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海上列车研究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3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xjf 发表于 2022-6-2 08:52
你说的是不是“中远之星”,它这个是两台燃气轮机,两台MTU柴油机,6万多千瓦的动力,油老虎。
“海峡号 ...

我司也是AUSTAL的供应商,AUSTAL在05年就建造过127米的大家伙,97米的海峡号也没那么高大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22-6-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qilinmarine 发表于 2022-6-3 09:43
我司也是AUSTAL的供应商,AUSTAL在05年就建造过127米的大家伙,97米的海峡号也没那么高大上。

AUSTAL的船型设计其实问题也很多,只是我们长期习惯了跟随而不敢从源头逻辑和现实特性表达去探究和质疑所谓的欧美权威、一直认为人家在天上我们只有仰望和追随的份而已(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思考如何解决卡脖子的问题的思路其实也是有问题的,我们想的不是去探究别人的瑕疵,而是去试图靠近别人的水平,其实,只要破了别人的瑕疵,我们就是最牛的,而不是还是追随者和试图靠近别人水平的状态)。君不见Austal给美国海军做的三体濒海战斗舰最近上很多新闻头条的事情吗?几年之前我曾经对这个船的基础构型做过科学工作逻辑的分析,当时就断定这个船一定会在短期内出现结构问题,因为基础架构的严重瑕疵就摆在那里,而Austal内部及美国海军那么多专家和合作咨询机构根本没有人意识到他们的架构在现实风浪中和风浪相交流时存在的先天性瑕疵。只要没有意识到构型工作逻辑的致命瑕疵,做再多的结构分析都白搭,基础认知的错误是任何再牛的工程分析都不可能弥补得了的(目前行业里有非常多的分析这个船为啥会出现那么致命的问题,但,说实话,没有一个说到点子上的)。基础构型属于同类通用技术,只要基础构型出问题,所有基于这个构型而开发的解决方案全部都存在且是一模一样的问题,造了的那么多濒海战斗舰没有一艘逃得了这个命运的。其实,自从美国海军最初的MKV系列特种部队作战快艇出来风浪中高速航行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记录后,美国海军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试图寻找能真正解决风浪中因为船的姿态问题而造成的船毁人亡事故且召集了欧美从院校到研究机构到设计单位到船厂的几乎最顶级的单位去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投入了非常多的钱,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而Austal的濒海战斗舰本质上是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次尝试而已。这类已经有一百多年的世界公认的行业难题,从目前我掌握到的情况来看,全世界只有我们能解决,这也是为啥我们国外客户在用过我们的船后说美国Safeboats(美国海军、海岸警卫队和特种部队高速艇的主要承包商)给他们做的尺寸比我们的还要大很多的船就是垃圾的原因(毕业之后进入行业第一到第三年的时间里,我在国外高端军事和准军事快艇领域的项目竞争中,几乎每一次都遭受到了欧美对手对中国技术的冷嘲热讽,用过国内设计和制造的船的国外海军和海警也在用他们的切身经验说中国技术不可靠,当时就决定要改变这一局面并因为这个形成强大的致力于从源头研究技术来破解当前局势的驱动力,今天,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在高性能快艇领域里,即便欧美最牛的技术,在我们眼里看来就是RUBBISH,他们的问题及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甚至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几年之前曾经被媒体吹上了天的美国双M短剑号M80快艇,国内不知有多少专家在吹捧,多少企业甚至到今天还在模仿,而这个船却在鼓噪一时之后淡出历史舞台了,为什么?照样是一个存在严重基础构型瑕疵的设计,目前行业里我没看到有谁能指出这个设计的问题之处,甚至很多行业人士对这个船的印象还停留在之前所谓的二十一世纪最牛的设计之一和美军的各种吹嘘上形成的多牛的印象,根本没留意到这个设计其实已经在行业里消失了)。我们的船风浪中的稳性、乘坐舒适性、甲板干燥性、操纵灵活性、可控性和航速保持能力及对抗性环境下出现船体破损时自主稳住浮态和姿态并具备继续执行任务的能力所树立的能力格局,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能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4 1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印度尼西亚
别闹了,我是不会做的,这要是颠起来,非得吐死在里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1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高性能快艇 发表于 2022-06-03 10:08
AUSTAL的船型设计其实问题也很多,只是我们长期习惯了跟随而不敢从源头逻辑和现实特性表达去探究和质疑所谓的欧美权威、一直认为人家在天上我们只有仰望和追随的份而已(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思考如何解决卡脖子的问题的思路其实也是有问题的,我们想的不是去探究别人的瑕疵,而是去试图靠近别人的水平,其实,只要破了别人的瑕疵,我们就是最牛的,而不是还是追随者和试图靠近别人水平的状态)。君不见Austal给美国海军做的三体濒海战斗舰最近上很多新闻头条的事情吗?几年之前我曾经对这个船的基础构型做过科学工作逻辑的分析,当时就断定这个船一定会在短期内出现结构问题,因为基础架构的严重瑕疵就摆在那里,而Austal内部及美国海军那么多专家和合作咨询机构根本没有人意识到他们的架构在现实风浪中和风浪相交流时存在的先天性瑕疵。只要没有意识到构型工作逻辑的致命瑕疵,做再多的结构分析都白搭,基础认知的错误是任何再牛的工程分析都不可能弥补得了的(目前行业里有非常多的分析这个船为啥会出现那么致命的问题,但,说实话,没有一个说到点子上的)。基础构型属于同类通用技术,只要基础构型出问题,所有基于这个构型而开发的解决方案全部都存在且是一模一样的问题,造了的那么多濒海战斗舰没有一艘逃得了这个命运的。其实,自从美国海军最初的MKV系列特种部队作战快艇出来风浪中高速航行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记录后,美国海军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试图寻找能真正解决风浪中因为船的姿态问题而造成的船毁人亡事故且召集了欧美从院校到研究机构到设计单位到船厂的几乎最顶级的单位去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投入了非常多的钱,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而Austal的濒海战斗舰本质上是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次尝试而已。这类已经有一百多年的世界公认的行业难题,从目前我掌握到的情况来看,全世界只有我们能解决,这也是为啥我们国外客户在用过我们的船后说美国Safeboats(美国海军、海岸警卫队和特种部队高速艇的主要承包商)给他们做的尺寸比我们的还要大很多的船就是垃圾的原因(毕业之后进入行业第一到第三年的时间里,我在国外高端军事和准军事快艇领域的项目竞争中,几乎每一次都遭受到了欧美对手对中国技术的冷嘲热讽,用过国内设计和制造的船的国外海军和海警也在用他们的切身经验说中国技术不可靠,当时就决定要改变这一局面并因为这个形成强大的致力于从源头研究技术来破解当前局势的驱动力,今天,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在高性能快艇领域里,即便欧美最牛的技术,在我们眼里看来就是RUBBISH,他们的问题及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甚至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几年之前曾经被媒体吹上了天的美国双M短剑号M80快艇,国内不知有多少专家在吹捧,多少企业甚至到今天还在模仿,而这个船却在鼓噪一时之后淡出历史舞台了,为什么?照样是一个存在严重基础构型瑕疵的设计,目前行业里我没看到有谁能指出这个设计的问题之处,甚至很多行业人士对这个船的印象还停留在之前所谓的二十一世纪最牛的设计之一和美军的各种吹嘘上形成的多牛的印象,根本没留意到这个设计其实已经在行业里消失了)。我们的船风浪中的稳性、乘坐舒适性、甲板干燥性、操纵灵活性、可控性和航速保持能力及对抗性环境下出现船体破损时自主稳住浮态和姿态并具备继续执行任务的能力所树立的能力格局,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能做到。

不知道海峡号在不同的海浪状况下的表现如何?听说它扛过地震造成的4至6米的大浪,如果做成一列在海上行驶,把它用作琼海海峡的快速渡轮,其表现将会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4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4 11:27
不知道海峡号在不同的海浪状况下的表现如何?听说它扛过地震造成的4至6米的大浪,如果做成一列在海上行驶 ...

这个报道纯属瞎扯,国内很多吹国外技术多牛多牛的报道,连最常识性的知识都没有的。即便是行业中搞设计的人,真正能看懂船的现实姿态、基础构型与现实安全和性能等级如何在科学逻辑上发生关系的,也没几个(这不是夸张,而是大实话,因为天下文章一大抄,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总体设计师都还处于抄和学习如何抄的层次,更不用提对当前基础理论和基础构型现实能力局限及能力局限背后反映的认知盲区的探索了——没有做到这个层次,我们根本不敢去质疑权威,也就不可能引领世界。我自己见过国内设计师在国外知名设计师无论说的是对是错都只有说YES YES的份的情况太多了,即便人家说的是错的,我们也只有说YES的份,因为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哪里错了,国外设计师和国内公司合作时,真正允许国内公司参与讨论的,也只是项目需求层面的、配置和工程技术层面这些非常浅层次的东西而已,根本性逻辑设定层面的东西基本不会和你讨论,也不允许你和他讨论)。所有的双体船,无论什么尺寸和推进方式,两个片体之间的连接甲板(行业里叫湿甲板)离水线面的高度直接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个双体船的抗浪性,一旦浪高超过槽道高度,现实纵倾姿态效应下双体船的拍击程度远超单体船,而且,即便浪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由于浮力支撑体严重偏离纵中线,现实波浪由于是不规则波,不规则波下双体船抗浪性非常差,偏航特严重,旋钮运动非常剧烈,这也是为啥双体船更容易晕船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下面是平潭的气象报道: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0&wfr=spider&for=pc
3米以上浪高就已经不满足海峡号安全航行的条件了,而我们还不到10米的船却可以在2-3米浪高中保持全速航行而无拍击,能在4米左右浪高中不仅安全航行还能靠大船跳帮。
澳大利亚造的类似海峡号的双体客渡船,在新加坡用时强制风浪中航行就发生过船头被打掉的事故,国外船舶事故方面的网上有案例分析,里面有被打的稀巴烂的图片。真正具有未来前景的船型必定是单体复合船型(这是我们研究了几乎所有有史以来高速艇模型及技术形式之后的发现),我们的理论和架构本质上所塑造的,就是单体复合船型(无论什么船,只要浮力体的纵中线与船的纵中线不重合,所谓的性能,就只能是非常单个方面的且往往在其它方面具有重大牺牲的,而不是综合性能指标的根本性改变)。在现实世界里航行时,动水线入水角位置(船底前端开始与来流相遭遇的位置)前后移动的程度只要肉眼能看出明显的变化差距,人在船上就会感到已经颠簸的很明显,更别提很多船遇到风浪时船头随便一翘起就是几米高,而后动水线长一会可能有90%左右的型长但又突然只有20-30%左右的型长的那种情况了(这种船不断在空中飞窜起来的姿态被无数人解读成很酷且即便在发达国家很多设计公司和船厂也把这些姿态通过打广告的方式宣传成他们的船跑起来多酷的证明资料,这完全是误导,是在安全和性能的理解上的根本性错误),排水量船型因为速度低垂向冲击力要小很多,高速艇垂向冲击力一下子好几个G的力量(世界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高速艇的拍击问题如何解决上投了非常多的钱,但到目前为止基本都不冒一个泡,可见这个领域中的行业难题有多难解决)。

下面第一张图是澳大利亚Incat Crowther(Austal的好多双体船也是Incat Crowther设计的)给广东英辉船厂设计的35米风电运维船风浪中的严重姿态问题(当动水线位置与视野截止线位置平行或接近平行时,驾驶员正前方的视野处于完全被遮住的状态,也就是看不到船头的海面),第二张第三张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不到10米的船风浪中从驾驶室里向前看的视野质量(我们的船风浪中高速航行时由船型的姿态自稳效应形成的的视野盲区才1.3倍船长,行业里找不到哪家能做到同等驾驶视野效果的),完全是天壤之别,而这个35米船的最大速度才25节,而我们的船最大速度是40节。当一个船风浪中的姿态有问题时,航速越高问题姿态的表达越严重,因为惯性力和失控效应会大大加剧(如下图最后一张所显示的那样,这是欧洲一家已有几十年行业领导地位的世界顶级高速艇公司的船高速航行时遇到略微的陡浪的严重起飞问题——你可以发挥想象船上的人将会如何煎熬,即便装了高速减震椅,苦胆都会被逼出来,因为剧烈的起飞、剧烈的失控和猛烈下砸到水面,这些运动所形成的冲击力和心理压迫感,也是为啥高速艇会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和船舶及机械设备损毁的根本原因所在):
00.jpg
5.png
6.png
00.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5 1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能不能干点正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1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在本帖里面我发了那么多的帖子和进行了那么多的讨论,都只是想展现我的一个颠覆性的发明,就是可以利用人们所忽略了的,喷水推进装置特有的吸水能力去做功,顺势把阻挡舰船前进的水全部吸走移走,让兴波阻力为零或者为负,而这些举措都只是搂草打兔子,顺势而为没有额外的能量消耗,是节能环保提高舰船行驶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关于这点,不知还有没有人不认同或者是反对?如果有可继续据理辩论继续探索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楼上的网友说能不能干点正事,那我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干点正事吧。

海南岛北与广东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平均宽度29.5公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也是北部湾与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由于目前的技术不足以在那里建桥建隧道,所以十多公里的车龙、万多台汽车在等轮渡这是常有的事。

琼州海峡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节点,在这里如果不能做到货畅其流,这必然会严重的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故此在这里我提出一个上面所说的,利用喷水推进装置特有的吸水能力让兴波阻力为零或者为负的原理,通过使用兴波阻力为零的海上快速列车轮渡,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轮渡系统,使其消灭车龙货畅其流的设想,这个设想如果得以实现,必然会产生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要在原有的系统基础上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轮渡系统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把原有的渡轮改成底部加了气垫的、兴波阻力为零或者为负的海上快速列车轮渡就行了,当然重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码头,使它能在上下两层同时让汽车进出,列车也不用拆解就能整列的在海上快速列车轮渡中快速进出,这也是必不可少的哦。

快速高效的轮渡系统建成后,列车不用拆解就能整列的在海上快速列车轮渡中快速进出,同时汽车也能在海上快速列车轮渡中快速进出了。这样,十多公里的车龙、万多台汽车在等轮渡这样的情景就不会再出现了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
这个项目牛逼啊,殊途同归,最后一定会发展到水翼艇或水上飞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2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smwsmw@yeah.net 发表于 2022-06-10 14:36
这个项目牛逼啊,殊途同归,最后一定会发展到水翼艇或水上飞机的。

按其可以发展的路线来看,航空母舰应该是其一个分支,你看那长长的一列不正是一个跑道吗?有四个力量可以助飞机起飞,第一是迎风起飞所产生的升力,第二是气垫航空母舰高速运动带飞机跑所产生的升力,第三个是电磁弹射带动飞机所产生的升力,第四个是飞机开动本身所产生的升力。这样这长长的跑道加上这四个力量,更重的飞机也能顺利的起飞。如果战斗中一节车厢中弹了,把他抛掉重新挂上,那又是一艘可以继续战斗的气垫航空母舰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1 0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这个项目确实不错啊兄弟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1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韩鸿阳 发表于 2022-06-11 08:42
这个项目确实不错啊兄弟们

好事往往多磨,希望能顺利发展吧!这个项目就跟安卓开源差不多吧,我一个专利也没有申请,如果要开发这个项目,所有人都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差别只是有人会有资本的强项,因为我是原创,也只有知识储备的强项而已。因为海上快速列车轮渡能解决海南发展的瓶颈问题,所以建议海南当局当先锋,投资海上快速列车轮渡项目,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资本嗅到了利润的腥味,与此有关的其他项目如内河水上列车等就不愁没有投资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11 13:34
好事往往多磨,希望能顺利发展吧!这个项目就跟安卓开源差不多吧,我一个专利也没有申请,如果要开发这个 ...

说这些话我估计你可能连什么叫专利都没搞清楚。发明专利必须要实质性验证,这意味着你的创意在工作逻辑上必须具备科学可行性且经得起现实验证。你的这种想法充其量相当于你看到坐船或骑马到另一个地方实在是太费事,你想要有个能带动人从这个地方直接飞到那个地方的东西(恕我直言,有你这样的想法的人,估计要以亿为单位来算),然后就认为这个想法就是发明创造,更别提你所提到的自认为合理的实现你这个想法的方式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在科学上都是严重错误的。有时候其实我很纳闷,国内像这样的所谓发明创造的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多?!对科学和技术严重缺乏最基础的认知也不愿意去做深度剖析,其实才是概念不断满天飞的国内很多行业受制于人而我们狂想多年后仍然只能抄人家作业的根本原因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1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10 20:53
按其可以发展的路线来看,航空母舰应该是其一个分支,你看那长长的一列不正是一个跑道吗?有四个力量可以 ...

这里你几乎提到的每一种东西认为如何如何可行的理解,都是错误的,看个表面就认为事物就是表面的那个样子,纯属妄言。搞发明创造者,首先最需要敬畏的,是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8 11:50
要在原有的系统基础上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轮渡系统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把原有的渡轮改成底部加了气垫的、兴波 ...

谁告诉你或你从哪里得知气垫船的兴波阻力为零的?哪怕在网上随便搜一下看看气垫船跑的样子,也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气垫船的兴波阻力大的不得了!只要有相对运动,兴波阻力就不可能是零,更不可能是负数。这是基础物理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1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7 18:10
在本帖里面我发了那么多的帖子和进行了那么多的讨论,都只是想展现我的一个颠覆性的发明,就是可以利用人们 ...

连基础科学知识都不清楚的人,根本不可能做出什么颠覆性的发明创造,更别提当今几乎每一个颠覆性的发明创造背后都会涉及到非常系统性的理论和架构创新了,国内有你这种类似想法且连基础的科学知识都不清楚更不敬畏的人大有人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1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7 18:10
在本帖里面我发了那么多的帖子和进行了那么多的讨论,都只是想展现我的一个颠覆性的发明,就是可以利用人们 ...

已经给你提过无数遍了,船首做挡板的形式装吸水口在现实航行时根本不会有水进入吸水口,因为吸水口会离开水面,高速船静止状态下的水线位置和航行时的水线位置是不一样的(静止时即便吸水口在水线以下较深位置,只要装在船首,速度一起来自动离开水面,这个叫纵情航行姿态角,在来流和首部船底接触后天然会抬起船首以一定的纵倾角航行),更别提将水运输到船尾喷出得花费多少的能量和需要在船体里占用多少的空间来修建输水管了,还有,船的重心必须在型长中点之后才是安全的且对于高速船而言基本是天然会在型长中点之后,首部肥大意味着遇到波浪时船首很快就被掀起,更别提首部肥大且重心在型长中点之后的船即便在静浮状态下就一定存在严重的浮态问题了,天然不安全,即便没有浮态问题也即便吸水口能吸水,船首肥大的船在风浪中高速航行时很快就被来流掀起,结果百分之百是船毁人亡(看看上面我插入的那些起飞的船吧,船首不是宽大的都会起飞那么严重,更别提你的首部设方形船首做吸水口的情况了)。我是看到你想要搞创新才给你具体分析从认知到科学到技术该注意什么的,但,你似乎对这些东西根本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去作有价值的思考,最终搞的你对事物的基础认知和科学理解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错误的。建议你先了解为什么喷泵的吸水口必须要放在船尾且就在艉封板之前,还有很多很多其它最基础不过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先去了解了解。。。如果连这些都不愿意去了解只想一味地往这个飘在空中自认为是了不起的创新的的想法不断去靠,然后自我感人良好地去想一套自认为能实现这个创新的所谓实现路径(再次强调,你提到的所有实现方式及因此而提到的所谓你想法能产生的边际效应,在科学上几乎百分之百是错误的),那只能是自欺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1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海上列车研究 发表于 2022-6-11 13:34
好事往往多磨,希望能顺利发展吧!这个项目就跟安卓开源差不多吧,我一个专利也没有申请,如果要开发这个 ...

什么是才是真正的创新?基于基础科学对如何解决现实场景任务环境下的痛点的精巧构想,才是真正的创新。建议你看看下面这个链接的视频里何祚庥院士(何祚庥是曾经参与两弹研究且当时亲自见证了于敏构型如何诞生的科学家)提到的国内现实情况的悲哀——我们当前的繁荣,几乎都是建立在有作业可抄的基础上,我们自身的创新极度乏力,而究其根源,就在于我们严重不敬畏科学,不敬畏现实场景任务环境,更不了解当前行业技术发展到什么地步了且无知地认为根本不用去了解以免受思维限制(习惯性从非常表象的带有重大误导的宣传去理解事物而且自以为理应如此,因为不敬畏科学,也不敬畏现实场景任务环境,自然看不出这种宣传哪里不对劲,正如你自认为合理的那些逻辑推导实质上错的一塌糊涂而没感到哪里不对劲一样——恕我直言,论坛里真正能看明白这些东西如何错的一塌糊涂的人,少之又少),这导致我们很多所谓的发明创造纯属妄念,在科学基础原理上错的一塌糊涂而不自知,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https://haokan.baidu.com/v?vid=2076702379803988869再次强调,发明创造之所以需要专利保护,正是如视频里何祚庥夫妇提到的那样,所涉及到的基础科学非常简单(即逻辑的可行性必须是在科学上是没问题的)。他们提到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医疗设备仪器仪表领域,而是贯穿于几乎每一个行业。这里都是搞船的,在高端配套上,我相信大家心里很清楚这是基本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从网友回复的帖子来看,很多网友都理解了我的设计思想,他们跟着我的思维步伐已经跳出了一般水面舰船的思维框架,他们已经不用我画图或者是做模型来证实,把喷水装置装在船头,(当然这个船头不是你所想象的是尖形的船头,而是长方形的船头,)把吸水口做成像喷气战斗机一样的方形,这样就可以消除兴波阻力。你的思维还围在高速艇的框内打转,当然不会理解这些。

你说“船首做挡板的形式装吸水口在现实航行时根本不会有水进入吸水口,因为吸水口会离开水面,”你这里说的是快艇,这在海上列车中是不会发生的。发一个视频,让你参考一下,看看是不是在现实航行时根本不会有水进入吸水口,不过你要明白,我设计的方形吸水口是朝前方而不是朝下方的哦。

喷水推进器 演示(应一些朋友要求发喷水推进器原理)-汽车-高清完整正版视频在线观看-优酷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3NzUyNjY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3 04:10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