样做,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飞机和鱼都处于全浸没同种介质的环境中,而船却处于两种存在巨大差别的水汽混合体的过渡层中。其实,要谈技术创新的注意事项,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做出有价值的创新的话,我的帖子中已经说了非常多非常关键的注意事项了,特别是关于基础认知和问题探索的切入视角等重大与创新相关的问题上。我深信,这些东西你几乎在其它地方都找不到。另外,你提到我们的船的喷溅,请留意这才是我们的船(你看到的那些不是喷溅,而是船周围的浪,这个也是告诉你我们船在这样的浪里到底跑的有多好),其它都是世界非常知名的设计单位设计的我认为存在很多问题的船的例子说明而已。
6.png -->
5.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2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高性能快艇 发表于 2022-06-12 19:46
飞机能和船一样吗?飞机处于全浸没的空气环境中,船属于水汽过渡环境中且是阻力大小天差地别的两种介质的过渡层中(水的阻力是空气的800倍),你说能一样吗。你有看到哪个船像飞机那样前面肥大后面很小的水下形状吗?别说是首部肥大了,即便首部很尖细,只要向后的过渡中(特别是中前部区域)不柔顺流畅,都会产生巨大的阻力,一个浪来就能把船高高掀起。你可以发现,飞机机体从首部到尾部的大小变化与鱼类高度相似(高速机与速度快的鱼类似,低速机与速度慢的鱼类似),而船却不能这样做,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飞机和鱼都处于全浸没同种介质的环境中,而船却处于两种存在巨大差别的水汽混合体的过渡层中。其实,要谈技术创新的注意事项,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做出有价值的创新的话,我的帖子中已经说了非常多非常关键的注意事项了,特别是关于基础认知和问题探索的切入视角等重大与创新相关的问题上。我深信,这些东西你几乎在其它地方都找不到。另外,你提到我们的船的喷溅,请留意这才是我们的船(你看到的那些不是喷溅,而是船周围的浪,这个也是告诉你我们船在这样的浪里到底跑的有多好),其它都是世界非常知名的设计单位设计的我认为存在很多问题的船的例子说明而已。

那我把若干台喷水推进器设置在水平线下面n公分处,用牺牲一部分兴波阻力的方法换取喷水推进器完全没在水中,这会和喷水推进器进水口朝下效果一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12 20:00
那我把若干台喷水推进器设置在水平线下面n公分处,用牺牲一部分兴波阻力的方法换取喷水推进器完全没在水 ...

我已经多次提到,即便静水中你喷泵吸水口已经明显在静水线之下,船高速跑起来都会自动离开水面,低速跑起来遇到浪也会间歇地离开和进入水面且吸水口吸进去的是扰流外加空气混合体。这是建立在船能起滑的前提下的假设,而你只要船首宽大,船都很难起滑,正如排水量船型为什么无论加多大马力的动力即便轴被打坏了造出翻涌的大浪花速度都上不去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2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高性能快艇 发表于 2022-06-12 20:10
我已经多次提到,即便静水中你喷泵吸水口已经明显在静水线之下,船高速跑起来都会自动离开水面,低速跑起来遇到浪也会间歇地离开和进入水面且吸水口吸进去的是扰流外加空气混合体。这是建立在船能起滑的前提下的假设,而你只要船首宽大,船都很难起滑,正如排水量船型为什么无论加多大马力的动力即便轴被打坏了造出翻涌的大浪花速度都上不去一个道理。

你说的是快艇,这个我理解,但是对于是几百吨几千吨而且又很长的车头,它能自动的离开水面吗?要是这样,这几百吨几千吨的力的力从何而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12 20:16
你说的是快艇,这个我理解,但是对于是几百吨几千吨的车头,它能自动的离开水面吗?要是这样,这几百吨几 ...

它与艇还是船无关而是与运动模式有关,明白吗?千万不要只看看到艇字。更何况,即便是低速几万吨几十万吨的船了,风浪中那么高的甲板都被喷溅起飞的浪花给覆盖。关于这个,你只需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角度理解就明白。大的船有大的惯性力和作用力,来流也会产生与之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来冲击它。这也是在船的设计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是基础构型(含船型、重量重心及结构连续性和完整性等)层面的技术的原因,它涉及到船作为基础平台该如何与运动环境相交流和与内部系统相交流,即便是小船,这个交流方式好,船风浪中照样可以跑的很好,但,如果交流方式不好,即便是大船也不行。而当交流方式没有突破时,为了增大抗浪性,人们往往就只能靠吨位和尺寸去压制来流,这就是行业里经常说的装备大型化背后的悲哀所在(那是没办法的办法了)。请看下面是从几百吨海警船到几千吨军舰风浪中的现实姿态变化图:
1.png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排水量约300吨的海警船无浪但有小涌.png
7巨大的纵倾运动导致水从锚链口喷上甲板.png
8.png
9.png
10.png
11.png
12.png
13.png
14.png
15.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2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明白了,终究只适合在风浪很小的情况下才可以正常的航行。我希望在实测中在其抗浪性能有好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2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12 20:29
明白了,终究只适合在风浪很小的情况下才可以正常的航行。我希望在实测中在其抗浪性能有好的表现。

现代技术的创新,绝不是想当然的,它首先需要睁开眼睛看世界,敬畏基础科学,敬畏场景任务环境,深谙当前各流派技术优劣性及与之相关的科学逻辑等等(这些问题产生的科学逻辑,才是真正指引我们下一步理论和架构发展的方向,即下一步行业创新的方向,也是真正可以颠覆行业能力格局切实可行的创新切入视角),否则,所谓的创新纯属自嗨,所谓的颠覆更是无知的自嗨。我们在高性能快艇领域自创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架构在变现成现实产品时在国外现实苛刻场景任务环境的运用中之所以能秒杀欧美顶级对手,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现在,只要是这个领域的船,海上运动的一举一动我们都能透析出背后的科学逻辑成因;这个领域中被世界公认为上百年世界级行业难题的东西,我们解决起来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致力于世界级行业难题的研究和解决的努力已经有十年了)。当前,国内有做高速船设计的设计师所设计的船跑起来出现何各种疑难问题时,找到我们基本只需一个电话或照片或或一个视频小短片显示问题的表达方式,我们就能快速揪出问题产生的科学根源所在且几下子就能解决掉,很多所谓顶级的设计师解决这些问题时哪怕只有略微的改善往往都需要工厂付出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成本,而我们,则只需几百块上千块的船厂工料成本就能解决且得到的好的结果是大的超过想象(比如大幅度的乘坐舒适性和动稳性改善,原设计实船试航时航速差2-3节才达到合同要求而我们调一下几百到上千左右的工料成本船的航速甚至可以超过合同规定四五节甚至更高,等等)。科学,才是无尽的技术前沿(知道为什么美国针对中国的科技竞争要搞《无尽前沿法案》了吧)。而前沿场景任务环境,才是让我们看清各家真实本事的地方,才是技术创新的真正温床。其它都是瞎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2 2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那还要船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4 1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白兰度 发表于 2022-06-12 21:37
那还要船干什么?

可以共存的,不过,未来的船舶可要采取相同或者是相似的,减少水阻力的措施才有竞争力才能生存了哦。消除或者是大幅度地减少兴波阻力可能是船舶未来发展的方向。

研究消除船舶兴波阻力的人,最关心的是这张图红色的部分了。如图的螺旋桨的布置,航空母舰强大的吸水能力被白白的浪费掉,真的很可惜。如果消除或者是大幅度地减少船头这个位置的兴波阻力,在相同的功耗下船舶的行驶速度必然会大为提高。

如果把航空母舰吃水线以下的前后都造成横截面图的样子,也就是说船头和船尾吃水线以下都是一样的,再在尾部等地方安上一些辅助性的推进螺旋桨,把图中的四个螺旋桨装在前头,让四个螺旋桨在前面吸水,然后再通过喷水通道用合适的角度高速的向两旁喷出,以图实现消除兴波阻力和得到一部分前进动力的目的。这样,白线以下的,占总体百分之六七十的兴波阻力就被消除了,如果能把白线以上的兴波阻力也全部消除那就更好了啦。

如果再在船底放上气垫,在船的侧边放出气泡,那么航空母舰的速度必然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当然,这只是原理展示,并不是最佳的设计哦。
360截图2022061412590368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9-20 10:38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